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4章 远洋憧憬(1 / 2)

加入书签

第804章 远洋憧憬

离开农学院,萧夏又滑脚来到了隔壁的船舶院,船舶院去年还是工学院的一部分,今年被萧夏单独拎出来成立了学院。

但准确说是船舶研究所,所有学生几乎都来自造船世家,必须要参加专业考试,有很强的造船知识积累才行。

对没有基础的科举士子,船舶院基本上不收,但也有例外,今年就特招了一名对造船有浓厚兴趣的科举士子,叫做沈边,科举排江南道第三十名,非常优秀,他不想进国子学,一心想进船舶院,工部就特批准录取他。

船舶院一共有两处,一处在洛阳,一处在闽县,洛阳是基础,学习造船的基础知识,以及中小型船只的制造,闽县则是五千石大型船只的制造,在洛阳学习两年后,学生们就要去闽县了。

船舶院隶属于军器监,院正叫徐正芳,先帝的龙舟就是他监造的。

目前船舶院一共有两百六十名学生,年纪最大的已三十馀岁,年纪最小才十七岁。

今天萧夏来船舶院是要给学生上一堂课,当萧夏走进大堂,近三百名师生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萧夏笑着摆摆手,「以后等你们做官了,你们才是朕臣子,现在你们是学生,朕临时做一次教授。」

大堂上安静下来,萧夏沉吟一缓缓道:」去年船舶院还是工学院里面的一所支院,叫做船舶所,但今年开始,船舶所独立为船舶院,这不是偶然的,刚才朕去了农学院,谈到高产作物,现在我们的很多农作物都是张骞通西域后带回来的,现在西方粟特商人往来不绝,我们丝绸之路已经延续数百年,陆地上的高产农作物不会再出现了,但海外呢?

前些年市舶副使何蛮曾告诉朕,他曾经横穿南洋,那边还有无数的大岛,生活着土人,不属于任何国度,还有一片和大隋同样广阔的土地,没有任何人居住,甚至在大洋深处极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大陆,几倍于大隋,朕相信那边一定有亩产上千斤的农作物,彻底解决我们的粮食问题。

另外还有昆仑奴的故乡,在遥远的大食国南面,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生活着无数和昆仑奴一样的黑色人种,有大象丶麒麟,朕听说那边还有长在树上面果,每个重达两三斤,够吃几天。」

萧夏笑了笑,目光扫过学生们的脸庞,每个人的目光里都充满了向往之色。

萧夏又继续道:「朕和你们一样,恨不得明天就派人去寻找,但不可能,大洋深处的巨浪高达百丈,一个大浪就可以把我们的万石大船打得粉碎,也就是说,我们的船只还承受不起深海的巨浪,所以船只成为大隋向海外扩张丶去海外寻找财富的最大障碍,这就是朕把船舶院从工学院里独立出来的真正原因。」

「朕在江南时,对船也体会很深,朕知道要去大洋深处寻找新的大陆,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个船只的坚固程度,另一个便是动力问题,其中动力问题可以缓一缓,靠风帆和轮桨也能短时间解决难题。

那麽船只的坚固程度就是重中之重了,朕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个是船的大小和结构,另一个便是造船的材料,大家有没有想过,铁甲可以保护骑兵可战马,那麽铁甲船是不是也更加坚固?」

众人一片哗然,很多学生都激动得满脸通红,萧夏摆摆手笑道:「铁甲船只是远景设想,毕竟我们也没有那麽多生铁来造船,所以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造更大更坚固的巨型海船,比如十万石的大船,那麽再再遥远的深海,对我们也是通途坦道!」

视察船舶院回来后,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到了秋天,李靖大军已经回来了,朝廷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十五万大军受到满城百姓的盛大欢迎。

萧夏随即派工部侍郎李春率领三千工匠赶赴漠北,建造北安大城,萧夏任命年轻大将苏定方为漠北都督府首任都督,任命张公瑾为漠北都督府长史。

经过朝廷反覆讨论后,朝廷终于定下了方案,组建三万镇北军,士兵可带家眷北上,十年一换,在北安城,每户给两百亩免税土地,十年戍边回来后,在中原同样给两百亩土地,税赋减半。

朝廷同时鼓励商人北上北安城开店,商人实施免税,在北安城建立边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