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7章 精神南洋人(第二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也正因如此,也使得那些国家有了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建设,而一直以来盛名在外的南洋建筑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纷纷出海。

但是,却没有多少南洋建筑工人愿意到非洲等国去。进行海外工程,毕竟那是要告别妻儿的。

在这种情况下,南洋的建筑公司纷纷从韩国,日本,暹罗等国家雇用建筑工人,这些外国建筑工人不仅廉价,而且数量充足,不像南洋——即便是直到现在,南洋的劳动力仍然是极其匮乏的,毕竟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

于是乎,南洋建筑公司在那里大量承接海外订单的同时,他们有大量雇佣日本,韩国,越南,暹罗等国的劳工,雇佣他们到非洲等国进行基础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南洋的建筑公司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而那些劳工则挣到了在国内难以想像的薪水,当然劳工输出也让那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毕竟,对于那些国家而言,这些侨汇都是极其珍贵的。

但是,在雇佣劳工的时候,南洋的建筑公司会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华语优先」——所有的劳工都必须要会说法语,这是为了便于管理。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最核心的理由是为了推广华语,推广一种语言必须要这种语言变得有利可图。

而海外务工,就是最大的诱饵。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能够看到那些在海外务工的男人们是如何用他们的汗水改变整个家庭的。

他们在国外待一个月挣的钱甚至比在韩国一年挣的还要多,他们不仅在海外挣到了钱,而且还给家人带来了更好的意向,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家用电器,这也让他们成为街坊邻居羡慕的对象。

也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渴望着到海外务工,而为了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他们纷纷学起了华语。

在这个学习过程之中,华语甚至大有一副将要取代韩语的样子,哪怕就是这个计程车司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话语。

这在几年前简直就是不可想像的,可是现在,在汉城这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很快计程车就驶进了市区,坐在车上的金永哲一边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南洋流行音乐,他的目光一边投向窗外。

相比于几年之前,汉城还是有那麽一些变化的,比如路两边的那些商铺,的招牌大都是用汉字写成的。

「嗯,还是汉字更漂亮啊。」

金永哲的心里忍不住冒出了这个念头,很多去南洋留学的韩国人一样,他早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一个唯南至上的「亲南派」。

在他的眼里,南洋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完美的。而韩国呢?不过就是一个贫穷的,落后的,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国家。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公派留学生,毕业后必须要回到韩国,他压根儿就不想回到这个鬼地方。

可是,他又有什麽选择呢?

不过,唯一让金永泽庆幸的事就是在过去的四年的留学生涯里,他一边在大学里读书,一边在南洋打工,几年下来倒也积攒了一笔钱,或许在南洋那点钱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在韩国却足够让他过上富人的日子。

就像现在一样,在计程车与酒店门前停下来之后,下来之后,金永哲就提着行李进了酒店。

在南洋时,他不过只是这种高档酒店里的服务员,而现在呢?

他却可以成为这间酒店的客人——这一切仅仅只需要一南洋元!

南洋挣钱韩国花!

这种日子可真舒坦啊!

不过,金永泽也就是临时享受一下,毕竟作为公派留学生回国之后他还要前往教育部去报导,然后教育部会根据他的专业,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很有可能是在政府机关,当然也有可能是进入某一家企业或者大学。

反正,接下来他就只能像一个普通的韩国人一样在这里挣着可怜的,甚至微博到极点的薪水。

「再等等吧,再等等吧,只要熬过了这十年的服务期,到时候,我一定会找个机会重新回到南洋的。」

所有的公派留学生,都必须要回国服务十年,才能解除合同,对像金永哲这样毕业于南洋大学的高才生来说,他压根就不愿意回韩国的。

但是按照南洋与韩国签署的协议,在他们服务期结束之前,南洋是不会像这些人颁发居留签证的,所以,除了离开南洋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当然,正因如此,他们对韩国政府是有那麽一些怨言的,毕竟如果不是因为两国的协议,他们原本是可以留在南洋,留在那个天堂之中的。

只不过,即便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其实,这个条款是南洋主动提出来的,为的就是这些在留学的留学生们回到韩国,只有当他们回到韩国之后,他们才能够成为韩国的社会中坚力量,毕竟,大多数留学美国的留学生是不会返回韩国的。

当这些留学南洋的学生回到韩国之后,他们将会成为各个领域的尖端人物。如此一来亲南派就会进入国家的各个领域,最终成为那些领域的领导者,然后亲南派也自然而然的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

就像现在,金永哲的心里只有对韩国的怨气,还有对南洋的怀念……

注视着窗外的城市,看着的那些破破烂烂的建筑,金永哲忍不住抱怨了。

「西八,都过去这麽多年了,韩国还是这副鬼样子。」

要一想到在未来的十年之中都要在韩国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对这个国家的怨气。

「西八,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吧。也就仅仅只是十年而已。」

和很多刚刚留学回来的人们一样,金永哲也不过仅仅只是把未来的十年当成一个过度而已。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