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军统谍网被破 张世豪吐血(1 / 2)
钱大姐特意来铅山找张安平,主要原因是曾墨怡转述的情报中,张安平希望就联系人的人选跟组织上进行一次沟通。
所以组织特意将钱大姐派了过来。
在最初接纳了张安平以后,组织上的担心其实跟钱大姐一致,总担心张安平年轻气盛,做事时候意气用事——最开始出现的几次事情,张安平给组织的印象是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
这不是批评或者贬义词。
就如最初的营救尹黎明。
说一句残酷的话,在地下战线,隐秘身份的同志比暴露的同志更有价值,这句残酷的话的背后,意味着为了潜伏的同志,已经暴露身份的同志,绝对不能因为营救对方而出任何问题。
残酷的事实是:放弃!
很冷酷,但这就是残酷的情报战场。
残酷,是为了更多同志的安危负责,一个潜伏起来的同志,他所提供的情报,会关系着更多更多的人。
偏偏张安平做的事,在组织看来就是年轻人热血。
一个冒着危险去营救自己同志的同志,是值得信任的;
且年轻人就该热血!
可是,这就是残酷的情报战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志被折磨丶甚至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志死在自己眼前乃至于亲自作为刽子手,去屠戮自己的同志——这就是潜伏人员所需要面对的残酷!
张安平营救尹黎明,出发点不可指责丶也不能指责,但作为一个潜伏的情报人员,这就是失职。
对自己的不负责,就是对无数同志的不负责。
所以,组织上才对张安平始终不放心。
但当张世豪这三个字逐渐成为了日本人的噩梦以后,组织上再无这般的顾虑了——因为张安平已经用能力证明了自己有足够的底气为他自己的行为去兜底!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钱大姐改变了看法,也代表着组织上改变了对张安平的看法。
二号情报组建立丶老岑出任负责人丶随后张安平成为负责人,这都是组织看法改变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所以,当曾墨怡转述的情报中,有张安平需要跟组织就联系人问题进行协商的条件后,组织上便将忙碌了一年多的钱大姐又派了过来。
此时钱大姐已然同意了张安平的计划,自然需要知道张安平为什麽就联系人问题进行协商。
「我想让林楠笙做我的新的联系人。」
张安平的联系人是老岑,但因为工作的问题,老岑现在不能离开上海,前段时间张安平一直在乱跑丶没有固定的办公所在,所以组织上暂时没有安排新的联系人,不过联系人问题已经在考虑了。
可很难有人满足这个要求。
张安平的身份太特殊了,特殊到联系人问题是老大难——除了老岑,组织上根本想不出谁还能作为这重要的桥梁。
而钱大姐的倾向是在张安平的嫡系中找一个同志,让对方担任联系人这个角色,但为了安全性,钱大姐希望采取投信的情报传递方式,杜绝联系人跟张安平见面的可能。
这个想法她跟张安平沟通过,张安平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他做事有时候会特别激进,有时候不免会直接介入到指挥中,这是他做事的风格,所以需要一个完全信任自己的同志。
可他目前始终没有最好的人选,他甚至想实在不行将明台调回来在自己的手下,由他来当这个联系人。
明台毕竟是某个时空片段的主角之一,张安平信得过主角。
而这次在重庆,在侍从室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被自己安排到延安去潜伏的林楠笙。
林楠笙是他的学生,也是某个时空片段中的主角,而且林南笙被「抓」,也符合自己黑化的过程,最关键的一点是:
林南笙被捕以后,他可以用尽代价去营救他,然后再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这种行为非常符合一种人设:
老师保护学生的人设!
以后哪怕是林楠笙再出「问题」,张安平对他的保护,也不会解读为通共,只会被认为是对学生的保护而被蒙蔽!
即便对手以此为由来攻讦自己,在某人眼中,也符合情理,毕竟某人对亲自带出来的黄埔学生,向来是宽容有加,说不定还会共情。
钱大姐听完张安平的要求后本能的皱眉:「林楠笙,不妥当吧?」
她当然信任林南笙,作为军统谍网在延安的负责人,林楠笙以八路军干部的身份,在延安如鱼得水——张安平对延安渗透数年营造的庞大的谍网,看似朝气蓬勃,但实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可根据张安平的安排,林楠笙的撤离,必须是伴随着军统在延安的谍网被悉数摧毁,如果换个人过去,能保证这张尽在掌握之中的谍网顺利被摧毁吗?
「延安那边,可以收网了——」张安平凝声道:「正好趁着这一次,营造出一个林楠笙被捕后起义的假象。」
「未来如果出了纰漏,可以以此为据。」
「另外,这件事我希望由您来负责。」
钱大姐一愣:「我负责?」
刚才的谈话中,张安平就说过要树一个击败了张世豪的正面形象,现在钱大姐终于明白,张安平口中的这个人,竟是她!
钱大姐不解:「为什麽是我?」
「首先,您跟我合作的次数多,可谓是最了解我的人。」
「其次,如果是你抓住了我的破绽继而击败了我,符合我突然间转性的变化。」
张安平跟徐百川为什麽能成为兄弟?
除了救过徐百川数次之外,最大的因素是两人都有共同的语言。
淞沪会战前,张世豪在地下党中声名狼藉,一个斩草计划甚至称得上是残酷至极。
可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世豪能放下仇恨,在跟地下党的屡次合作中不使绊子,这也是他跟徐百川最像的地方,两人就这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挚友丶生死相托的兄弟。
哪怕张安平进到了防共委员会,徐百川也只是嘲笑张安平,从不相信张安平会在战正酣的时候对友军下手。
事实上,张安平也没有辜负徐百川,皖南事变之际,彼时的忠救军正跟新四军合夥洗劫日军的军火——面对对新四军下手的军令,张安平做到了尽可能的拖延,没有下达让忠救军火拼新四军的命令。
而徐百川也坚守本心,面对来自戴春风的命令,也以撤离丶并在事先告知等手段,没有将友军坑死。
甚至在撤离前还打了一波反击。
也是因为这个,他被暂时撤去了忠救军总指挥的职务。
张安平如果突然改变,在徐百川的视角中是不符合常理的。
可是,如果在延安的心血被毁,张安平带着仇恨做事,这符不符合常理?
完全符合!
最关键的是钱大姐——钱重文跟张世豪数次合作,算是过命的交情吧?如果她主持了反谍工作,摧毁了张安平辛辛苦苦在延安构建的谍网丶在新四军构建的谍网,心理上的严重落差让张世豪一改态度,合不合理?!
合情合理!
听完张安平的分析后,钱大姐认同了张安平的说法,但依然感觉到……古怪。
这其实类似于向组织要官,对她这样的老地下党员来说,着实是过了份丶加倍的过了份。
但看着张安平凝重的神色,钱大姐将升腾起的羞愧压下,认真点头说:
「我知道了!」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她的承诺!
张安平暗松了一口气。
他对自己的未来,其实有些隐隐的规划了——自家现在跟美国军方纠缠不清,还跟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建立了这麽深厚的友情,轻易的浪费掉着实不划算。
他不是怕功德林,而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有了如此基础,未来更适合的地方肯定在更需要自己的地方。
可他终究放心不下其他人。
原时空中,作为副部长的钱大姐,在魔难开启前,冒着巨大的风险保护了老郑。
如果不是她,老郑可能……可能更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