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0章 扶植爪牙(1 / 2)

加入书签

第890章 扶植爪牙

沈万象长话短说,直奔主题,把与波斯联手,在月氏河以南地区扶植两到三个汗国,以及科达班沙赫需要大明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这两个最要紧的问题讲给徐渭听。

徐渭默然沉思了一会,抬头答道:「第一件事,对安定我月氏河到葱岭边境非常重要!炸了窝的野蜂不好收拾,只有把它们变成有主的蜜蜂,才好驯服。

本督也一直在筹划着名扶植一两家汗国,稳住河南的局势。只是我们的影响力太差,又刚刚跟这些人结下死仇,很难拉住大部分人。

扶植新汗国,必须笼络住大部分人,站稳脚跟,才能成为我们的爪牙,帮我们稳住边境的局势。

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仅不能帮我们稳住边境,还要我们费心费力地去保护,结果弄巧成拙!

如果波斯参与进来就好说。

他们在月氏河以南地区称雄数百年,素有威望。我们拉拢一部分,他们拉拢一部分,加在一起就能笼络住大部分人,这样才有效果。」

沈万象点点头:「徐督,学生和明受也是这个意思。」

徐渭捋了捋胡须,继续往下说:「至于向波斯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一事,跟前面那件事不同。

前面那件事是绥靖边境,是本督的职责所在。后面这件事」

徐渭沉吟不语。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

两人担心的就是这个。

拍板向波斯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徐渭是需要担责任的。搞不好会有言官弹劾他私通外国。

这个罪名可不小。

徐渭继续说:「本督出京时,皇上有圣意交代,将三边安危托付给臣,也授予了便宜行事之权。

机缘巧合,千鹤和明受出使波斯,正好遇到他们朝局动荡。你们二人殚精竭力,扶持科达班为新沙赫,为的就是我大明西边边境的安定。

波斯倒向我大明,联手压制,我大明西线南侧固如金汤,就能全心全意在北侧遵循皇上战略部署,继续向西挺进!

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以西地区,是广袤无际的大草原和黑色土地。那里来来去去,历练无数的部族居住,在大明看来,是天赐的无主之地。」

徐渭抬头看向窗外。

夕阳晚照,橘红色阳光让大宛城像是浮在在一团光晕上,无边无际的土地在晚霞中变得生机勃勃。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是随风晃动的麦浪。

「地理学会测绘的世界地图,我震洲和兑洲是连在一起的大陆。

皇上在大陆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该我大明的必须要纳入版图,不管是天教也好东教也罢,他们都留不住,叫他们的上帝来也没用。

我大明皇帝的话,他们的上帝也得老实听着。

该他们的就留给他们,安分守已,兢兢业业,继续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过他们的小日子。」

徐渭在空中虚画了一圈,「皇上把这个圈已经画好,现在东边丶北边丶南边,以及西线南侧都已经圈好,只剩下西线北侧这一部分。

所以稳住西线南侧是当务之急。稳住了,西线陆军才能全力西征,腹地的资源才能分出大部分支援西征。」

徐渭说到这里,不再迟疑,当机立断地说:「本督决定了,从月氏都司抽调一个连的士兵,以及四十名士官长,二十名尉级军官,十名校军官,组成一个军事教导队,帮科达班沙赫训练新军。

再从三边总督府属员抽调十名官吏,组成政治顾问组,帮科达班沙赫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

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一起出发。」

沈万象迟疑地说:「徐督,学生对向波斯派遣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心存忧虑,一直犹豫该不该跟徐督说。」

徐渭摆了摆手,「千鹤的担心本督知道。

勇于任事,是皇上对本督的期待。这点担当都没有,那就是辜负了皇上的期望。你们也不用担心,现在不是前朝,现在是万历朝,天子圣明!」

沈万象和王用汲长舒一口气,是啊,而今天子圣明。

过了十天,派遣波斯的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人选都定好了,沈万象从使节团随员选了四名志愿者,包括通译肖六宝,加入到顾问组。

他们有的懂阿拉伯语,有的懂拉丁语,对波斯和奥斯曼的情况非常了解,可以为教导队和顾问组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稍作准备,教导队和顾问组马上出发。

又过了一个来月,王逢猛率部回来了,先带来了教导队和顾问组顺利进入波斯境内,快要抵达伊斯法罕的好消息。

其次带来了与纳哈马尔丹的协商结果。

两人联手铲除了河南地区最凶残嚣张的几股残馀势力,把十几万布哈拉人丶希瓦人赶往了阿富汗地区。

两人也选中了三位合适的人选。

第一位是雅尔.札尼伯,他是阿斯特拉罕汗国雅姆古尔切伊汗的孙子,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小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