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2 / 2)

加入书签

文武百官恭送李隆基。

翌日,天气阴冥,北风呼啸。

长安城外,圣人游幸华清宫。

五杨再次展现风华,她们每一家数百仆从,穿各色的衣服,与禁军混在一起,却比禁军夺目。

他们在前面打头阵,宣示着天子行驾和杨氏的尊贵。

其中不无庆祝与他们分道扬镳的李瑄。

李隆基与跟随的文武百官向东。

而李瑄向西。

两方各走一边,就等下次相见。

李适之丶李玉莹和李瑄的兄弟来送李瑄。

在咸阳原上,在北风中,李瑄将李蓁蓁抱在怀里,与李适之告别。

而裴灵溪强忍着泪水,抚摸李奕的脸蛋,让他听祖父的话,阿娘会回来看望他。

作为李瑄的长子要有担当,留在长安最合适。

裴灵溪纵万般不舍,也要为夫君考虑。

李奕小小年纪,就有远超同龄人的坚强,他得知阿娘阿爷要去很远的地方,只是流泪,没有哭闹。

他天真的认为,阿娘很快就会回来看他。更何况祖父对他很好。

「父亲,奕儿就托付给您了。」

临别之际,李瑄握住李适之的手说道。

这个时候,只有他一人知道,这次分别意味着什麽。

李适之丶李奕,还有他的兄弟姐妹,若说没有一点危险是不可能的。

到这一步,李瑄别无选择!

「七郎放心,为父会好好教育奕儿,你的文武奕儿将来学习一样,就属于能臣了。」

李适之向李瑄回答道。

他很喜欢李瑄几个机灵的儿女,由于李瑄斐然的成就,孙儿众多的李适之偏爱不可避免。

「父亲还记得李泌吗?」

李瑄还要向李适之交代一件事情。

「是那个瘦弱的年轻道士吗?他的道很宏大,对道德经的注解,我自愧不如。」

李适之怎会不记得李泌呢。

李泌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李泌,他才决定在壮年罢相,为自己的七郎让开道路。

而李瑄没有让他失望,达到的成就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李泌一向来往于嵩山丶华山丶终南山之间,不过他今后的几年,都会隐居在终南山。有事情可以去请教他。」

「如果有一天,李泌来见父亲,你要多听他的意见。李泌是我的亲信,我对他的信任,不亚于罗兴。」

李瑄郑重地向李适之说道。

那一夜,许多事情李瑄已经向李泌谈好。

关键时刻,李泌知道要如何去做。

「哦!是对付杨国忠和杨氏吗?有贵妃娘娘在,恐难以完成啊!」

李适之意识到这一点,轻声向李瑄说道。

「谁又会想到武则天在张柬之的逼迫下退位的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父亲放心吧!」

李瑄暗叹一声,还是未告李适之真相。

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一句。

「为父相信七郎和李泌的智慧。」

李适之知道七郎城府,不是他能度量的,或许真能将杨氏扳倒。

他确实难以猜测李瑄的城府。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蓁蓁,向祖父说保重!」

李瑄摸了摸怀中李蓁蓁的脸蛋,让她再见李适之。

「阿翁,阿爷说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看你。」

李蓁蓁向李适之说道。

她不懂万里的概念,可以想像,在一路上,她一定会哭闹。

「蓁蓁,祖父也会念你!」

李适之哈哈一笑,见风越来越大,李蓁蓁小脸通红,然后立刻向李瑄说道:「七郎,快将蓁蓁放入马车中。」

李瑄将李蓁蓁给霜儿,让她将李蓁蓁先带入御寒的马车中。

随后,李瑄与李霅丶李季卿等兄弟一一告别。

临到李玉莹的时候,李瑄多说两句,祝她学医有成,有朝一日能和李腾空一样悬壶济世。

裴灵溪丶李奕母子温存完毕,李瑄也该出发了。

临走前,李瑄见李奕依依不舍地看着裴灵溪上车,半跪在地上,擦拭李奕的泪水。

他没有多说一句话,下令道:「启程!」

亲卫三十骑在前打头阵,先行。

一辆辆马车,开始启动。

「父亲,孩儿告辞!」

李瑄再次向李适之一拜后,跨上火云马。

拱卫在马车侧面。

李适之泪眼模糊,转过身去。他总感觉,李瑄此次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

李玉莹提醒李瑄车架即将远离,李适之才缓缓转过身。

他将李奕抱起来,直到李瑄的车马,在咸阳原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身影。

此次跟随李瑄去龟兹的,除了一百名来时的亲卫以外,还有数十名天水王府的奴婢,几名医者,以及天水王府内的金银珠宝,所以前前后后有二十多辆车子。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李瑄讨厌的人物,袁思艺。

李瑄没想到李隆基会让他成为新的安西北庭监军。

在李瑄告别李适之的时候,袁思艺嫌风大,坐在马车上不下来。

不过李瑄不惧袁思艺。

如果敢在他面前指指点点,在路上就把他收拾了。

由于亲卫都是一人四马,携带有帐篷,遇到大雪,可以安营扎寨休息。

李隆基为安西分配的两千名工匠丶医者,已收到命令,他们携带家属,跟随着河西长行转运的队伍,前往龟兹。

另外,李瑄已经传令陇右群牧副大使张文俨迅速在各个牧监调集两万匹战马,两万匹驽马,到达龟兹城。

并下令张文俨,今后任何想要从陇右牧监申请战马超过一百匹者,都要向他汇报。

李瑄不是担心安禄山,是想更紧密地控制陇右牧监。

和历史上的陇右牧监不同,李瑄征服吐蕃,使吐蕃年年进贡马牛羊,并在青海丶柏海丶九曲丶积石等地,设置大量的牧监。

再加上河西走廊丶白亭海丶金城丶宁塞丶安乡丶陇西等地的牧监,使大唐马政实力,远远超越高宗时期。

牧监大小马匹过百万,而且杂交出更优秀的战马,这些养马的功绩,都归于李瑄,使李瑄能一直兼任陇右群牧大使之职。

李隆基在得知李瑄要继续西征的时候,也给予李瑄权限,允许李瑄可以不经禀告,在牧监领更多战马到西域。

……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在李瑄前往西域的路上,时间迈入天宝十三载。

这一年春,李隆基在华清宫度过寒冷的冬天,回到长安过春天。

暮春,三月三,五杨相约到曲江踏春。

她们所到之处,金吾卫开道,本来与民同乐的曲江,立刻成了杨氏的私人场地。

她们令金吾卫将其他赏春游玩的人赶走,用金吾卫隔绝起来。

在她们看来,这些贱民只能在外面观看她们游玩。

而杜甫最爱的就是曲江,他就是隔绝在外的一员。

他与许多人在金吾卫后面,观看着杨氏姐妹的奢靡无度,有感而发。

不朽的《丽人行》在这大唐盛世中诞生。

这是一场肤白貌美,穿金戴银的丽人在游春。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杜甫的记录诗,非常有画面感。

那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山珍海味放在水晶之盘中。

但几位夫人拿着犀牛角制作的筷子,迟迟没有去夹菜,因为她们没有胃口。

这珍馐一下没动,另一边御厨拿着戴鸾铃的金刀,还在不停地快刀细切。

李隆基在兴庆宫内得知自己几位姨春游的时候食欲不佳,立刻让御膳房准备御膳。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杜甫用手中之笔,生动记录下虢国夫人等郊游的奢华。

短短几行字,比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更有冲击力。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当夫人们的宴会进行一半的时候,一辆华贵的马车停下,绛绣绸缎铺开,杨国忠踩着珍贵的丝绸闪亮登场。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杜甫用北魏胡太后私通杨华的典故。

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白花私通,杨白花惧怕灾祸,向南面的大梁投降,改名杨华。胡太后思念他,作《杨白花歌》。

这已经明示虢国夫人与堂兄杨国忠有染。

而且「杨花雪落覆白苹」细思之下,也颇为风流。

所以杜甫劝说人不能靠近,坏了杨国忠杨大人的好事,小命不保。

虢国夫人淫荡不羁,与杨国忠同车来往,或三朝庆贺,或五鼓待漏,倩妆盈巷,蜡炬如昼,从不避嫌。

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但人们只是私下议论,没有人敢像杜甫一样,将这样的事情摆在明面上。

如果被杨国忠知道杜甫写《丽人行》,哪怕知道杜甫与李瑄关系很好,也会弄死杜甫。

而《丽人行》,不过是五杨奢靡淫乱的一个缩影。

杜甫看到杨国忠的「炙手可热」,但并没有看到杨国忠眉眼中的焦虑。

原因就是他在今年正月的时候,再次禀告圣人,说安禄山阴谋造反。

但李隆基怎麽都不相信。

于是,杨国忠一咬牙向李隆基禀告道:「臣敢担保,圣人要是召见安禄山,他一定不敢来长安拜见。」

他在长安释放烟雾弹,让安禄山以为他一来就回不去的错觉。

杨国忠也觉得安禄山不敢再来长安,他就可以派遣使者,去处死安禄山。

心下疑虑的李隆基,下令安禄山到长安汇报军务。

让杨国忠想不到的是,安禄山向李隆基回信,三月份他就会到达长安拜见。

听说现在已经过潼关了。

杨国忠心里清楚安禄山能蛊惑人心,一旦他到长安,一定会向李隆基诉苦,反将他一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