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2章 俘虏来历(1 / 2)

加入书签

第432章 俘虏来历

马蹄声声,踏着初春融化的冰雪,出现在这片惨烈的战场边沿。

战场上还剩下一万馀辽军,一边与宋军厮杀,一边在苦苦等候主帅耶律淳退兵的命令。

谁都不知道,他们的主帅耶律淳已逃走了。

而且,他们注定被牺牲。

战场外的远处,辽军的中阵,那面独属于耶律淳的帅旗仍在迎风招展,可帅旗下已没有了人影。

一万馀辽军早已发现情况不对了,刚才上空炸响的那枚响箭,明显代表着宋军的某种讯号,大概率是宋军的援兵已至。

与眼前这一万馀宋军厮杀,已让辽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宋军还有援兵来,那麽所有辽军将会全军覆没,没有任何悬念。

尤其是,当那枚响箭炸响后,战场上原本苦苦支撑的宋军将士,突然打了强心针似的一个个振奋起来,身上的力气仿佛也恢复了,更证明了他们援兵已至,

只等收割最后的战果了。

此时的辽军将士军心已开始动摇,杀敌也显得不那麽尽力,反而心不在焉地频频回顾,眺望远处的中军,看着耶律淳的那面师旗,等待中的鸣金收兵命令却迟迟不至。

战场上,主帅未鸣金,而将士擅退者,是必斩之罪。

所以辽军将士不敢退,仍硬着头皮与宋军斯杀。

终于,在辽军的军心士气动摇越来越严重,人群里已经开始出现少数溃逃现象时,战场的边沿,隆隆的马蹄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

辽军将士惊骇四顾,发现战场周围出现了许多面旌旗,旌旗的下方是密密麻麻的身影,黑压压的一大片,极为缓慢,又仿佛疾若迅雷般出现在地平线尽头。

战场上的宋军将士顿时欢呼起来,远处那一面面林立的旌旗没人不认识,正是赵都公的旗帜。

黑底红字,硕大的「赵」字在旗帜上猎猎飞舞。

张和折可适已累到快瘫倒,二人浑身浴血,互相扶着才没让自己的身躯倒下,看着远处赵孝骞的旌旗,二人相视一眼,嘴角露出了笑意,接着笑声越来越大,仰天凄然,喜中带悲。

援兵终于来了!

这场意料之外的大战,大宋竟然胜利了!

旌旗迎风招展,宋军的援兵大约万人左右,这是赵孝骞能拿出来的所有骑兵了。

万人不是在同一个地点出现的,而是出现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刚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内,便已对战场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战场上辽军已陷入了包围圈中,唯独北面放开一阙。

远处的地平线上,种建中勒马立于旌旗下,看着惨烈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痛惜,沉声道:「着令各营各部合围,拢上去!」

冗长的号角突然吹响,悲凉的号声在战场上回荡。

令旗挥落,龙卫营一万骑兵分三面朝战场中心围拢,而处于战场中心的张折可适以及剩馀的近千名厢军则奋起挥刀,一万馀辽军顿时陷入内外夹击的绝境中。

军心彻底崩溃,许多辽军将士纷纷扔了兵器,朝北面溃逃,又有许多溃逃的人被气急败坏的将领当场斩杀。

也有不甘逃跑,不甘就的,仍然疯狂地举起刀剑,对宋军发起临死反扑。

无论逃跑还是反扑,辽军的败局已定。

那些被围在战场中心的辽军,眼睁睁看着宋军骑兵疾驰而来,将他们围拢,

斩杀,辽军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随着刀剑的落下,彻底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种建中在西面指挥围剿辽军,赵孝骞却没与他一路,此时的他出现在南面。

按他的说法,战场上的战术部署全部交给种建中,赵孝骞是外行,外行没资格领导内行,不然会出事。

所以将指挥权交给种建中后,赵孝骞领着陈守贾实等数百名禁军和高手,从南面直奔战场。

距离战场只有一里左右的路程,赵孝骞甚至能听到远处依稀传来的激烈喊杀声,那是宋辽两军仍在交战,不过此时宋军援兵已至,说是交战,不如说是宋军对辽军最后的收割。

大势已定,赵孝骞不着急了,脚程都不自觉地放慢了许多。

人还没到战场,不知战况如何,但赵孝骞可以肯定,辽军这次必然吃了大亏。

这场仗根本就不该这麽打,也不知耶律淳吃错了什麽药,明明是身经百战的老帅,却做出这种糊涂至极的决定。

赵孝骞这个外行都知道,两军交战,重要的是各部各营战术配合,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以正为主,以奇为辅。

华夏积累数千年的兵法,耶律淳是一点都没有敬畏之心,就这麽下令全军一股脑儿冲上去了,喷!

当然,赵孝骞还是觉得这件事透着诡异,只是目前不知原因。

距离战场一里的南面,仍是一片平原,但平原上鼓起了一座低矮的小山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