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6章 675产品包装(1 / 2)

加入书签

第676章 675产品包装

说完,唐植桐犹自不过瘾,着重强调道:「包装务必精美,甚至要奔着让客户买椟还珠的程度去做。得让人瞅一眼就被外表震惊到,给他们一种一见包装就知道里面的东西肯定比包装更好的感觉。」

唐植桐一边说,张若箭一边刷刷的记,甭管后面采不采用,但这一刻的态度很到位。

唐植桐之所以给张若箭提醒要在包装上下功夫,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首先是这年头国货的包装水平普遍不高,以唐植桐的眼光来看,甚至比不上某平台的假冒伪劣。

在吴海洋家喝过几次茅子,年份比较近的酒,酒瓶外面由一层薄薄的米黄色棉纸缠绕着,得扒开才能知道里面是啥。

这种包装,茅厂愣是用了三十多年!

还有胡庆余堂的各种中药产品,驴皮阿胶算是包装最好的,也不过是在外面套了一层薄薄的纸盒。

这些都是好东西,但就这种包装,很难让人认为东西高档。

从朴素的认知来讲,外面包装好,里面的东西才能好。

唐植桐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买手表的时候,真真切切感受到过国产手表和进口手表在包装上的差异。

国产手表的包装盒是这样的:

进口手表的包装盒是这样的:

无论是直接观感,还是包装的细腻程度,两者差别都很大。

其实这年头不缺能人,大白兔一个卖奶糖的都知道做一部分铁盒进行产品包装,其他厂肯定也有人懂这些。

不过眼下供求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商品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日益高涨造成的不平衡,再加上现在百姓平均收入不高,在内销上难免会将实惠摆在前面。

实惠的后果就是除了内容外的一切形式都会被极致压缩。

茅子还能用棉纸,胡庆余堂丶上海手表还能有纸盒,像火柴丶丙级香菸丶丁级香菸,外包装往往都是一层薄的不能再薄的草纸……

内销嘛,包装比较简陋,这个可以理解,但外销就不能这麽干了,包装上必须得支棱起来!

拿眼前的药丸和药酒来说,只要肯包装,那带动的将不仅仅是药厂收入,还有外包装厂甚至中药材相关单位。

更重要的是,叶志娟之前说过,妇联和编纂组能在这种出口创汇的产品中分上那麽一丢丢……

搞的不上档次,卖不上价,损失的不光是药厂的利益丶相关单位的利益,还有个人……咳咳。

唐植桐今儿这番话多少有些越界,这也就是被接见了,受到了肯定,所以他才会说这些,若是放在以前,出个主意就完活,剩下的谁愿操心谁操心。

在张若箭拿来的药丸丶药酒上面,唐植桐没有看到批准文号,不知道是这年头没有这东西,还是没有批。

这些在唐植桐认知范围外,他就没提。

张若箭记完唐植桐的意见,又聊了几句就撤了。

唐植桐将药丸丶药酒都薅进空间,跟马薇交代几句也跟着撤了。

家里的洞还没凿透呢,这会儿趁小王同学没有下班,赶紧回去作弊弄好,省得她再好奇。

张桂芳对儿子逃班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多说什麽。

唐植桐回到厢房,放下东西,拎着锤子和凿子出了门,主要是做给张桂芳看。

偶尔有经过的邻居看到唐植桐撅着屁股对着墙使劲,也会驻足打听一下这是在做什麽。

每当此时,唐植桐就直起腰来跟邻居客套两句,说凿个洞排水,一点也不提安装洗手盆的事。

从邻居的眼神里,唐植桐能看出他们不理解自己这种做法。

洗脸水丶洗脚水还用专门在屋里凿个洞排出来吗?手一伸就泼在院子里了。

当着唐植桐的面儿,邻居肯定不能直说唐植桐矫情,最多说两句「挺有功夫」。

对此,唐植桐笑笑也就算了,邻居自小的生活方式固化了他们的认知,在他们看来最不值钱的就是功夫和体力,而在唐植桐看来,如何让生活更舒服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

每个人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理解,尊重就好。

在外挂的加持下,唐植桐凿出来的洞它又直又圆,能塞下一根又长又粗的甘蔗。

唐植桐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拍拍手,站起身来,拿着家伙回家,再把洗手盆安装好就完事了。

由于自家用的缘故,本着方便安装的原则,唐植桐在物资局仓库选洗手盆的时候,选了一个立式的。

缺点是比较笨重,优点是不用在墙上打孔,只要蹲好就能用。

洗手盆上方预留了放水龙头的地方,这个唐家用不上,直接将排水管接好,再插进凿好的墙洞中就行了。

唐植桐凿洞时留意了角度,整体来说是屋内高,屋外低,而且管子长,探出墙外五公分的样子,正好能避免污水沁入墙缝。

至于铁管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唐植桐和了点水泥用外挂塞进去,水泥是上次安装石碾子剩下的,被唐植桐藏在了空间一些,量不多,正好拿来补了这个缝。

洗手盆上方放水龙头的地方空着,有点不搭配,但眼下只能这麽凑合,谁让这边没有自来水入户呢?

要是自来水入户,唐植桐甚至想把厕所给改了。

四九城的旱厕,真的是一言难尽。

解放前的时候,家家户户用便盆,那时候公厕少,整个城区只有83座厕所。

截止到去年年底,在爱卫会的推动下,胡同里的公厕增加不少,到了1049座。

猛一听是不少,但耐不住四九城人多,平均两条胡同共用一个公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