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1章 死棋盘活,攻守之势异也(2 / 2)

加入书签

没有寒暄,没有废话。

女帝开口就是一张王炸,登时如同在平静的湖泊中投下一颗巨石。

顿时,金銮殿上喧嚣起来。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露出喜色!

哪怕所有人都料定了这个结果,但如今尘埃落定,才算真正放下心来。

立即的,一名名大臣开口恭贺,大声道喜。

自开战后,便愁容满面,整日掉头发的户部尚书更是几乎喜极而泣,身为主管钱袋子的官员,面对满是窟窿的国库,以及源源不断的军费开支,如今听到好消息,如何能不开怀?

「恭贺陛下,此番夺回淮水西线,朝廷禁断危机已是解开大半,如此一来,只要稳住局势,撑过这个冬天,来年必可缓过这口气来。」

董太师长舒一口气,笑道。

「非但如此,淮安王投靠的消息传开,势必令八王联盟出现间隙。或可影响安平丶铁关两道局势也不一定。」礼部尚书忙道。

兵部尚书迟疑道:

「大胜自当鼓舞,但只怕靖王一方,得知消息后,会有所动作,若其挥军西进,徐敬瑭再从云浮杀出,未必守得住。」

有他开口,殿内武臣一派纷纷开口,表示虽是大胜,但隐忧仍在,不可不防。

唯有袁立忽然看向女帝,道:

「陛下方才说,徐敬瑭失踪?可是逃回云浮?」

包括马阎等人在内的大臣,纷纷意外地看向他。

方才众人听着军情,大都下意识地将徐敬瑭失踪,理解为了其逃离淮水。

但这会被点出,才品味出用词怪异来。

撤走便撤,为何要用失踪?

徐贞观端坐龙椅,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扬,将朝臣的反应都收入眼中,此刻朱唇轻启:

「袁公敏锐,这就要宣告第二条战报了。」

不用她提醒,正与孙莲英「眉毛传情」的赵都安主动迈步,走了出来。

感受着一道道视线,聚集在自己的白色面具上,赵都安深吸口气,不厌其烦地将方才汇报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前线密报,反王徐敬瑭,已于云浮境内,为赵都督所斩杀!死讯确凿无疑,尸体不日将送抵京师。」

静。

金銮殿上的空气仿佛被抽走了,陷入真空般,短暂地失去了声音。

好似过去许久,又好似只过去刹那。

「啊!」不知是谁的一声惊呼,打破了寂静的氛围。

群臣皆露出震惊的神色。

徐敬瑭死了?!

死在了云浮境内?

为赵都督所杀?!

若说夺回镜川邑,还在他们预料中,可徐敬瑭的死讯则完全超出预期。

在所有人预想中,哪怕赵师雄归降,可以徐敬瑭多年积累的底蕴,只要及时折返大本营,仍旧会是心腹大患。

预期也仅是击退。

可你告诉我,不仅夺回地盘,还把人杀了?!

董太师怔住,身旁的韩粥也懵了。

袁立失神,似也没料到是个这麽干脆的结果。

马阎看向赵都安,惊愕之馀更生出浓郁的怪异情绪……这消息,怎麽传回来的?

这白脸缉司,什麽时候出的京城?自己怎麽毫无察觉?

「肃静!」

孙莲英挥舞长鞭,狠狠摔在地砖上,发出脆响,才止住喧哗声。

女帝终于再也不再压制嘴角,笑道:

「诸多细节,尚不明朗,但徐敬瑭死讯,明白无误。」

过来前,君臣商议过,认为老天师插手这件事不好明说。

并且,徐敬瑭虽是反王,但与邪道术士搅合在一起,终归影响皇族声誉。

索性将事件细节模糊化,至于赵都安怎麽杀的徐敬瑭……要你管?摇人杀的不行吗?

有女帝确定,群臣才终于相信了这个结果。

伴随着的,除了对赵都安再一次创造奇迹的麻木……是的,百官已经麻了。

便是对这个超预期的结果的惊喜,以及更深的思考。

「攻守之势异也!」

董太师近乎失态地道,一张枣红色的威严脸孔因兴奋而涨的愈发红润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下子,群臣也都意识到,战争的拐点出现了。

徐敬瑭一死,云浮叛军群龙无首,再配合赵师雄这本地将领善后,可以说,这盘岌岌可危的死棋,骤然被赵都安盘活。

接下来,虽明面上,还有靖王丶河间王丶燕山王丶陈王四个反王在。

但朝廷却已从「十面埋伏」般的围攻中,杀出一条路来。

就如围棋棋盘上,被即将围死,断去所有「气」的死棋,因赵都安的妙手,提走了一枚对手至关重要的棋子。

于是,行将断「气」的朝廷自阴霾中撕开了一条大道。

袁立喃喃道:

「如今,各方都观望着淮水局势,西平的河间王本就立足不稳,铁关的燕山王更死死被拖在拒北城,已是骑虎难下,只盼着朝廷败亡。

可如今云浮兵败,虽有靖王大军和陈王瓜分东南,但朝廷却已起死回生……只要消息传开,河间王丶燕山王两股势力,很可能失去战意,与朝廷和谈。

而情报中,陈王闭关封锁滨海道,无心争霸,靖王兵力再强,野心再大,但失去了八王联盟的助力,对朝廷的威胁也会大减……死棋盘活,死棋盘活……」

袁立忽然眼神定定盯着赵都安,意味深长地喟叹道:

「虞国得赵都督,陛下得赵都督,天下之幸事!」

赵都安面具下脸一红,被这老阴比当面夸,还挺不好意思的。

而意识到棋局来到拐点的群臣也都是欣喜不已。

若按袁立判断,接下来只要静等局势变幻,或许朝廷真能活……

想到这,不少官员心情复杂起来,他们一直以来,虽不得以只能支持女帝,但心中难免悲观,认为朝廷必败,不少人早已立下遗嘱,安排后事。

但谁能想到,区区几个月的功夫,朝廷竟从绝境中活了。

而这,全因为一个人……

一派喜悦气氛中,徐贞观眼神温柔地看向了赵都安。

继而,她立即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包括将消息传向各方等安排。

群臣兴冲冲散去,忙碌善后。

赵都安静静等到群臣散去,才看向走下金銮殿的女帝,张了张嘴:

「陛下……」

徐贞观微微一笑:「走吧,陪朕去《人世间》修行一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