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8章 有条不紊的搬运工作(2 / 2)

加入书签

只差一步即可筑基。

到了炼气九层,接下来的修炼就是打磨体内的法力,让法力变得更加精纯,

直至圆满之境,这便是炼气大圆满。

这个过程还是水磨工夫,需要不断的打磨体内的法力。

不过好处是杨正山不需要再拘泥于打坐修炼,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打磨法力,比如战斗,炼丹,制符等等。

只要能快速的消耗法力,不断的恢复法力,他的法力就会不断地被提纯,直至圆满之境。

杨正山缓缓睁开眼,嘴角微翘。

「是时候研究一下筑基丹了!」

按照他的估计,他达到炼气大圆满并不是难事,因为他的法力本来就十分的精纯。

金乌八卦炉就有精纯法力的效果,之前杨正山就曾利用金乌八卦炉提纯过体内的法力,而后来杨正山不断使用金乌八卦炉炼丹,也有提纯法力的功效。

所以现在对他来说,想要提纯法力并不是难事,只要使用金乌八卦炉炼丹即可。

正好他也要开始为炼制筑基丹做准备了。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炼制筑基丹,而是回到书房中,拿出筑基丹的丹方研究起来。

虽然他已经将这份丹方研究了无数遍,早已烂熟于心,但他还是想要多研究几遍,因为他手中能炼制筑基丹的药材只有四份。

上古遗阵确实给他凑齐了筑基丹的药材,但是筑基丹的三种主药,上古遗阵内只找到了四份。

也就是说他只有四次机会,如果这四次全部失败,杨正山短期内很难再凑齐炼制筑基丹所需要的药材。

四份药材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少的可怜。

要知道当年杨正山炼制玉髓丹,可是一连失败了一百多次,浪费了上千份药材。

当然,那时候他也是第一次真正炼制仙道丹药,所以失败的次数才多一些,

不过现在他在炼丹术上有了不少长进,而且还有金乌辅助,四份药材还是有机会炼制出筑基丹的。

把筑基丹的丹方细细研读了几遍,杨正山又取出符笔丶符纸和辰砂开始绘制符篆。

丹器符阵,杨正山肯定是专研炼丹,对于炼器和阵法,杨正山只做了简单的了解,没有进行钻研。

特别是阵法之道,杨正山研究了几天,只感觉脑子一团浆糊,混混沌沌的,

根本无法理解。

这阵法之道就跟前世的高数一样,各种符纹组合,符纹禁制繁复无比,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能够理解的。

不过杨承泽在这方面似乎很有天赋,还有姜妙丶杨勤年和杨若诗,他们现在都是阵法部的骨干,目前已经可以熟练布置一阶初级防护阵法丶迷踪阵等七八种阵法了。

相比于阵法之道,符篆之道无疑要容易的多,而且绘制符篆所需的材料,灵源之地都可以制作。

符纸可以用梧桐灵树的树皮和树叶制作,就是十年前杨正山从上古遗阵中移植的那些古树。

符笔,这算是一种法器,杨正山配合炼器坊的炼器师制作了三支,只是一阶下品符笔,不过已经足够杨正山现在使用了。

最后是辰砂,正如杨正山所想的那般,绘制符篆所用的辰砂并不是普通的丹砂,而是用各种矿石丶异兽血或灵树汁液制作的辰砂。

绘制不同的符篆,所需要辰砂也不同,比如春风化雨符,就需要水属性的矿石和妖兽血,亦或者一些水生灵草的汁液。

总之,灵源之地现在能凑齐绘制一阶符篆的各种原材料。

杨正山研习符并不是为了修炼制符术,成为符师,他只是利用绘制符的方式来修心养性罢了。

符篆之道也是博大高深,虽然不如阵法之道繁复,不如炼丹术庞杂,不如炼器之道玄奇,但符之道直指天地大道,是符纹最直接的表现。

书房中,杨正山站在书案前,手持符笔,笔走龙蛇,有模有样的绘制着符繁。

他绘制的只是最简单的爆炸符,就是段桥风用的那种爆炸符。

爆炸符是一阶灵符,属于最低级的灵符,不过段桥风的水平很不错,他所绘制的爆炸符都是一阶上品灵符,足以威胁到天罡期武者。

当然,杨正山肯定不能与段桥风相比,他现在还没有入门,都已经画了十多天了,到现在还没有绘制成功一张爆炸符。

接连的失败并没有让杨正山气绥,反正他绘制符篆也只是顺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修心养性,精纯法力。

就在杨正山绘制符篆的时候,连家府邸内的一座庭院中,连晟谦正听着属下的汇报。

「杨正山,上谷郡灵溪杨家老祖,修为天罡期,今年大概一百一十岁左右。」

「灵溪杨家,一个三流的武道家族,家族人口不足百人,除了杨正山外,再无其他的天罡期武者。」

「不过这个杨家与陆家的关系不错,杨正山跟蓝鹏是莫逆之交,而且他与陆家二爷陆佑宁也有着很深的交情!」

属下将这段时间打听到的情报一一汇报给连晟谦。

连晟谦听完之后,眼中露出了残忍的笑意。

「一个三流武道家族居然敢挑畔我!真当本公子是泥菩萨吗?」

对于杨正山,连晟谦可谓是恨透了,虽然两人当初只是在青玉城有口角之争,但是这两年连晟谦可从未忘记杨正山,甚至对杨正山心心念念,做梦都想着将杨正山千刀万剐。

因为当初在青玉城的口角之争已经成为了他无法抹去的羞辱。

当时杨正山是离开了,可是在场的那麽多人不但狠狠地奚落了连晟谦一顿甚至事后不少人还将此事当做饭后谈资。

甚至有人将此作为连家衰败的证明,为此连晟谦还被家族长辈狠狠地批斗了一顿。

事后发生的那些事都跟杨正山没有关系,可连晟谦将其全部算在了杨正山的头上。

于是杨正山就成了连晟谦的心头之恨。

时隔两年,他依然没有放弃查找杨正山的踪迹和身份。

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终于从玄清宗内部找到了杨正山的身份。

当然,杨勤庭与杨正山的关系也被他挖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