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问吉迎婚诏(2 / 2)

加入书签

但按贾母入宫之事,贾琮已据此断定,随着老太妃日益病危,只怕赐婚之事,已经无可避免,说不得也就是这几日的事。

而且,从时间上推测,金陵锦衣卫将消息送达神京,贾赦盗运火枪事发,宫中发下赐婚诏书,几件事必会在前后几天密集发生。

这让贾琮看到一丝乱中生变的契机。

如果贾赦事发在前,自己身为贾赦亲子必受牵连,宫中赐婚也必定受到阻挠,产生变数。

但贾琮相信,有了那副后膛枪的草图,会及时提醒嘉昭帝,自己在火器之术上无可替代的价值,即便受到冲击,其程度也极其有限。

但如果赐婚在前,贾赦事发在后,那事情就会变得棘手许多……。

不管出现哪种情况,贾琮觉得自己应该做些准备,这也是他让迎春关闭夹道院门的原因。

只要锦衣卫的消息没送到神京,一切结局都存在叵测的变数。

所以,他从昨晚便开始挂心此事,一直到今天在书房枯坐半日,心中心心念念都在推算此事。

虽然他早就知道贾赦偷运失窃火枪的底细,但他绝不能自己去举告。

这世道讲究亲亲相隐,以子告父,即便真有其罪,自己这做儿子的也要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当年自己以孝道,而被嘉昭帝钦命下江南,为已故宪孝皇太后抄写经文,最后又被皇帝追封亡母诰命。

归根到底,是因嘉昭帝在借他人之事,以浇自家心中块垒,在生死皇太后礼仪之争上,彰显赫赫皇位。

如果自己这个皇帝树立的孝道标杆,竟爆出举告生父谋反之事,只怕连嘉昭帝都会毫不犹豫抛弃自己。

御史飞雪般的弹劾诏书,会让自己顷刻间万劫不复,所以这种事他是不会去做的。

……

当然他也不会愚蠢到,通过保密的方法,去向皇帝提前泄露消息,因为这和自己举告生父,一样愚蠢和浅薄。

因为,一向谋深疑重的嘉昭帝,一定因此生疑,为何会有人在锦衣卫之外,提前得知这个消息,最终必定会对告密来源进行彻查。

只不过早晚几天的时间,贾琮没必要做这种留有后患的蠢事。

只有让消息来源,通过锦衣卫传入宫中,才是最合乎情理,才是最无懈可击,才能让自己这个贾赦的亲子,真正置身事外。

其罪在父,为人子者一无所知,等到贾赦论罪之时,他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主动和空间。

所以,以往他做事总要谋算为上,花心思做各种手段,但在这件事情上,静观其变,不轻举妄动,才是上策。

……

芷芍听了贾琮说确有件大事,也吓一跳,一双水润晶莹的妙目,静静望着贾琮,却并不开口去问,因为他想说,自然会告诉自己。

贾赦盗运火枪之事,贾琮和谁都没提过,即便迎春他也不说半句,因迎春是贾赦的亲女,她知道此事又该如何自处。

而且此事知道的人多了,万一走露风声,他无法自圆其说,自己是如何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但是他对芷芍却没有这些顾忌,于是便把贾赦的缘故说了一遍。

芷芍满脸担忧,坐到他身边问道:「大老爷要是被问罪,会不会牵连到三爷。」

贾琮微微苦笑:「谁让他是我老子,受到牵连是肯定的,不过如今我身上有爵位,即便牵连也有限,更不会丢官落罪。」

芷芍问道:「他毕竟是你老子,三爷提前知道这事,不会想要去救他一救?」

贾琮哼了一声,说道:「大老爷做出这等事情,即便落罪,也是咎由自取,谁也救不了他!」

他回过头来,轻轻抚了抚芷芍的鬓发,说道:「当初要不是他,你也不会遭这麽大的罪,流落江南,差点就再也找不回来。

我心里这口气一直都憋着,和你相比起来,他一文不值!」

芷芍听了虽心中甜蜜,但还是觉得古怪,红着脸捂住贾琮的嘴:「三爷,这话可不能随便说,让人听了过去,可是要生出大是非的。

再说,如今我不是好好在你身边……。」

芷芍这话倒不是杞人忧天,当下是以孝治天下的世道,孝礼之法大于天。

要是让别人听到,贾琮说比起这贴身小老婆,自己生父连狗的不如,只怕是要被人抓去浸猪笼的。

贾琮还不靠谱的在芷芍耳边说道:「我可不是哄你,说的都是真心话,自从把你从江南找回,你可不知我有多得意。」

芷芍一脸羞红,想笑又不敢笑,却被贾琮搂住细腰,轻轻带入怀中。

贾琮又说道:「其实我如今最担心的不是大老爷的事,而是我听到消息,只怕这几日宫中就会赐婚。

前后时间正好赶上大老爷事发,说不定要被抄家拿人,赐婚必定会出变数,西府多半要生出乱子。」

芷芍在他怀里抬起头,说道:「怪不得这两天,三爷让二姑娘封了院门,这是担心到时节外生枝。」

两个人一边说着悄悄话,正当耳鬓厮磨之际,却听外面传来娟儿的声音:「鸳鸯姐姐怎麽有空来……?」

等到鸳鸯进来时,看到贾琮正一本正经的看书,芷芍正乖巧的在一边磨墨,只是俏脸晕着娇红,显得很是诱人。

鸳鸯眨了眨眼睛,笑道:「我是来给三爷道喜的,刚才有礼部的官员来传信,宫中已下旨给三爷和甄家姑娘赐婚。

后日吉时便要下赐婚诏书,老太太让三爷去荣庆堂说话,商量如何筹办亲事。」

一旁磨墨的芷芍惊讶的看着贾琮,刚才两人正说这件事呢,转眼就见了真章,没想到三爷竟猜得半分不差。

……

荣国府,荣庆堂。

贾琮进入堂中,不仅贾母和王夫人丶薛姨妈都在,贾政也正满脸笑意坐在一旁。

贾母笑道:「鸳鸯刚才过去给你传话,你可是知道了喜讯,你一向心思多,既是你自己的喜事,叫听听你的主意。」

贾政笑道:「琮哥儿这次在金陵又立下大功,刚刚被圣上升了官职,抬了府上建制,这麽快又得了宫中赐婚之荣。

只怕用不了两日时间,我贾家的这桩佳话盛事,定会传遍神京。」

贾母也罕见的也脸带笑容,没有对儿子自吹自擂觉得膈应。

只是一旁的王夫人,被他们两母子的举动,委实有些恶心到了。

觉得老太太和老爷,竟然都忘了,宝玉才是衔玉而生的贵人,才是掌上明珠,才是自己的亲儿子。

如今这位大张旗鼓被宫中赐婚,我的宝玉还是门庭冷落,怎麽就没人来说亲,世上的事情何其不公。

王夫人看了薛姨妈一眼,想到自己最中意外甥女宝钗,不然自己也不会鼓捣金玉良缘的话题。

明年宝玉也到娶亲年岁,这事也该操持起来……。

王夫人心中思量着,却见自己那妹妹望着贾琮,目光中颇有艳羡失落的神情,心中又是一阵不快。

……

贾母又对王熙凤说道:「你兄弟后日便是大喜,到时天使会在荣禧堂传旨,明天你让人将堂中清扫乾净,

再从库里取收藏的稀罕物件,多做摆设,既然是喜事,也不能堕了我荣国府的体面。

这府上从正门到仪门,再到内外院子,也都要披红挂彩,总要对皇家荣宠以示敬意。」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请尽管放心,琮兄弟大喜,我这做嫂子的还不得尽力,这事必定妥妥当当,老祖宗你就瞧好吧。」

贾母对贾琮说道:「这即是你的喜事,你倒说说想要怎麽操办才好,我和你老爷都在,自会为你做主。」

贾琮说道:「依琮所见,此次宫中赐婚,东西两府还是以清简低调为上,不宜过于红喜张扬。」

贾母一听这话,便皱了眉头,说道:「你这人怎麽又说起怪话来,这办亲事可不既要大肆红喜张扬,那里还有简单低调的歪理。」

贾琮说道:「我听说老太太上次进宫,探望甄老太妃的病情,老太太年高有见识,据你看老太妃病情何时能痊愈?」

贾母心中正有些生气,见贾琮突然转移了话题,微微一愣,转而叹道:「人生八十古来稀,老太妃已是高寿了。

这麽大年纪没事都好,但只要病症缠身,哎,说句不敬的话,那都是极为凶险之事。」

贾琮说道:「老太太的猜想多半是没错的,宫中赐婚,尊崇清贵,繁文缛节,一般都需多日筹备,以示皇家荣宠。

可此次赐婚,今天宫中才下了圣旨,选定的宣诏吉日就在后天,如此急切仓促,大非寻常。

琮担心老太妃有不忍之言,所以上皇才速昭赐婚,以此喜兆,宣慰老太妃之心。」

贾琮话语一出,贾母和贾政等人都脸色一变,贾琮虽然说的婉转隐晦,但他们都听出其中意思。

此次赐婚从下旨到宣诏,掐头去尾,不到三天时间。

贾母更是出身贵勋世家,见多识广,往年也见过赐婚之事,仔细回想起来,的确不像自己家这桩如此仓促。

其中原因,必定就是贾琮猜想的那样,甄老太妃的病情已回天无力,生死只在旦夕之间,所以宫中才会加快赐婚进程。

贾琮说道:「琮往日听人说起旧事,旧年如有太皇太后或太妃等薨逝,朝廷曾下谕旨:

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官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琮担心就算后日赐婚,前后数日,如传出不虞之言,必定来不及办喜事。

这等情形之下,东西两府只要洒扫清洁,更换器皿礼器即可,过于红喜张扬,犯了老太妃的喜寿,反而会有不妥。」

贾政听了贾琮一番话,也脸色一变,说道:「老太太,琮哥儿所言甚是有理,此次等到赐婚诏书,想办喜事多半要数月之后了。

不过这赐婚之荣我贾家也算得了,馀事按琮哥儿所言办理,便再稳妥不过。」

贾母心中细想,可不就是贾琮说的这个理,宫中急促赐婚宣诏,必定是老太妃生死已在旦夕之间。

只要宫中传出哀讯,举国皆丧,那里还可能办得了喜事……。

贾琮见了贾母的神情,知道她已听进了自己的话,心中微微叹息。

眼下忽悠一天算一天,只要等到锦衣卫消息入京,便是风云转变之时!(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