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0章 919养出来给咱妈补充营养!(2 / 2)

加入书签

估计化工原料公司这会儿正在挪腾仓库,乱糟糟的,自己过去要麽帮忙干活,要麽添乱。

除了昨天看房时,化工原料公司值班职工说的那些外,今天上午孟庆丰又给唐植桐作了一番介绍。

团城东侧某个沿街的院子是巴金丶靳以曾经住过的院子,这个院子旁边的几个院子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宿舍。

唐植桐听到这的时候,甚至有那麽一丝丝犹豫,要不要跟这些邻居中的几个打好交道,以便学习如何分辨文物及收藏?

回到家,唐植桐立马将房管局要修缮大石作胡同院子的事情告诉了张桂芳。

「得干几天?」张桂芳听后的第一反应是琢磨粮食的消耗量,看能不能支撑的起来。

「明天丶后天丶大后天,最多三天,如果快的话,有可能两天半,甚至两天。」唐植桐觉得祝局的话里留有一定馀地,自己又不是什麽高官,他犯不着紧着最短时间立军令状。

「修房子得多少人?咱们管饭的话,得花销多少?」张桂芳盘算着自己的粮食储备,生怕消耗的太多。

「我没问多少人,估计怎麽也得十来个吧?要不咱不管饭了?」唐植桐看出了母亲的犹豫,不管饭也没事,大不了自己过去放下两条烟,再说点好话,反正得让维修师傅们用心干活。

「咱们这边修房都是要管饭的,师傅用心修,咱能住着也省心,能踏实好几年。」张桂芳说完顿了一下,仿佛在找理由说服自己一般:「能给咱修是人家给你面子,咱在这种事情上跌份,你以后还怎麽见人家?得管!」

「行,那咱就管饭。」唐植桐点头附和道,眼下菜店空了,副食不足更凸显出粮食的重要,不愁维修师傅不用心。

「既然管饭,咱就照着一人一斤乾粮的量来,管足了,他们才给踏实干。」虽然决定要管饭了,但张桂芳还是有些心疼粮食,儿子去年跑东北淘换来的粮食已经消耗了一半,况且接下来定量还会缩减,她对未来的底气不足。

好在这种管饭只管中午一顿,而且工期最多只有三天,张桂芳觉得自家出的起。

「行,您可着十斤玉米面蒸窝头吧,我明天带过去看看情况。妈,咱家还有多少玉米?」唐植桐看出了母亲对粮食的不舍,作为甩手掌柜,自打把玉米放进瓮里后,他还真没怎麽关注馀量。

「我估摸着也就还有二百来斤。」张桂芳虽然不识字,但对粮食上心,把每次的消耗都记在心里。

「还行,能撑到国庆节。等国庆节的时候,我再跑趟东北或者其他什麽地方买些回来,回头也好给大舅那边送些过去。」离国庆节还有不到三个月,唐植桐觉得有必要外出一趟补充库存,也好让母亲踏实过年。

「给他送什麽?不让人省心,出去一趟还不够让人操心的。」张桂芳嘟嘟囔囔,也不知道在说谁不让人省心,倒是对儿子外出买粮没有表现出激烈反对。

「妈,用粮店里买的玉米面蒸窝头,咱自己碾的留着自家吃。」唐植桐看着母亲端着盆进里间盛面,在她身后嘱咐道。

虽然眼下四九城居民的定量还没有被「节约」,但供应的细粮都是新粮,粗粮绝大部分都是多年前的陈粮,吃起来一股霉味。

现在的传统一般都是紧着去年的陈粮吃,说什麽把新粮存起来去去火气,其实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另一个版本。

但凡嗅觉灵敏的人都能从粮食供应上提炼出缺粮的信息,可总有那麽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四九城是首都,全国都得支援,肯定不会缺粮,但现实会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用陈粮给施工人员当午餐,唐植桐毫无心理负担,用这种粮食,可以说是自家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才能说明来源没问题。

若是用从东北「买」回来的玉米,口感肯定会好,但拿出去风险很大。

有的吃就不错了,唐植桐觉得施工人员应该不会挑剔。

张桂芳虽然忙着和面,但心里并不踏实,不断地朝儿子抛出各种问题:「咱家里这些水桶丶石碾丶石磨怎麽办?」

「回头一块搬过去,粮食怎麽搬我也想好了,装袋子里,我晚上朝那边跑两趟,两三天就腾空了。咱先放地窖里,待家里安置好了,再挪出来。」家里最贵重的就是瓮里那二百来斤粮食,搬家肯定要找板车,如果让人家发现有这麽多存粮,还指不定生出什麽风波。

「明天管饭吃什麽菜?院子里的这些菜肯定不够。」

「咸菜就行,把咱腌的香椿芽包上一些,他们不会嫌弃的。」唐植桐说的理所当然,房屋简单修缮又不是盖新房上大梁,没必要酒肉伺候。

「家里的面不多了,你拿上粮本和面袋子,去粮店买二十斤吧。」听了儿子的话,张桂芳犹如有了主心骨,又开始操心家里的吃食。

「行!」唐植桐答应的爽利,不仅跑了一趟粮店,还顶着日头碾了半袋子玉米面。

凤芝放学后风风火火的跑回家,先逮住家里的水缸,舀了半瓢水干掉,然后用胳膊一抹嘴,跟唐植桐提要求道:「哥,我们老师让大家养小球藻!」

「你知道怎麽养吗?」对于学校要求学生养小球藻,唐植桐一点都不意外。

昨天二流日报那篇《大量生产小球藻》的社论是有标志性意义的,在此之前,无论是调粮,还是采集和充分利用野生植物丶小夏收丶小秋收等指示,都是停留在政令层面,并没有直接公之于众。

昨天的报纸头版一共有两篇关于小球藻的文章,右上方那篇一如既往,都是说小球藻在牲畜饲养方面具有如何如何的优势,下方的《大量生产小球藻》直接点明可以用于代粮。

不用细品都能感觉到割裂丶反差,之前一直在宣传小球藻给牲口吃,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给人吃?

这其实是一种含蓄的表态,揭开了最后的那层遮羞布,正式承认了全国性缺粮。

接下来就是将营养补充寄托于小球藻身上,开展全民培养小球藻。

「知道,要用玻璃瓶,还要用尿泡着养!我们老师还说小球藻营养价值比鸡蛋都高!我要养出来给咱妈补充营养!」凤芝说完露出一副求表扬的神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