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世界之王(1 / 2)
第932章 世界之王
小组赛三场打完,中国队2胜1负,目前位列小组第二。
如果以第二的身份出线,中国队将在八强赛遇到B组排名第三的球队。
并且,中国将不会和美国队处于同一个半区,将不会在半决赛相遇。
维持在第二名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意味着下面两场对阵立陶宛和义大利,中国队要尽力争胜才行。
9月22号,中国男篮休息,奥运会的其他比赛正常进行。
占旭刚在男子77公斤级举重项目中,抓举失误,总重量落后很多的情况下,最后一举选择破世界纪录的207.5公斤。
这是一个他过去从未举起过的重量,在很多人看来毫无希望的情况下,霸王举鼎,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拿下了金牌。
占旭刚这惊天一举震撼雪梨,他在成功后振臂欢呼的样子,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经典画面之一。
甘国阳因为饱受球迷骚扰之苦,22号休息这天没有出门,留在奥运村里看电视,直播见证了占旭刚的夺魁。
心潮澎湃的甘国阳,晚上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自己也尝试了一下207.5公斤的杠铃卧推,发现还是比较轻松的。
207.5公斤,也就是457磅左右,而大部分NBA球员的卧推重量,都在150-250磅这个区间。
甘国阳这个臂展,现在这个体重,能推到457磅,已经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了。
看着震惊的队友们,甘国阳擦了擦汗,道:「以前能推600多磅的,现在不行了,怕受伤。」
倒不是吹牛,在1996年刚刚复出,把体重和力量增加到巅峰的那个赛季,甘国阳的卧推确实达到了600磅(272公斤)的峰值,NBA历史无人可比。
要知道,甘国阳这是在臂展较长,且不运用某些卧推技巧的情况下,纯靠力量推出来的数据,如果用技巧或者专门为了破卧推记录,这个数字能堆到1000磅以上。
那个赛季甘国阳也是拿下了史无前例的数据四冠王,达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顶峰。
除了甘国阳之外,中国队卧推最强的球员是刘玉栋,身高198的刘师长,能推到160公斤(352磅),已经是国内球员天花板级别了。
作为一个身高不太够的内线球员,力量是身高不足最好的补充。
其他中国球员的力量都不差,和欧洲丶美国球员比,虽有不如,但并不落下风。
这正是甘国阳带来的风气,让球员们都更加重视力量训练,保持肌肉的强壮,既能提升对抗,也能减少受伤。
9月23号,中国队迎来了小组赛第四个对手立陶宛,这是两队继1992年奥运会后,又一次在大赛中相遇。
立陶宛首战不利,2分之差输给了义大利,之后战胜法国,上一场输给美国,目前1胜2负,急需一场胜利。
虽然萨博尼斯等老将已经退役,但这支立陶宛的实力相当强悍,他们打法团队,球员之间极为默契。
并且为了针对美国,立陶宛特意请来了唐尼-尼尔森——老尼尔森的儿子,来做球队的助理教练。
主教练则是欧洲最佳教练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他有欧洲凯撒的称呼,是典型的欧洲型篮球教练。
注重战术,团队,纪律,要求极为严苛,在立陶宛队,没有一个球员场均得分超过15分,几个主力球员的得分都在7-14分之间浮动,非常之平均。
球员投篮很好,主力球员的罚球命中率全部在80%以上,像贾斯科维休斯丶马修利斯丶西斯考斯卡斯,罚球命中率都在90%,基本功极为扎实。
而这样的球队,中国队打起来其实比对美国队还要麻烦,1992年奥运会中国队击败立陶宛,其实就是甘国阳一个人干掉了对手,他完全压制了立陶宛核心萨博尼斯。
如今,立陶宛的队伍重心转移到了外线,以贾斯科维休斯这位超级控球后卫为战术核心点,辅以优质的内线,球队多层掩护跑位的战术相当多。
但除了这些欧洲传统强队的特徵之外,助理教练唐尼-尼尔森也给立陶宛带来了很多美国篮球的因子。
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对机会的把握更强丶更快,以及更好的身体素质。
还有就是防守端的改变,立陶宛和中国队一样,不再拘泥于联防。
而是联防和一对一单防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尽可能掩盖两者的劣势。
在这点上,立陶宛队做的比中国队更好,他们在防守端默契度非常高。
而且联防换盯人相当丝滑,球员之间防守沟通顺畅,很少出现盯人丢失,跑位错误的情况。
这也让中国队这一战打得相当艰难,比赛一开始就被立陶宛一个14:4的攻击波打懵。
甘国阳惯常的上半场留力,下半场发力,没想到立陶宛抓住这个机会,开局猛攻以建立优势。
立陶宛的内线身材并不高,最高的中锋桑盖拉只有6尺9,2米05的身高,中国队内线是有绝对优势的。
可是立陶宛的联防-盯人防守相当严密,他们不是单纯的收缩内线,而是能很好的内外转换。
并且立陶宛进攻打得很快,开局就猛跑,把节奏带起来,不给中国队慢悠悠打内线找节奏的机会。
蒋兴权叫了暂停,中国队调整战术,甘国阳意识到今晚要赢就要提前发力,不然这场肯定要完犊子。
同时,蒋兴权换下了王治郅,换上了孙军,适当削减无用的内线高度,增加外线火力——王治郅面对立陶宛凶猛的肉搏防守,今晚手感并不好。
换人确实起到了效果,甘国阳立刻在内线持球连续得分,并且数次造成对手犯规上罚球线,短时间内就打的立陶宛内线不停抱怨。
同时,姚明在内线也是无可阻挡,他和甘国阳在三秒区组成双塔,几个回合里,两人合力抢了5个前场篮板,让场边尤纳斯对着球员痛骂。
老派的教练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丢后场篮板球,对球队士气和战术的打击太大了。
但是中国队并没有逆转比分,立陶宛依靠他们的进攻,依旧保持着领先。
同时,中国队后场的失误实在是有点多,控卫无论是郭士强,或是李晓勇,面对强壮丶高大的后卫,依旧吃力。
首战李晓勇首发出场,但最后的比赛中,郭士强登场的时间更多,机会也更多,但表现只能说无功微过。
中国的后卫还是太缺乏攻击性,除了运球过半场,传导一下球之外,几乎没有太大的进攻威胁。
在现代篮球中,一个没有进攻威胁的控卫,他的组织威胁也会大大下降。
你运球过来的过程中,对手都不用太集中注意力,可以好整以暇的落位组织防守。
甚至当对控卫进行包夹丶紧逼时,还会出现失误,或者防御性传球导致进攻失败一半——这是中国队长期以来面对欧洲强队的最大症结。
立陶宛正好是个控球后卫非常强的球队,贾斯科维休斯是迅速崛起的一位立陶宛超级后场,他身材高大(6尺4),体格强壮,投射丶组织丶运球都很好,最大的问题是速度比较慢,防守不好,但在立陶宛的体系里,这些都不是问题。
立陶宛的联防-盯人防守策略,会很好的保护贾斯科维休斯。
在面对中国队的时候,这种保护都不太需要了,因为中国队的控球后卫个人攻击力太差了。
上半场,郭士强四次出手,一个都没进,李晓勇上场4分钟,2次出手也都没有命中。
而贾斯科维休斯利用熟练的掩护,不断避开甘国阳的防守,成功组织了球队的进攻。
半场比赛,贾斯科维休斯就送出了6次助攻,在FIBA赛场,这个数据是相当高的。
立陶宛也以53:46,领先中国队7分,甘国阳半场17分,也拉不动两个控卫6中0。
中国队的后卫问题,在这几年越发凸显,尤其是内线有了姚明丶王治郅丶巴特尔之后,后卫越来越趋于功能单一化。
在俄勒冈尤金进行训练时,甘国阳就意识到这点,反覆和教练组强调,后场一定要强。
「以后选才,不要再纠结什麽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只要是后卫,标准都统一,要能传能攻能防,一二号位都能打。身高也不一定非要高,又高又快自然是最好,但那些个子矮,但有能力有特点的,也别一刀切。最终还是要看赛场表现,一定要全能,功能不能单一,进攻比防守重要,进攻要有威胁,这是最要紧的。」
甘国阳提出了他的意见,为以后中国队的后场人才培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和大方向。
后卫不是内线的挂件,而是球场上重要的主导力量。
实际上,从篮球诞生开始,包括NBA成立后,后场球员一直具有主导性。
虽然内线巨人很多时候吸引了最多的灯光,包揽了最多的荣耀,是塔尖的存在,但整个篮球界的基本粒子一直都是后场球员。
你可以组建一支全部由中小个子球员组成的球队,他们甚至能一路打到NCAA决赛(60年代的肯塔基)。
但如果球队全是内线球员,那比赛都打不起来。
中场休息,回到更衣室,甘国阳并没有因为郭士强丶李晓勇的糟糕发挥而对他们生气。
他反而说:「没事,下半场我来主控和主防,我来会会这个欧洲之王。」
显然,到了小组赛决定八强名额的关键战,甘国阳不会再藏着掖着蓄力了,该冲一冲了。
一号位甘国阳一样可以打,反正贾斯科维休斯不是那种速度快的冲击型小后卫,是高大丶慢速的技术流,甘国阳最喜欢防了。
生涯状态最好的时候,甘国阳可以防住艾佛森——当然,是在内线蹲着协防或者补防,去三分线外盯防还是容易被晃断脚踝的。
贾斯科维休斯这种身体动态素质一般,靠脑子吃饭的球员,遇上甘国阳可就要麻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