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1章 科技竞赛世界最大计算机(1 / 2)

加入书签

第421章 科技竞赛世界最大计算机

[我方『空中花园』工程,被北美NSA的一名华裔工程师看破,北美已经启动详细调查计划。]

「多大点事。」

余阳唤出3D鸟瞰图,看向右侧单位列表。

奇观:截取半年发展历程,综合战争丶经济丶文化等因素,生成一座奇观。

当前拥有:沧海桑田丶水泊梁山丶南天门丶萤光草丶空中花园···

01年,自家完成前三座奇观的建设。

沧海桑田给了浮屠寺。

水泊梁山打造成景区。

南天门设置在东岳天外桥。

02年,自家获得萤光草丶空中花园。

萤光草始终在培育和扩大种植,相关科研项目高达上百个,涵盖医疗丶材料丶营养学丶分子学丶基因学等等,但目前仅『纯天然无副作用的造影试剂』被应用在前端医疗领域,大概相当于,让患者喝下去,对应设备可以通过萤光粉末,看到食道肠胃等内脏状况,等患者消化掉,专门研发的设备又可以看到体内吸收代谢等状况。

总的来说,暂时没什麽大作用。

不过,萤光草属于奇观,或许培育到一定规模,可以呈现特殊效果。

空中花园则是沿着黄河堤坝铺设大量阳光房,内置增温系统丶保湿系统丶降温系统丶通风系统丶控制系统丶灌溉系统丶消杀系统丶施肥系统丶远程控制系统···后来由于工期太长,再加上商战因素,自家把空中花园改为冷库,用于存储瓜果蔬菜丶冷鲜肉食。

03年,或许因为战争和科技,或许因为科技树提升到1950年,自家获得弹幕丶电子管计算机。

弹幕:每10平方公里,部署1万套以上的烟花,藉助半自动化机械控制,可在天空形成『笼罩大地的气泡』特效。

后来自家把烟花换成飞弹,又把半自动化升级为自动化丶智能化,于是有了弹幕防御系统。

电子管计算机:准备3000组真空电子管,及足够的开关丶电阻丶电容丶线材丶存储器,可构成计算机,真空电子管数量越多,运算能力越强;电子管性能越好,运算速度越快;计算机规模越大,耗电量越高。

后来自家藉助船坞,给真空电子管更换了石墨烯丶拓扑绝缘体等材料,构成三系电子管。

然后又用三系电子管组成『电子管计算机』,最终令这座奇观发生质变。

至少运算速度无与伦比。

可以充当显卡矩阵的超级中央处理器。

这也是小型中央处理器的来源。

再后来,电子计算机越来越庞大,自家无处安放,便把它转移到仓库比较多的空中花园。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该项目的平东科技局,提出脑洞级别的构思。

那就是用光缆丶光纤,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地面连接线,用超高频无线网,作为电子计算机的空中连接线。

然后基于此,研发『移动显卡』,再把『移动显卡』改造成『移动终端』。

这样一来,每出现一台移动终端,都相当于扩大『显卡矩阵』的规模,把它们当做备用算力。

并且还可以卖出去,降低自家扩建显卡矩阵的成本。

更甚至,使用者在未来,每次更换『移动终端』,都相当于帮自家的『显卡矩阵』进行升级丶扩容。

该构思理论可行。

难得是,如何把『电子计算机+显卡矩阵+三元通信网+移动终端』,打造成一个整体。

犹如蚁群,如何让所有蚂蚁如臂使指,一个指令,就可以调动整体,而不是层层传递,存在延迟等问题。

对此,平东科技局研究小半年,始终找不到解决方案。

直到有一天,某个科研人员误操作,把电子计算机的管理系统,与职工卡系统互相连在一起,然后发现,显卡矩阵算力飙升丶云端存储容量爆表。

经测试。

电子计算机自身,几乎不存在信息延迟。

200公里内,信息传输延迟小于0001s。

2000公里内,信息传输延迟小于001s。

换句话说,问题直接解决了。

方法非常简单,令电子计算机丶显卡矩阵丶三元通信网丶移动终端,在空中花园的仓库内,实现数据互通。

如果搬出仓库···一切又全都不成立。

这令平东科技局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如今,依旧没有找到原因。

与此同时。

余阳则收到『空中花园』建成的提示。

与想像中的『空中遍布绿植』不同。

在3D鸟瞰图中,奇观-电子管计算机,与平东科技局的老一代显卡矩阵,被奇观-空中花园吞并,构成一个整体。

或者说,电子管计算机相当于CPU,老一代显卡矩阵相当于显卡,两者在空中花园的作用下,构成一台电脑。

如果把新泰资料库丶新泰综合大模型加进去,这台『电脑』相当于有了资料库和作业系统。

如果把职工卡系统加进去,这台电脑又会吞并所有职工卡,继续升级丶扩容。

如果发布厂外职工卡,这台电脑藉助三元通信网,依旧可以吞掉它们,再一次升级丶扩容。

得到如此结论,三系电子企业产能全开,疯狂制造职工卡丶厂外职工卡,并推出三系掌机,包括当前的AI产品。

而电子计算机在三系电子管的堆积下,也从十里营延伸向菏市丶小清河丶黄河北丶黄河副道···长达250公里。

时至如今。

奇观-电子管计算机拥有7亿亿个标准机架,每个标准机架拥有2亿个三系电子管,相当于10万台每秒运算100亿次的超算。

奇观-空中花园拥有15个显卡矩阵,包括平东科技局丶新泰资料库丶埋藏在黄河底部的黄河大型机丶阿穆尔分机丶喜马拉雅分机丶南洋分机丶西非分机丶查德盆地分机丶石油囯分机···

除平东科技局,单座显卡矩阵平均拥有230万个模组,每个模组拥有200张定制显卡+1套三系中央处理器。

这一切,既是三系终端的核心,也是三系云储存的由来。

而把这一切,与三系终端互联,三系终端数量越多,电子管计算机的算力越强,空中花园的规模也就越大。

甚至某一天,空中花园会藉助信号塔卫星,笼罩整个母星。

进而采集的信息,构成的资料库,令三系人工智慧越来越成熟。

至于三系人工智慧会不会诞生自我意识,会不会叛变···

这是工具,不是宠物。

与其考虑这个问题,不如考虑哥哥嫂嫂们会不会叛变。

所以余阳从未想过这些东西。

而三系人工智慧,也是自家摆脱『CPU晶片』,实现弯道超车的根本。

今后把运算交给『奇观-电子管计算机』,把数据交换交给三元通信网,终端设备只负责采集信息和显示结果,论实用性,三系电子终端绝对远超3G手机。

甚至两者都不是一个维度的产物。

只不过,驱动庞大无比的电子计算机,需要海量电力支持。

因此自家在过去的一年中,铺设了大量核电站。

不止巴蜀-酆都丶红海-利斯镇丶南洋-孟加丶查德盆地-幸福农场。

还包括建福沿海丶丹东海港丶烟威二城丶阿穆尔丶南越丶印泥···

零零散散加起来,不少于50座。

而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扩大,未来核电站肯定会更多。

「希望一级市政大厅,可以解决电力供应的问题。」

余阳在3D鸟瞰图中选定『十里营』,当前人口已经达到761万。

距离1000万的要求,仅剩239万。

或许泰市西郊开发完,05年之前可以搞定。

如果搞不定,那就搞定智囊团,换一批上进之士。

毕竟集体不养闲人。

当然,智囊团还是很有作为。

至少三系产业无需大当家操心。

包括狂牛病丶禽流感丶亚欧一体化合作···

否则他哪有时间在这闲情雅致。

这时。

一个小姑娘来到办公室。

「小余老板,咱们春节放假吗?」

余阳拿起日历,「今天1月15号,南方小年,距离春节还有一周···放假,今天就放。」

「啊?」

「放假了,你们收拾收拾,回家陪父母去吧。」

「真的假的?」

「真的。」

余阳说着,关了一体机,找到核算帐目的老同桌,「放假了,走,咱们去逛街。」

跟在后面的小姑娘,诧异道:「小余老板,咱开公司就这麽随性吗?」

「怎麽,你们不想回家?」

「想啊~~」

余阳看着小姑娘有些扭捏的模样,微微一笑,「这样吧,让你们父母从东北来东山过年,顺便看看你们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也算让他们宽心,期间的路费丶住宿,公司全报销,我回头再跟三元农业协商协商,让你们可以吃大食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