阅读历史 |

第479章 南京新约签订(82K还三)(1 / 2)

加入书签

第479章 南京新约签订(8.2K还三)

藏兵洞设在城墙下的背风处,入口处挂着鹿皮门帘用于挡风隔温,洞内还点着炉火。

只是刚掀开门帘走进去,巴图便感觉一阵暖风扑面而来。

暖风中还夹杂着浓郁的土豆炖牛肉的香味。

眼见巴图从外边走进来,一旁蹲在炉子旁炖肉的苏克转头说道。

「嘿,巴图你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晚饭可以吃了。」

巴图闻言,大步走到了炉子旁,先是把手上的棉手套脱下来,丢在炉子上烤火。

回头便拿过一个碗,给自己盛了一碗土豆炖牛肉。

一口土豆,一口肉,又吸溜了一口汤汁……

随着暖烘烘的牛肉汤入肚,巴图这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你娘的,外边是真踏马冷啊!」

苏克见此,又拿了个松软的热馒头给巴图,然后说道。

「嘿,这也没办法!」

「谁叫那些天杀的英国佬这时候来犯呢?」

「如果不是那些英国佬,咱们现在应该正在金矿上淘金呢!」

「不过,就现在这天气,咱们在城里都不好过,外边的英国佬肯定比我们难受多了。」

原本苏克和巴图等人来到阿拉斯加,是准备要去淘金的。

但是,不幸的是,他们淘金的工作才展开没多长时间,英国人就来犯了。

情况紧急之下,苏克和巴图等人都被组织了起来,一人发了一把枪,暂时编成了民兵,准备迎战英军。

原本刚开始的时候,战斗还算激烈。

但是,随着大唐同英国开始谈判的消息传来,这边的战局自然而然的放缓了下来。

双方开始隔着一堵城墙对峙!

可即便如此,苏克和巴图等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也依旧没有被解散。

上面为了以防万一,在英军撤兵之前,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这些民兵解散的。

苏克和巴图虽然对淘金的事情向往无比,但面对上面的命令,却也不敢违抗。

别看他们是蒙古人出身,但在来到阿拉斯加之后,心中却是再没有把自己原来的身份放当回事。

在这一片荒芜,到处都是土着蛮夷的土地上,不管是汉人,蒙古人,满人,亦或者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如果仍旧坚持自己的民族身份,根本无法生存。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认可大唐!

抱紧大唐的大腿,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唐移民抱团取暖。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获得对抗自然环境,对抗土着,对抗洋人的力量。

在这片野蛮荒芜,危机四伏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巴图用手中的馒头沾汤吃,三口两口,一个大馒头入肚。

虽然阿拉斯加的环境艰苦,可唯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伙食不错。

大唐从本土通过海运运粮,再加上当地开垦打猎所得,移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肉食。

这种生活条件,是大唐本土那边几乎很难达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来到阿拉斯加之后,巴图发现苏克那家伙竟然戒了赌。

这让巴图感到颇为惊喜!

在他看来,赌博这东西实在是太害人了,人一旦染上赌博,差不多也就废了。

苏克在来到阿拉斯加之后,能把赌博给戒掉,实在是一件好事。

吃罢晚饭,巴图靠在墙壁上,眯着眼睛准备睡一觉。

只是,他才刚睡着没多长时间,便只听到藏兵洞外一阵欢呼声传来。

「万胜!」

「万胜!」

「大唐万胜!」

「英夷撤兵了……」

巴图被从睡梦中惊醒,和苏克等人一起走出藏兵洞。

抬眼便看到整个抚远城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振臂欢呼。

竖起耳朵细细辨别,巴图终于搞清楚发生了什麽事情。

原来是大唐和英夷和谈出了结果,城外的英夷接到消息要退兵了。

巴图忍不住狂喜。

因为他知道,既然英夷撤了,那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放下手中的武器,继续去淘金了!

想着这些,巴图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笑容。

金子,黄澄澄的金子,他踏马来了!

……

随着双方和谈事宜敲定,英国的印度总督坎宁自印度动身,前来大唐准备签订和约。

海绵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只只海鸟低空掠过海面,在碧蓝的海面上投下阴影。

一支使用蒸汽辅助动力的风帆船队缓缓行驶在东海的海面上。

这支船队所打出的旗号,正是英国的国旗。

英国印度总督坎宁站在船只舰艏甲板上,眺望远处的地平线。

随着距离拉近,一座船只往来不绝,商客云集的港口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坎宁深吸一口气,然后询问身边的卡特爵士道。

「卡特爵士,前面就是唐国的上海了吗?」

随着大唐打开国门,全面推动海贸和工商发展,上海身为长江的出海口,身为大唐东南半壁的开放窗口,非但发展速度惊人,且还开始闻名全球。

就连坎宁总督也是有所耳闻,知道这是一座发展的很快的大城市。

坎宁此次前来大唐,便是为了同大唐签订和约,彻底结束印度战事。

之所以让卡特爵士也随行,则是因为卡特爵士乃是孟加拉湾海战时英军舰队的副指挥官。

这次前来同大唐签订和约,不能光是坎宁这样行政口上的人来,军方自然也是得派人的。

再加上如今额尔金伯爵因为孟加拉湾海战战败的缘故被拿下,是故,卡特这个副手就成了最佳人选。

卡特站在坎宁身边,眺望远方的海岸线,表情复杂的说道。

「是的,总督大人。」

「前面就是上海了。」

「我们经由上海的入海口,可以经由长江直接进入中国内陆,抵达唐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南京城下……」

卡特之所以了解的这麽清楚,并非他地理学的好,而是因为他曾经来过这里。

二十年前,鸦片战争爆发时,卡特爵士便曾来到过中国。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的身份还是胜利者……

在当时的卡特看来,中国和他们大英以往所征服的那些土着国家和殖民地也没什麽区别。

无非也就是人口多一些,国土广阔一些,更加富庶一些。

但这都没有用!

在大英面前,统统不堪一击。

打死卡特也想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过去,当初这个野蛮落后的东方国家,竟摇身一变,变成了大英霸权的挑战者。

并且,还踏马是挑战成功了的那种!

当初,大英打赢了满清,在南京城下迫使满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如今,依旧是在南京签约,不过要签不平等条约的,却是轮到了大英……

这种事情所带来的心理落差,让卡特这个骄傲的昂撒人有些无法接受。

坎宁总督闻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将目光继续看向海岸线的防线,一支舰队出现在了坎宁眼前。

正是奉命前来监视英国船队动向的大唐东海舰队分舰队。

随着时间流逝,船队在大唐东海舰队的监视下,缓缓进入了港口。

坎宁总督和卡特爵士一起通过栈桥下了船。

刚下栈桥,他们便看到一人站在码头上等候。

眼见坎宁总督下船,早早等在码头上的卜鲁斯公使快步上前招呼道。

「总督阁下!」

「您好!真是好久不见了!」

卜鲁斯主动上前见礼。

坎宁伸手和卜鲁斯握了一下,然后说道。

「辛苦卜鲁斯公使来这里迎接我们。」

「为公使阁下介绍一下,这位是卡特爵士,暂代大西洋-印度联合舰司令官!」

卜鲁斯闻言,连忙转头同一旁的卡特握手。

随后,卜鲁斯在前面带路,领着坎宁总督和卡特爵士往港口外行去。

当他们抵达港口外时,一支汽车车队已经等在这里了。

当然,这支车队并非是英国公使馆的配车,而是大唐派来接待外宾的迎宾车队。

因为这年头的道路情况恶劣,开车不便,所以,卜鲁斯公使是坐船从京城来的上海。

英国公使馆的配车,目前仍旧停在公使馆的车库中。

是故,只能是由大唐来为他们安排迎宾车队。

虽然当前和约还未正式签订,大唐和英国尚处于敌对关系,但是,大唐毕竟是礼仪之邦,是讲文明的。

不至于在外交接待上给英国难堪!

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对外时应该有的态度。

一行人快步走到车队旁,卜鲁斯带着印度总督坎宁上了同一辆车,而一旁的的卡特爵士则是被安排上另一辆车。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卜鲁斯和坎宁需要就此次谈判以及签约的相关细节,在正式签约前碰一下头。

很快,几人便都上了车。

车辆启动,车队缓缓向着上海城区的方向行去。

汽车行驶在平整的柏油马路上,异常平稳。

车厢内,只有隐隐的发动机运作的声音响起。

不等卜鲁斯开口说话,一旁的坎宁便开口询问道。

「卜鲁斯公使,你简单向我阐述一下当前的谈判进程吧!」

卜鲁斯闻言,稍稍整理了一下语言,然后继续吧说道。

「回总督阁下的话,目前,我大英和唐国之间的谈判已经大致结束。」

「接下来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和约上签字。」

「至于说和约上的内容,则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我大英向唐国割让澳大利亚。」

「二,我大英向唐国支付战争赔款4200万块银元。」

「三,双方互相开放市场,我大英允许唐国商人自由往来大英的本土和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作为代价,唐国也会向大英开放他们的本土和各藩属国市场。」

「四,关税协定,大英和唐国各自派出专业人员,组成关税协商委员会,共同商定两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相关关税。」

「五,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自条约签订之日起,我唐国公民在我大英殖民地上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事情不涉及我大英公民,我大英方面就不能进行处置,必须将人移交给唐国,由唐国官员进行审判处理。」

坎宁闻言,脸色明显一沉。

各地赔款,开放通商,关税协定,治外法权……

好家夥,他心中忍不住直呼好家夥!

要知道,以往这些条件,可都是大英开给别国的。

不成想,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大英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了。

坎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继续询问道。

「那印度方面呢?」

「唐军答应从印度撤兵了吗?」

身为印度总督,坎宁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

卜鲁斯苦笑一声回道。

「撤兵唐军倒是答应了,不过,在停战协定上,唐军要求以目前双方的实控线停火。」

「唐军会叫停向印度发动的攻势,而我大英也要停止进攻莫卧儿汗国。」

如今大唐要保住莫卧儿汗国的态度依旧没有变。

还是那句话,身为大哥,你可以利用小弟,但关键时刻,你必须得能罩得住。

大唐要是前脚才利用莫卧儿汗国和英国撕逼获取利益,后脚就把莫卧儿汗国给卖了,坐视英国覆灭莫卧儿汗国。

那从今往后,大唐的那些个藩属国再面对大唐这个宗主国时,心里肯定会犯嘀咕。

到时候,即便大唐还能坐稳东方世界老大哥的位置,底下各国只怕也是要离心离德。

当然了,也就仅仅只是保住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覆灭而已。

至于说反攻英国?

呵呵,大唐不是没给过你支持,但你莫卧儿汗国自己不中用,在英国人手上接连吃了败仗,做了运输大队长,那也怪不得大唐撤手,停止给你的援助。

大唐能在你莫卧儿汗国风雨飘摇之际,出兵力挽狂澜,保住你莫卧儿汗国不被英国灭掉,这就尼玛能够算是仁至义尽了。

就冲着一点,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好大哥?

还有就是,如今莫卧儿汗国的国土范围,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国的地盘。

别看后世的孟加拉国穷的底掉,那是因为孟加拉人口太多,再加上贫富差距太大的缘故。

孟加拉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

别的不说,光是恒河入海口这一点,就决定了,这地方的农业资源肯定很不错。

嗯,适合种粮食,成为大唐继南洋之后的另一个大粮仓。

坎宁闻言,松了一口气道。

「如此,倒是也可以接受!」

「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不同于身处后方的大英本土,或是卜鲁斯这边,身处前线的坎宁,是真的能够切身感受到来自大唐的军事压力的。

在孟加拉湾海战之后,驻守达卡的唐军陆军虽然没什麽太大动作,只是在英军撤军后,让印军出击收复了一些失地,

但是,唐军舰队在完成补给之后,却是借着孟加拉湾海战大胜的馀威,在印度沿岸好好耀武扬威了一把。

前后接连炮击了巴拉索尔,金奈,古德洛尔等印度东海岸的沿海重镇。

甚至舰队一度突破英军炮台封锁,杀入胡格利河,威胁加尔各答!

而英军舰队却是只敢龟缩港口内,不敢出战迎敌。

别提唐军给坎宁造成的心理压力究竟有多大了!

所以,他才觉得大唐这有些过分的条件,还可以接受。

唯一让坎宁感觉有些心塞的就是,大唐方面竟要求在南京签订和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