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3章 牛刀小试(1 / 2)

加入书签

第493章 牛刀小试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像水一样。

前后有些学科把年会定在省城,罗浩这面也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宋主任需要的机器人也订制成功。

她要的机器人其实制作起来并不难,给患者翻身,有一定的技术,但没有太高深的技术与难度,和手术要求的精密程度不一样。

罗浩觉得宋主任要的太少,还把系统商城购买的人体动力学的相关知识也加了进去。

工大那面的确牛,系统商城购买的知识内容迅速被融合,他们甚至都没夸赞罗浩,只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

骨骼丶关节的各种数据和简单的翻身动作合在一起,让这个动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但哪怕简单,罗浩知道这是自己迈出的坚实一步。

秋去冬来,初冬的第一场雪下的纷纷扬扬,一片白皑皑中,厂家终于把翻身机器人送了过来。

外表是男性,罗浩的意思是按照兵马俑老秦人的建模做出来的。

这样的话,既不涉及到侵犯某人的外貌肖像权,还多了几分隽永的含义。

至于头发,罗浩依旧按照秦晨秦主任的发型做的。

年少时,罗浩第一次看见秦晨秦主任的时候,他的大背头留给罗浩极深的印象。

估计连秦主任都没想到过,自己用来装逼的赌神大背头最后竟然会出现在临床第一批试验型的机器人上。

白天人来人往,人流如织,罗浩去重症监护室把机器人安装好。

「小罗,你这翻身机器人有名字麽?」宋主任问。

「没有,我不会起名字,也不想起名字。」

「为什麽?」宋主任有些惊讶,命名权是一个很重要的权利,小罗怎麽就不上心呢。

在宋主任看来,这台ai机器人能写入史册,是流芳千古的机会。

「有了名字就有了牵挂,有了羁绊。」

宋主任一愣,是这样麽?好像平时没听说竟然还有这麽多说法。

「走,试一试。」罗浩打了个响指。

机器人开始穿衣服。

它们只是看起来像是男性护工,但和女友机器人还是有巨大的区别。

在重症监护室用不着的东西都没安装。

翻身机器人自己穿上隔离服,戴上帽子口罩,动作还算是流畅。

和正常人还是有一点区别,就像是手脚被压麻了的人在穿衣服。

略有别扭,但总体来讲能打80分。

「啧啧。」宋主任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忐忑。

翻身机器人看上去很完美,但也只是看上去,别搞出什麽意外才行。

第一个试验的人不是患者,而是科里的一名医生,体重最大的医生。

因为正在备孕,所以不能先给他来几张x光片子,罗浩对此也表示很遗憾。

医生躺在一张病床上,目测体重应该在100kg以上。

膀大腰圆,的确是乾重症监护室的一把好手。

他脸上满是痤疮,熬夜熬出来的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年轻医生大多都有类似的情况,见怪不怪。

看见翻身机器人走过来,无声无息的,icu医生好奇的上下打量。

「别动,你现在是卧床的患者,认真点。」宋主任道。

她的声音有些严厉,习惯成自然导致的。

翻身机器人左右各一个,落位后,罗浩轻声发布指令——开始翻身。

左侧的翻身机器人伸出双手。

宋主任惊奇的发现它竟然在翻身之前双手搓了搓,搓热之后才把右手搭在icu医生的肩部下面,左手伸进跨部下面,微微用力。

100kg+的icu医生和病床之间出现了一个角度。

「有什麽感觉麽?」宋主任问道。

「没有,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尽量不动。」icu医生回答道,「不过要说完全没有的话也不对,它的手有点暖和。」

暖和?

「我不觉得是机器,和人差不多。主任啊,今天不是愚人节,您不会真在跟我开玩笑吧。这是机器人?不像啊。」

宋主任静静的看着,对面的机器人一样动作,出手前先把双手搓热,这个简直太细节了,科技公司的工程师绝对不知道,肯定是小罗教授的主意。

另外一个机器人扶住icu医生的腰,顺顺利利的把他翻成80°角。

这个角度不管是清理褥疮,还是更换床单都已经够了。

「小罗,能维持多久?」宋主任问道。

「电量能维持一小时,人类的体重在机器面前差别不大,200斤还是300斤对机器都差不多。」罗浩微笑。

有护士手脚麻利的开始更换床单,随后其他icu医生模拟给褥疮换药。

全程12分钟,翻身机器人把模拟患者的icu医生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体位,期间甚至有个机器人还试图和icu医生聊天。

真是话痨机器人,宋主任心里想到。

小罗平时话不多,怎麽做出来的机器人这麽愿意沟通呢。

在宋主任看来,翻身机器人只是工具,但她也明白小罗教授要做的事情肯定不止这麽点。

第一次试验,成功!

做完所有工作,翻身机器人给icu医生垫起一个角度,随后盖上被子,最后还没忘记掖了掖被角。

「这也太逼真了,它们做动作的时候关节位置都没有声音。」宋主任评价道,「我以为全程都有沙沙沙的声音,伸手是金属的色泽,冰冷而生硬。」

「电驱动的,和波士顿动力液压驱动有区别。」罗浩解释道,「波士顿动力的工程师有情节,一直想要做出来您说的那种一动就有沙沙声的机器人,蒸汽朋克的感觉。」

「后来证明液压驱动的技术路线是错的,现在波士顿动力也修改了科技树,跟咱们一样开始搞电驱动。他们就是有病,非要模拟终结者,人形态是最难的,要是我,肯定先搞蜈蚣。」

「……」

「……」

宋主任和icu的医生护士没听懂,一头露水。

「我身边的机器狗最开始也有沙沙的声音,是……类似于关节活动的摩擦声,上点机油,局部的材料修改一下就好。」

「要不然患者感觉不好,我们能接受,患者未必能接受。」

这倒是,宋主任心里想到。

「技术角度来讲难麽?」

「emmmm。」

「很难?」宋主任追问。

「宋主任,具体的我也不懂,都是工大的专家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罗浩开始敷衍。

宋主任一怔,罗教授说的客气,但她能感知到罗教授话里面的话——说了你也不懂。

好吧,宋主任对此并不觉得被冒犯了,而是开始搓手,跃跃欲试。

事实证明罗浩罗教授弄出来的翻身机器人的确有用!

而且刚刚全程平稳,没有出现意外,甚至连宋主任这样的外行都能感知到这台机器人还有极大的冗馀可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那试试患者?」宋主任问道,跃跃欲试。

「就您给我影像资料的那个。」罗浩道,「因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长期卧床,使用翻身机器人之前最好还是做检查,这都是数据,以免出现意外。」

宋主任嫌弃罗浩有些罗嗦。

年纪轻轻的,怎麽一股子爹味儿。

动不动就开始说教,唠叨,罗嗦!

自己还用他教?刚刚翻身机器人的动作看起来标准规范,跟教科书里写的一样。

无论是护士还是护工,想要做到这一点,都需要至少半年的培训。

而且还得态度端正,并且无时无刻都要精力充沛,最主要还得膀大腰圆。护士一般都是女性,先天力量受限,想要膀大腰圆也不容易。

很明显,人类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

而机器除了要充电之外,完全碾压人类。

宋主任已经忍不住想要在患者身上试一试。

输入指令,两台翻身机器人来到一个中年患者身边。

他是车祸导致的外伤,很重,但已经要好了。

因为多处骨折,身上很多部位都打着厚厚的石膏,所以需要翻身。

这个患者也是宋主任精心挑选出来的。

年纪不大,没有骨质疏松的担忧,而且已经快好了,抗造。最关键的是这位患者的医从性极好,一直在感激icu医生护士对他的救命之恩。

「宋主任。」患者见一堆医生丶护士走向自己,有些害怕。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他已经明白了一些规则。

除了早晨查房之外,在自己身边的医生越少越好,态度越不耐烦越好。

自己最开始的时候每天昏昏沉沉的,每次睁开眼睛,都能看见医生护士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笑脸。

他们不是欣喜,而是想给正处于危险期的自己一个笑容,这是很职业的一种做法。

当病情渐渐好了,笑容也没了。

这只是其一,最开始的时候,患者还记得每天床边都有好多医生围着,年龄大小不一,但很多医生一看就是专家。

还是现在好,没事的话就没人搭理自己,虽然有些无奈,但又不是去商k找乐子。

忽然看见一堆医生表情严肃的奔着自己走来,患者也有点懵。

自己病情恶化了?!

没听说啊,那怎麽来了这麽多人。

「没事,新来了俩护工,我看看他们翻身的水平。」宋主任板着脸说道。

她在患者丶患者家属丶医生护士面前不苟言笑,始终都板着脸。

「吁~~~」患者松了口气。

翻身机器人走到患者病床左右,罗浩下达指令。

患者卧床的时间有点长,左侧耳廓都能看见发红,是明显长期一个体位被压出来的。

不过还没形成褥疮,应该得益于重症监护室的术后护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