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4章 对人民币感兴趣(1 / 2)

加入书签

第764章 对人民币感兴趣

早在领导到来的时候,王建国和李南等人,就在廖广志的邀请下,到一旁的下风口抽菸闲聊,跟他们一起的还有陪同领导过来的四个随从人员。

此时站在高岗上谈判的,便只有两位领导和陈凡四人。

这也是陈凡敢「大放厥词」的主要原因,不怕被无关人等听见丶然后传出去嘛。

听到陈凡不是要求买地,就是要求买房,两位领导也不禁有些头疼。

两人一个姓何,一个姓顾,都是招商局副董事长丶工业区总经理袁总亲自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人才,如今负责对接招商方面的工作,头衔都是副主任,不过以顾副主任为主。

嗯,这个招聘是真招聘,因为袁总与交通部调来的干部交谈时,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有一位某大学毕业的干部……是什麽时间毕业的,懂的都懂。

其实推荐上学的大学生里面也有优秀的,有些人的成就还挺高,其中不少人后来还成了院士,所以关键还得看人。

而这位就不行,他甚至问出「剑桥大学是不是专门学习建桥梁的大学」这种问题。

正因为如此,袁总向上级打报告,要求从全国各地招聘人才,然后亲自从南跑到北,从清华丶北大丶同济等院校招聘了几批本科生,后来又招了研究生。

甚至在后来留学生回国之后,还向上级要了留学生过去。

这两位,就是袁总招来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虽说也是推荐上学,但成绩优异,经过面试合格,才从清华带过来。

而且这两位之前也有过工作经历,如今三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经验丶有知识,是难得的人才。

他们来了之后,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只用了两三个月,就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干将。

要不然也不会被派过来与陈凡进行初次谈判。

顾副主任从口袋里掏出烟,先递给陈凡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随后拿着火柴擦呀擦,却怎麽也擦不燃。

风大嘛。

陈凡拿出周亚丽给他从美国带来的防风打火机,叮的一声打燃,帮两位领导都点上。

顾副主任羡慕地看了一眼,「连风都不怕,这个厉害。」

陈凡哈哈一笑,「我表姐送的,要不然就送你了。不过要是能成功合作的话,以后机会还很多,回头再送你们一个。」

顾丶何两人也没有内地干部那种表面堂皇的客气,随口道了声谢,便将这个玩笑话题揭过去。

抽了口烟,顾副主任说道,「陈作家,实不相瞒,这个工业区,全部都由招商局集团来主导,连土地也是由李总亲自批准的,交给袁总来负责,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地皮也好丶厂房也罢,都要遵从招商局集团的管理。」

陈凡眉头轻挑,「这个也没得谈?」

顾副主任笑了笑,说道,「我这里有个想法,你们可以在招商局的规划范围之内,选择你们想要的厂房和相应的宿舍,然后跟招商局谈一下,可以按照你们的要求来建设相关建筑,使用方式方面,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划,你觉得如何?」

陈凡转头看了看周亚丽。

可惜,这姑娘今天是打定主意不吭声,依然微笑不语。

更别说纯属过来打酱油的姜甜甜和姜丽丽。

陈凡转过头来,想了想,说道,「暂时先这麽定吧。」

顾副主任笑道,「感谢理解。」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陈作家,其实早在3年前,就有香港商人到内地来投资了。他也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办厂,到今天还是如此。」

陈凡顿时一愣,「三年前?1976年?」

那不是比他了解的丶在东莞办厂的1977年还要早一年?

旁边的何副主任笑着说道,「我们刚了解到情况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事实上,确实是在1976年,省里就同意了一位香港商人到内地办厂的申请,办厂方式是由对方投资,我方派驻公方经理参与管理。

这个工厂是去年才正式开工,虽然前期经过不少磕磕绊绊,但也一直顺顺利利经营下来,而且规模还扩大了十几倍。」

陈凡顿时来了兴趣,「这个素材很不错啊。能详细说说吗?」

顾副主任哈哈笑道,「当然可以,正好前段时间跟他聊过。这位港商叫做郑可明,家住香港何文田,而工厂叫罗湖手袋厂,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开车到文锦渡关口,关口的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过关,……」

陈凡突然叫停,「等等……」

他用手指敲了敲脑袋,对着顾副主任说道,「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是说,他可以直接开车过关?」

顾副主任点点头,「是的,只要办理深港两地牌照就可以,办了内地车牌以后,就能在内地行驶,这个是省里为了方便港商,特意开放的政策,不过,行驶范围只限深圳,不能去其他地方,更别说出省。」

陈凡拍拍脑袋,呼出一口长气,就说嘛,他明明记得第一批双地牌照是82年才发放,怎麽会现在就有了呢?

本来他还想着要是现在能办双地牌照,就让周正东在香港那边买几辆车开过来用,既然只能在深圳跑,那就算了吧。

随即抬了抬手,「明白了,您继续说。」

顾副主任,「他的工厂也在文锦渡,距离关口大约一个多小时,所以差不多7点多到工厂,等着工人们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工厂只有200平米,厂房也是铁皮房,非常简陋,主要生产手袋,哦,就是香港女人专门用的那种手提包。

后来由于物美价廉,在香港的销量很好,便又申请多租了几亩地,花了45天的时间,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

现在这家手袋厂还在正常生产,工人都是本地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神秘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而且,他们不是拿固定工资,而是计件工资!」

陈凡眉头一挑,「公方经理会同意?」

顾副主任轻声笑道,「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这位郑先生耐心说服了他,加上实行计件工资以后,工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几倍,也都非常乐意,所以就顺利执行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