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 / 2)
第354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1982年8月,大英首位女相,铁娘子「柴契尔夫人」,正式敲定访华行程。
同时,大英掀起「马岛风潮」,大肆宣传马岛海战的胜利,努力在国际上塑造着英国的强势形象。
大英属地之民,似乎又再一次见到,那个旗帜飘扬世界,领土横跨东西的日不落帝国。
柴契尔夫人树立的鹰派形象,使得保守党民众支持率飙升。
哪怕本届内阁,执行的经济政策,导致英格兰失业人数大增,领取救济金者接近三百万之众。
但曾经的全球霸主,好像又一次归来,英格兰将再一次伟大!
同月十三号,《南华日报》头版:「英相宣布:港岛市民没有居英权,1997年后,禁止港人移民英国。」
英方发言人称,柴契尔女士将在9月22日,搭乘专机,抵华访问。
当日,港民大惊,股价跳水,楼市崩裂。
两国第一轮交锋,即在港岛掀起地崩山摧,哀鸿遍野之势。
因为,港岛大部分市民都还对大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前往英格兰当成97最后的一条退路。
保不住港岛,大不了去英国嘛!
铁娘子一句话,却叫他们认清现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白皮鬼佬,不可能接纳黄种人。
哪怕会说一口流利的鬼话,一生都在为英方服务。
黄的,就是黄的。
若无港岛,留何华人?
许多华人富商巨贾,乡绅议员,心头早如明镜。
殖民主义,殖的是地,民是工具。
有其它工具可以代替人生产,港人早已死光光。
连用来生产的土地都失去,鬼佬还要华人做乜嘢?
供起来当佛拜,仲是立起来做牌坊!
所以,二战时期,港岛便有广大亲中派存在,只是由于改天换地,政策更易,加之前朝馀孽作祟,使亲中派不断分离,势力渐弱。
麦理浩的经济政策,叫港人尝到甜头,培养出一批亲英派,广泛分布在政商各界,实力非常强大。
可真正的有识之士,手握权力者,又怎会不明白「港人华人,根在港岛,留在港岛才是人。」
胡博超「港人治港」之策论,方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上水围。
小桃园酒家。
尹照棠丶廖志鸿丶胡博超,梁超英,何君鸿五人齐聚一堂。众人身穿西装,系着领带,身下坐着竹条编织凳,围着张老旧的红木八仙桌。
方桌四边牙板,镂空雕刻着龙凤呈祥,舒卷云纹。
此时,胡博超吐出白雾,放下报纸,出声评判道:「柴契尔夫人系先发制人,给港岛所有亲英派一张黄牌警告,截断他们的后路,敦促亲英派坚定立场。」
「真不愧是铁娘子,宁愿挨骂,都要第一个抢攻。」
梁超英身穿白色西装,梳着背头,英气十足,反驳道:「不系黄牌警告,是红牌,直接把亲英派罚下场了。」
尹照棠眼前一亮,发现梁超英跟他们看法一致,冷笑着道:「这句话一出,亲英派便彻底沦为走狗。」
有大英国籍,还能算「一臣不事二主」,加入英军打华人都敬他是条好汉。
连英国居住权都冇,还跳出来咬人,骂它们走狗都是尊重。
廖志鸿点头:「支持港人治港的同胞,也将更加团结,争取港岛治权。」
由于柴契尔访华主要目的,即是谈判港岛租权,影响着港岛三百多万人的民生。
全港上下,劳工到工厂主,摊贩到大老板,古惑仔到银行家,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
今天,报纸刚发,英相的话一登出。茶楼里,便掀起热议,有权有势,私下详谈,无权无势者,公开喊话。
政坛舆论汹汹,风起云涌。
不知多少酒店包房,私人会所,庄园豪宅内,大大小小的政治团体,核心人物都凑在一起。
港岛是大国争锋的棋盘,亦是百万港岛市民的家。
尹照棠为首的小团体,肯定不会疏忽。五人组齐聚讨论,慢慢得出一个答案,柴契尔不过是外厉内茬,故作凶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