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矽谷(第一更,求订阅)(1 / 2)
第1373章 矽谷(第一更,求订阅)
十几年前,在太平大学物理系的试验室中,马塔雷发明了电晶体。
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人类就进入了新纪元。当时,没有人知道电晶体和随后发明的集成电路会给人类文明带来什麽样的改变。
但也正是在那天,在这里,蝴蝶在扇动它的翅膀。
永宁,是第六大城市——曾经是第五大,但是伴随着东宁的崛起,他就被挤下去了一位,这里旧时名称是「坤甸」,城市位于坤江入海口处,这座位于赤道穿城而过的城市,旧时一直以输出农林产品为主,燕窝也是这里的知名产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里和NBC其它地方一样迅速发展起来,纺织业丶机械制造业丶冶金等现代工业成为了本地的经济支柱,甚至在城市北部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钢铁公司,这座钢铁公司不仅是NBC西南部的第一座大型钢铁公司,而且还是最现代化的,毕竟,他所采用的都是目前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
不过,永宁最出名的企业还是「YN·Zeiss」,也就是永宁蔡司,这家靠着从蔡司公司拆回的设备丶聘请的工程师和熟练技术发展起来的光学公司,不仅早与西德蔡司丶东德蔡司并称「三大蔡司」,而企业还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除此之外,永宁……基本上就和中兴丶永定一样,都是没有什麽存在感地方,毕竟,这只是一座人口仅仅只有700万人的「赤道之城」。
除非一半的人口居住坤江两岸的主城区之外,和NBC的其它地方一样,许多人生活在附近的卫星城之中,所谓卫星城,大致是主城区往外辐射60公里之内的城市,那些城市的规模大小不一,就像散落的繁星一样,围绕着主城。
繁星般的卫星城以公路和城市铁路与主城区相连,虽然NBC的公路交通和汽车工业很发达,但是城市铁路却是卫星城之间,最便捷交通,它的运行时速超过150公里,每列城铁由三节车厢组成,长度是地铁列车的一半,能容纳约600名乘客。
虽然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距离并不远,但是每天都有千百万人通过城铁往来各地,这样的通勤族不多,但也不少。
和过去一样,肖明杰提着公文包来到城铁站台,通过检票后进了车厢,不一会列车再次启动,伴随着列车的加速,铁路线两侧棕榈不断于视线中向后移动。
坐在车厢里的肖明杰,这会正翻看着一本杂志,突然,杂志上的一个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辅仁大学化工系的哈罗德教授,成功制取的精制纯度达到99.99999999的高纯矽。
「也就是7N级的超纯矽了……」
作为电晶体专家的肖明杰,立即意识到这种超纯矽对于集成电路的意义,刻蚀用单晶矽材料作为生产矽电极的核心材料,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刻蚀设备工作及半导体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良率。
「如果永和材料能解决工业化应用的话,到时候晶片的成品率肯定会提高一个级别的,到时候它的价格也一定会有所降低。」
虽然肖明杰经营的亚南电子也是一家集成电路生产设计企业,但他并不介意集成电路的价格下跌,因为只有把价格打下来,才会迎来集成电路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正是靠着电晶体以及集成电路的生产消费市场的普及,才有了NBC电子产业的大发展——半导体市场为半导体供应链的专业化提供了资金,催生了从超纯矽晶圆到光刻机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公司。
因为有了消费市场,所以才有愿意进行再投资。十几年前,在太平大学作为马塔雷教授的助手,参与发明电晶体的肖明杰,就是靠着这股浪潮,获得风险投资创办了「亚南电子」。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他,当年马塔雷研制电晶体时的助手们,包括和他一起被称为「太平三杰」的祝瑞新丶肖培武,他们都各自创办自己的公司,而且都选择了在永宁创业。
之所以会选择在永宁,不仅仅是因为当时永宁市市长丁长捷对电子产业的支持——不仅将永宁大学附近的一片雨林开辟为新区,以低廉的地租鼓励电子公司入住,而且还通过地方的「创新基金」向这些企业提供投资。甚至还减免税收。
得益于地方的支持,在过去的十年间,从电晶体到集成电路,从生产到设计,在永宁大学西北形成了一个以集成电路的生产设计以及电子计算机生产为核心产业区,于也就有了它的名字「矽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矽」字,是因为当地企业多数是从事加工制造高精度矽的半导体行业和电脑工业。而「谷」则是从山谷中得到的。
「矽谷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做好准备,从左门下车……」
列车到站后,肖明杰就立即下了车,走到站外后,又拦了一辆计程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