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9章 群蛟随龙(1 / 2)

加入书签

第1169章 群蛟随龙

章武十八年春,皇帝陛下率宰相杜谦及礼部尚书锺粲,以及一应官员,离开洛阳,一路北上。

三月,皇驾在兖州停下,不过李皇帝本人,并没有停在兖州,他将仪仗以及随行家属,暂时安放在兖州,然后领一部兵马,直接骑马北上。

三月下旬,皇帝领亲兵,抵达辽东道境内,辽东道防御使骆真,领着驻守榆关的一众将官,毕恭毕敬的将皇帝陛下,迎进了辽东道。

此时骆真,已经六十好几岁了。

他是当年平卢军的降将,年纪本来就比较大,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连当年的周大将军都已经故去,他自然也不再年轻。

好在骆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子骨还很是硬朗,再领兵几年,也没有什麽问题。

在骆真以及辽东道官员的陪同下,皇帝陛下巡视了驻防辽东道的一众兵丁,自己修建好的榆关。

相比较大唐其他的道一级建制,辽东道还比较年轻,此时才成立的七八年时间。

好在某位姓黄的布政使,下手相当狠辣,此时的辽东道内部,已经与剑南道一样,服服帖帖。

李皇帝在军中足足待了半个月时间,才在辽东布政使黄朝,以及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幽州城里。

此时的幽州,与当年李云见到的那个残破的幽州,已经大不相同,七八年的建设,幽州城已经基本上恢复旧貌,而且整体,比起当年范阳军手里的幽州城,还要更大了一些。

皇帝陛下在幽州城里城外看了好几天,甚至在幽州城外的郊区以及村落里,也到处走了走看了看,一直到第四天,他才在幽州城里,对着黄朝笑着说道:「黄卿家手段了得,这辽东道在你手上服服帖帖。」

「用不多久,就能彻底王化了。」

黄朝先是低头,对天子称了声谢,他犹豫了一番,低头叹了口气:「陛下,臣已经六十多岁了。」

「近年来,身体愈发不好。」

「这一任辽东布政使做完,臣想告老还乡,回曹州老家养老了。」

此时的黄朝,已经白发苍苍,虽然双眼依旧可以见到锐利的眼神,但是一眼看去,已经的的确确是个老人家了。

他跟着李云的时候,就已经三四十岁,这些年东奔西走,到处替李云镇压地方,耗费了不少心力。

已经苍老了。

李皇帝看了看黄朝,叹了口气:「黄卿家这些年辛苦,我是瞧在眼里的,这幽州的确有些不好待,这一任辽东布政使做完,卿家就去洛阳休养罢,洛阳五十功臣宅,我给你留出一座。」

洛阳的五十功臣宅,早已经住满,不过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又「空」出来了一些。

这空出来的几间,背后自然也有着不少血泪。

黄朝对着天子深深低头,行礼道:「陛下的恩典,臣记在心里了,不过臣…这些年名声实在狼藉,为了陛下的圣名,陛下不宜与臣过近。」

「臣能返回老家,安养晚年,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黄朝自在李云帐下听用以来,乾的差事多是别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是做不成的,开国之前倒还好,毕竟那个时候到处都在杀人,他名声还不是太差。

开国之后,他先是去镇压西川,紧接着就到了辽东,如今两处地方,都已经服服帖帖。

怎麽服帖的?

自然是杀出来的。

民间对这位「黄老爷」有个评价,唤作血手人屠。

这些年,直接间接死在黄朝手里的人,绝对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其中大多数是西川土人,还有一部分就是辽东道的「叛贼」了。

铁血镇压,自然就谈不上如何如何精细,黄朝杀的人里,大多数都是该杀的叛乱之人,但毕竟还是有错杀之人,以至于这些年他的名声的确不好。

甚至可以说的上恶劣。

别的地方不好说,在西川以及幽燕地界,黄老爷的名字,已经可以止小儿夜啼了。

李皇帝哑然道:「我的名声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了。」

黄朝摇头道:「陛下圣名,四海皆知。」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陛下,臣是个粗人,镇压地方的事情臣能做得来,治那些浑人,臣也有手段,但是富民之法,臣知道的实在是不多,臣从辽东卸任之后,祈盼陛下派遣个能够经济百姓的布政使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