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823人活得不能不如一只鸽子(1 / 2)
第824章 823人活得不能不如一只鸽子
在鸽哨「泠泠」声中,唐植桐进了妇联的门。
来的次数多了,门卫都认识唐植桐了,互相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
「妈,提案写完了。」叶志娟办公室的门敞开着,里面没有别人,唐植桐敲了敲门,直接开口道。
「效率挺高嘛,我看看。」叶志娟听到女婿的声音,抬起头来,笑道。
「那您先看着?我这两天想起个文具盒的点子,去跟小琴姐说一声?」唐植桐将提案从包里掏出来,递给叶志娟。
「去吧,一会过来拿。」叶志娟挥挥手,罗清泉已经就合作医疗的事情与卫生部门达成了一致,所以提案得尽快提交上去,她打算现在就看。
唐植桐出门找到苗小琴,将乘法口诀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国外不流行乘法口诀的事,唐植桐一口都没提,任何促进学习的措施在「快乐教育」面前都等于个蛋,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展快乐教育,但应该也快了。
「行,我回头找文具厂对接一下。」苗小琴点头应下。
「好嘞,麻烦小琴姐了。」虽然是公事,但唐植桐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苗小琴是叶志娟的秘书,自己却三番五次的找她协调工作,无形之中给她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这有啥,都是工作嘛。」苗小琴笑笑,捎带给了唐植桐一个好消息:「上次你说的孵化器,四九城这边有个农场感兴趣,回头做出来,可以先送到那边去试用一下。至于国外嘛,现在还没消息传回来。」
「唉吆喂,真是个好消息,我代表科研组先谢谢小琴姐。国外的不着急,总得给搞外贸的同志一点时间。」唐植桐搓着手,没想到苗小琴效率这麽高,恐怕施正则听到这个消息能乐翻天吧?
唐植桐的提案不复杂,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七八页信纸,里面除了体现社姓的优越性丶保障社员的身心健康丶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等目的外,还列举了几个生产队的医疗成本及后面的预期支出。
在这份提案里,唐植桐并没有提什麽社员看病完全免费,而是建议按照公社丶卫生口丶社员个人5:4:1的比例出资建立统筹基金。
至于后面基金由哪个部门去管,怎麽个收纳丶支出丶核销法,唐植桐一概没提。
叶志娟对这份提案大体还是满意的,女婿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牵扯到实际利益的地方留了白,由其他两方或者三方去协调。
「行,就这样交上去吧。」看到唐植桐进门,叶志娟一个意见都没提,直接将提案又交还了女婿。
「好嘞!那我现在就过去。」唐植桐乐呵呵的接过提案,今儿把提案交上去,就算又了了一档子事,身上的担子又能轻上一分。
唐植桐从妇联出来按照原路返回,来时好好的,往回走的时候却发现前面吵吵闹闹的,路被堵了。
里面有人扛着根竹竿,竹竿上面绑着块红布,乍一瞧,唐植桐还以为到了起风的时候了呢。
唐植桐愣神的工夫,后面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是进也进不去,退也退不回,进退两难。
「爷们,怎麽回事?吵什麽呢?」唐植桐索性扶好自行车,跟旁边看热闹的人聊了起来。
「瞧见没,拿竹竿的那个,人家盘鸽子呢,有个小伙子看到墙头站了只鸽子就打。盘鸽子的说那是他的鸽子,打鸽子的说自己打的鸽子没有鸽哨,所以是野鸽子。俩人就吵起来了。」看热闹的路人听见唐植桐相问,顿时来了兴致,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嗐,我还以为咋回事呢。打着鸽子了?」「盘」在词典中有很多释义,但在四九城的口语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盘」字后面加上名词,这种说法就不太好解释了。
盘珠子丶盘鸽子丶甚至盘人,代表的意思各不相同,大概分别是把玩丶驯养丶抚养的意思。
「盘鸽子」是京爷训练鸽子的一种方式,讲究的人一天能「盘」两次,早晚各一次。
「打着了,没打着能揪着人家小伙子不放吗?要说这小伙子也是,在哪打不行?非得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打。今儿这事不能善了。」看热闹的在一旁有些幸灾乐祸。
「你瞧瞧,你瞧瞧,这可是正宗的『凤头』!我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梅先生想买我都没卖!」养鸽子的人手拿着一只被打的鸽子,情绪激动地向围观的众人展示。
见他这麽说,有不少人就信了。
梅先生作为京剧界的泰斗,在四九城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爱鸽子的人,用鸽子训练眼睛,不仅治好了近视,还让眼神更加灵动,在表演中大放异彩。
「你这也没戴鸽哨啊,我还以为是野鸽子呢。」小伙子很委屈,自己不过是想吃点肉,没曾想有人蹦出来说这鸽子是家养的。
唐植桐听到这儿,觉得这小伙子多多少少有点冤枉,在分辨鸽子方面跟自己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还没训好,戴什麽鸽哨?你懂不懂鸽子?
这不是送信的信鸽,也不是立在城门楼子上的楼鸽,更不是用来吃肉的肉鸽,这是『凤头』丶『凤头』!
你瞧瞧这长脖子丶这算盘珠子似的脑袋丶这阴阳墩子嘴,哪一点像是野鸽子?
就算你不认识,这身毛你总该能看出点门道吧?你见什麽野鸽子全身雪白跟挂了白霜似的?!
你自个说,今儿这事怎麽赔吧!」盘鸽子的人可能真的是心疼鸽子,气势一下子就上去了,显得有些咄咄逼人。
「这样吧,治鸽子花多少钱,我出了,成吧?」小伙子自知理亏,只能咬着牙往外掏钱。
「治?这鸽子治好也废了,不行,你得赔我只新的。我这只花了五十块钱呢!」盘鸽子的不接受这个方案,重新开了价。
「什麽鸽子这麽贵?!」小伙子急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看到他这副凄惨模样,周围看热闹的群众也开始纷纷仗义执言:「对啊,什麽鸽子这麽贵?一斤肉才几毛钱?你这不是在讹人吗?」
看到这一幕,唐植桐想起了《茶馆》,《茶馆》第一幕有个小细节,一帮人吵吵闹闹,阵仗挺大,去茶馆说和。松二爷看到后好奇,就跟夥计李三打听是怎麽回事。
李三说: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李家不肯还。
旁边那个打扮寒碜的老头来了一句:这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
在原着里,这老头不是单纯要饭,而是卖东西自力更生的,卖的是挖耳勺丶牙签丶梳子等小物件。
李三给松二爷讲了张家丶李家因为鸽子茬架的事,随口问了一句:老大爷,您高寿啦?
这老头说:八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啊,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