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1章 觊觎论生死(1 / 2)

加入书签

荣国府,荣庆堂。

王夫人带着玉钏,从梨香院出来,穿东西穿堂,路过南大厅。

一路上阳光明媚,沿途风雨连廊檐下,错落悬挂的鸟笼,不时发出清脆鸟鸣声。

王夫人刚进荣庆堂后院,正想绕过堂屋入堂,听到王熙凤脆丽说笑声,她不由停下脚步。

王熙凤飒爽的声音,让王夫人心生厌恶,如今两房嫌隙,原本的亲侄女已形同仇寇。

况且王熙凤为人太过精明,又一门心思给贾琮站台。

自己入堂找老太太说道,这一番心思打算,要是让她听了去,必定节外生枝。

王夫人心中郁闷,她曾是荣国府当家太太,国公府里除了老太太,她便是最尊贵的妇人。

府上家门亲眷和奴才丫头,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那时何等风光显赫。

哪像现在这等憋屈难受,一进府门,如入别家,一言一行,颇多顾忌,当真是老天无眼。

好在她刚站了片刻,听到王熙凤和老太太告辞,这才放慢脚步入堂。

正看到粗使丫头在收拾茶盅,想来王熙凤也是刚离开,心里好松了口气。

贾母正让鸳鸯捶背,见到王夫人入堂,笑道:「今日怎有空过来,我听说彩霞害喜利害。

我走动不便没过去瞧,如今怎样了?」

王夫人笑道:「多亏老太太一直记挂着,彩霞怀胎到了时候,害喜免不了的事情。

我刚去看过她,气色红润,血晕充足,保养得很是养眼,只要出年关就不会害喜了。」

贾母说道:「自从夏姑娘送了腊月礼数,我便一直在思量彩霞的事。

到了明年三月宝玉成亲,彩霞的肚子可就起来了,这桩事多少要些考虑。

上回夏姑娘让人来送礼,我瞧着她的办事场面,是个利落能干的小媳妇。

只是再利落得意的姑娘,刚嫁入门第,房里小妾就鼓了肚子,大宅门里多少有些忌讳。

我想宝玉成亲之后,小夫妻必要落居东路院,但彩霞孩子落地前,先在西府养着,我也好关照。」

……

王夫人是内宅精明人,贾母的话虽说的隐晦,她却一下明白了意思。

大户门第之中,大妇刚嫁进门,房里女人就怀孕,再贤惠的女人心里也会长刺。

要是为了自保或立威,做出什麽过头之事,豪门内宅中可不是新鲜事……

那日夏姑娘让人送礼上门,行事大胆利索,话语周密细致,看着已有几分凤丫头的气度。

宝玉娶个能干媳妇,自然是件好事情,但越是能干的媳妇,越不是什麽软柿子。

保不齐对拔了头筹的小老婆,生出厌弃敌视之心,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只有这风波过去,众人也就安稳了。

老太太还是姜老的辣,必是想到其中隐晦苗头,才想定这防患未然的法子。

要是按照常理,王夫人对此自然没有话说,但是彩霞哪会在常理之中……

如今彩霞在宝玉院里养胎,王夫人早已放下话语,让她安心保养,不得随意出宝玉院子。

又让袭人丶彩云细心照料,不得出半点差错,因此王夫人心中虽有顾虑,一时也是不怕的。

但是宝玉成亲之后,如单独把彩霞留在西府,王夫人就失去掌控的便利。

到时彩霞身边换了服侍人手,万一走露出什麽风声……

……

而且,除了对于彩霞的忌惮和担忧,贾母提到宝玉成亲之后,需要搬回东路院,更让王夫人心中别扭。

虽她知道贾母说的是常理,但依旧猫抓狗挠般膈应,心中总觉得不该如此,岂有此理。

说道:「老太太一辈子最疼宝玉,如今他要成家立世,正该是孝顺老太太的时候。

倒是成亲后就离了你身边,这听着怎麽忍心,宝玉这孩子一向孝顺,只怕他听了也是不肯的。」

正在给贾母捶背的鸳鸯,听了王夫人这话,心中忍不住鄙夷。

二太太日常摆着大家太太气度,话里话外最注重体面二字,可是做出事情却最没体面。

西府是三爷的家业,世上哪有堂弟都已成亲娶媳妇,还一辈子住堂兄家里的道理。

以后大伯子进出自家内院,日日撞到自己弟媳妇,大宅门最要紧的礼数避讳都没了。

都说没过门的宝二奶奶,也是正经大家闺秀,要让她每日给大伯子看头看脚,还不让她活活羞死。

二太太也做过当家太太,她怎麽就不想想这些道理。

她让自己儿子赖在西府,就是作践自己儿媳妇,即便这样也就罢了,岂不是连三爷的名声都污了。

……

贾母听了王夫人言语,摇头说道:「我懂得你的意思,可如今家里情形大不相同,琮哥儿是钦定荣国世爵。

西府就是他的府邸产业,宝玉成亲之后便有家室,宗法家礼摆在那里,再住在西府会惹闲话的。

我虽也舍不得宝玉,但是宝玉年纪还小,一辈子还长的很呢,总要帮他做长远打算。

贾家神京八房多少双眼睛看着,这些人都是嫌贫爱富,妒人有笑人无,嘴里都是杀人的刀。

至少宝玉成亲这热头劲上,万万不可还留在西府,否则不是给人家天大话柄。

不仅贾家这些偏门旁亲,即便是那些世勋老亲,也会因此说出许多闲话。」

……

王夫人听了贾母之言,心中虽郁恨翻涌,但也无言可以反驳。

贾母见儿媳妇这幅嘴脸,也猜到她心中所想,心中不禁有些叹息。

说道:「你记得我一句话,宝玉想要过上好日子,他和琮哥儿两个兄弟和睦,才是最要紧之事。」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觉得老太太如今也是认命,开始一味替琮哥儿说话,宝玉竟要看他脸色做人……

她虽脸上绷不住,依旧强笑说道:「老太太说的都是道理,一家子兄弟和睦,至亲相扶,才是兴家之道。」

贾母微笑说道:「你有这个见识便是极好,以后都按这个道理行事,也就事事顺遂了。」

……

王夫人没忘今日入荣庆堂的缘故,她硬着脸皮将话底夯实,略微思索过恰当言辞。

说道:「老太太一心为宝玉打算将来,也是宝玉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只是我时常仔细思量,如今琮哥儿继承家业,宝玉将来成家立室,竟半点家当依仗都没。

以后我和老爷到老朽之身,二房只怕比现在更窘迫些,宝玉必定过得愈发艰难,这让人如何忍心。」

贾母听了这话,心中也有些揪心,她做一辈子豪门贵妇,自然知道贵勋豪门家业传承道理。

祖传家业都由嫡脉爵主继承,偏房支脉只能分些外置房宅薄田,不过支撑温饱罢了。

将来自己蹬腿西去也就罢了,只要儿子还在世,琮哥儿多半是会顾及情分,宝玉也吃不到苦头。

但儿子也是过五十的人,等到他也百年之后,人情债用过一世就罢了,谁还会再理会我的宝玉。

宝玉又是从小娇生惯养,也不懂讨活生计的本事,到时只怕十分磕碜,比宁荣街上讨温饱的远亲还要悲苦。

自己手头虽有不少嫁妆私囊财货,拿出几千两银子,补贴宝玉的亲事,外人也说不出什麽。

但总不能整箱财宝往宝玉房里抬,这满府耳目哪瞒得住人。

真当琮哥儿和凤丫头是瞎子不成,他们因此生出怨怼,那就是给二房惹祸了。

自己蹬腿之后,以大房孙子和媳妇的厉害,这些私房财货必跨不出西府门槛,外人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

王夫人见老太太脸色难看,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知道自己说到老太太心坎上。

她急忙趁热打铁说道:「与其将来担忧宝玉,不如现在帮他积攒家当,将来也好有备无患。

媳妇最近一直思量此事,倒是让我想出一个妥当办法。」

贾母眼睛一亮,说道:「你想到了什麽好法子,说来我听听。」

王夫人见话语火候已到,便将用自己两间嫁妆铺子,从鑫春号分销自造货物,诸般想法一一道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