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5章 又是一场新年音乐会(2 / 2)

加入书签

「我知道你很强,我也知道,大师计划最后的金奖获得者一定会是你。」

但威廉士说,他还是没有放弃。

威廉士希望用这场准备了很久的音乐会向顾为经回礼。顾为经当然可以不来,但如果顾为经愿意来。

「我会十分的荣幸。」他说。

一年以前,二人在汉堡市郊的度假酒店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概都无法想像到这样的对话会在两人之间发生。

于是。

顾为经真的来了。

他随着乐曲行进,一页一页的翻着手里的谱子。

那是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

顾为经的乐器演奏水平离在金色大厅里开独奏会,差的很远,离在任何音乐厅里举办任何一场公开的演出都差的很远。

终其一生,顾为经大概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演奏水平。

好在。

两年的乐器学习生涯,已经让顾为经渐渐地学会如何是去「听懂」一场交响乐,也能跟随着音乐的声音,翻看着小提琴的演奏谱。

「真是卓越的演出。」

顾为经在心中默默跟随着绚丽的快板节拍。

连绵的音符在他的耳边跳跃,他的心情也随之一同跳跃。

戏剧性的强烈对比和情绪的复杂转换充盈着他的耳朵。

乐曲从充满不确定性的引子丶游移的旋律到某一刻转为强烈爆发。

深沉的雨水,从琴音里洇了出来。

一滴。

两滴。

激烈的闪电终于到来。

先是瓢泼大雨丶然后是电闪雷鸣。

顾为经放弃了继续看谱,他闭上了眼睛。

追逐整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里每一个音符,就像辨认威廉·透纳或者门彩尔的水彩作品上的每一道笔刷的印记。顾为经有分辨后者的眼睛,但没有能分辨前者的耳朵。

没关系。

艺术门槛这种东西,它既无处不在,又无所存在。

既无形,又有形。

画好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大概率必需要有不错的绘画功底。

欣赏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绘画功底和审美理论当然有用,但归根到底,最终极的秘诀也仅是「去看」而已。

顾为经曾询问过老师曹轩。

什麽是审美。

什麽是雅人,什麽是俗人,是不是只有像杨老哥那样,读了那麽多的书,什麽事情都知道,才算是真正的雅人。

曹轩想了想。

之后一堂课,上课之前,老先生找了篇故事读给了顾为经听,说《儒林外史》里有一位名士叫做杜少卿,在书中应该能算得上是位传统意义上的「名士」。

有一天,杜少卿遇到了两个挑空担的兄弟。

一个兄弟拍拍另外一个兄弟的肩膀说。

「今日的粪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来雨花台看看落照。」

原来,那是两个卖粪肥的挑粪工,卖完了货,这在雨花台凝视着落日的晚霞与夕阳。

曹轩说,《儒林外史》写这一节的时候,最后的落脚主要是落脚在南京城上,说「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的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曹老爷子在读这一点的时候,就对那两个挑工印象非常深刻。

「这当然也是雅人。」老太爷说。

夕阳就在那里。

审美,审美,需要的仅仅只是去看而已。

想要像威廉士那样演奏乐器,固然需要极高极高的技法门槛,想要读懂五线谱,也需要一定的音乐知识。

但归根结底。

欣赏音乐的终极秘诀,无非也就是「去听」罢了。

《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一部气场极为恢弘的曲子,从迟疑,犹豫,到电闪雷鸣,万马奔腾。

人可以与命运抗争。

人可以拥抱自然。

人可以成为英雄。

顾为经闭着眼睛,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脑海里还原着画面。

顾为经思考着如何用侦探猫的笔触去描绘那种顽皮的结构变换,纯粹的激情,狂喜的宣泄,不断在旋律之中积累的动势。

所有的一切,最后构成了对于自我的探索以及发现。

——

「有位到场的重要贵宾,在离开之前,提出想要见到你一面——」

音乐会结束,演奏完毕的威廉士想要离开,却被校长拦住了。

「当然,我知道。」

威廉士平静的点点头,他对这样的展开,并不感到任何的意外。

「我也想见他。」

威廉士跟着校长走了出去,面色坚硬,搓搓脸,摆出了一副仿佛即将迎接决斗的武士一样的刚毅面容。

他们两个毕竟是整个艺术项目里最大的对手。

在顾为经的画展取得了巨大的关注以后,威廉士明白,他能够得到整个大师计划金奖的概率不足三分之一。

论在艺术行业里的名气,两个人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了。

威廉士依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准备了这一场音乐会的表演。

知道自己会输和连挑战的勇气都没有,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他。

威廉士。

小提琴行业里无可质疑的青年天才,早已重整旗鼓,如今蓄势待发。

「这就是为你而准备的!」

他见识到了顾为经的画展,他也很想知道,顾为经对于这场演出的评价如何。

想到这样的宿命对决,威廉士觉得自己脚步都燃了起来。

贝多芬乐曲里的英雄气充斥在小提琴手的血管之中,他抬腿迈步。

「哒,哒,哒。」

「哒,哒,哒。」

「哒——」

威廉士脸色突然极为的难看,猛的收住了脚步,差点把自己绊了一个狗吃屎。

小提琴手眼神空洞之中透着畏惧,畏惧之中透着隐隐的空洞。就是那种崔小明愿意称之为「哥!布利诺斯艾利斯的鸽子们还在等着你呢!」的神色。

年轻的女子正在秘书的陪同下,等候在休息厅里,随手翻阅着乐谱。

竟然是——

「安娜·伊莲娜。」

威廉士觉得自己的PTSD要犯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