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2章 二爷真是太凶残了!(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就像是残酷的死神一般,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收割着一条条生命。

塔塔尔部,赤刺部的族人给他们冠上了很多类似于死神丶恶魔丶屠夫之类的名号。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杨明志已经带着两千神木将士在蒙赫山脉周围肆虐了半个多月了。

塔塔尔部已经在他的手底下沦为了过去式,这世上再也没有塔塔尔部了。

虽然塔塔尔部还有很多族人在逃窜,但是失去旗地和族落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塔塔尔部的族人了。

他们的下场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冻死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一个则是加入其他的族落,成为其他族落的族人。

而赤刺部也即将沦为过去式。

九月十八,杨明志率领两千神木将土来到了赤刺部的旗地库库和屯。

库库和屯也可以称为库库城,在胡族和屯就是城池的意思,而库库则是青色的意思。

库库城东靠蒙赫山脉,青山如屏,西方则是碧野平芜的草原,还有一条河流绕城流过,这条河被称为青山河。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此地山清水秀,碧草如波,远远望去,城池就好像镶嵌在一片青色的彩带上,因此得名为库库和屯。

库库城连着蒙赫山阙,可以说它是一座关城,有着比重山关还高的城墙。

最初库库城只是一个小小的族落,这里风光秀丽,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又靠着蒙赫山脉,资源非常丰富。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壮大,小小的族落变成了如今的赤刺部,库库城也就跟着拔地而起,蒙赫山阙内也多了三道关口。

如果说叶密城是兀良胡族最大最繁荣的城池,那库库城就是兀良胡族最雄伟的城池。

想要攻破这样一座城池绝非易事,不过杨明志并不着急。

此时库库城内挤满了人,之前很多被神木将土灭掉的族落的胡人都逃到了库库城,城内有赤刺部治下诸多族落的人,也有很多来自塔塔尔部的族人。

哪怕不算上他们背后蒙赫山阙内驻守的胡人,这座城池内此时也有着超过三十万的人口。

以两千打拥有十馀万人口的塔塔尔部旗地是杨明志占尽先机的结果,而现在杨明志面对的是一座拥有三十万人口,且做好守城准备的城池,再想像之前那般攻下这座城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眼前的库库城已是杨明志的囊中之物。

从塔塔尔部到这里,再加上周围百里范围内,所有的族落都被杨明志扫平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库库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

而重山镇这边,韩飞已经率领三万大军在赶来的路上,后续还有五万新军和十馀万民夫。

待大军到来,库库城城破也就变成了早晚的事情。

库库城这边已经成为了定局,而另一边汪古部的覆灭也进入了倒计时。

北原镇虽然没有太多的精锐,但是其拥有六万大军,而汪古部的实力虽然强大,可是注古部已经抽调了不少兵力前往元良大军的营地。

此时双方的兵力其实差不多,但是北原镇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

哪怕宋大山丶杨承泽等人自持先天武者的身份不好冲锋陷阵,可是北原镇依然有着很多强大的武者。

后天八层丶九层的武者不再少数,半步先天也有两个。

而有这些强大的武者在,对一场大战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

九月二十二。

汪古部旗地南百里外,双方大军列阵对峙。

宋大山不擅长奇谋,也没有那麽多计谋使用,而且他更喜欢堂堂正正的正面击败敌人。

而汪古部也与塔塔尔部不同,塔塔尔部无法准确的掌握重山镇的异动,汪古部却能精准的掌握北原镇的一些军队调动的路线。

这倒不是汪古部在北原镇安插了很多探子,而是汪古部和北原镇的边界犬牙交错,双方在边界处都布置了很多哨探,一旦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到,谁也瞒不过谁。

北原镇的大军还未出境,汪古部就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并且做出了迎战的准备。

汪古部也没有城池可守,所以他们只能与北原镇进行野战,这正合了宋大山的心意。

战场之上,肃杀之气充斥天地,双方兵力加起来足有十三万,就在这片青葱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拼杀。

汪古部多骑兵,北原镇同样也不缺乏骑兵。

两人中军和前军正面交战,而左右两翼的骑兵则在周围游弋策应,寻找加入战局的时机。

随着一阵阵战鼓的轰鸣声,双方的将士就如同潮水一般碰撞在一起。

眨眼间,最前面的将士就倒下了一大片。

汪古部有汪古部的优势,北原镇也有北原镇的优势。

汪古部的骑兵更多,但北原镇拥有大量的座弩。

弩箭宛如冰雹一般嗖嗖的落入敌阵之中,一个个骑着战马的胡骑连人带马都被射穿了。

与此同时,左翼有万馀胡骑冲入了北原镇的中军大阵中,一场惨烈的绞杀在此上演。

「杀!」

嘶吼声此起彼伏,惨叫着接连不断。

一具具尸体倒下,一根根残肢断臂被抛飞,片刻之间,猩红的鲜血就染红了翠绿的草地。

随着战斗的持续,草地上的户体越来越多,侵染的鲜血也越来越多。

宋大山站在大之下,手持千里镜,眺望战场上的战况,坚毅的脸庞上尽是冷漠之色。

或许宋大山的机变能力不足,但是他作为一位将帅是合格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

身为将领最不该拥有的就是妇人之仁。

爱兵如子是对的,但是真到了拼死战斗的时候,又要能让自己的亲子冲在最前面。

他也是战场上的宿将,见惯了战场上残忍,所以此时他看到那些不断倒下的将士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只是冷静沉着的指挥着接下来的战斗。

「传令,命中军重骑参战!」宋大山沉声说道。

随后他身后的传令兵立即取出一面旗帜挥动起来,紧接着一道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下一刻,中军后方就有一只全身笼罩在铁甲之中的重甲骑兵从右翼冲出,朝着敌军的中军大阵冲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