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9章 让权不让位(1 / 2)

加入书签

第1149章 让权不让位

转年过了年关,皇帝陛下与杜相公一起,重新梳理了一些新政的具体项目,到了二月份,由张遂开始,往江南西道以及淮南道开始推进。

期间,杜相公的长子也到任江南西道,就任江南西道布政使。

大唐的新政,在开国十六年之后,终于开始轰轰烈烈的推进开来。

这种事情,哪怕是李皇帝本人,也只能牵个头,然后大致掌握方向,他很难干预到方方面面之中。

不过不管怎麽样,他付诸了多年心血的新政,眼下终于开始大规模铺开。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究竟能不能开花结果,到最后是良政还是恶政,恐怕还很难说。

毕竟,政策需要服务于实际,一个看起来合理的政策,但是未必会适合这个时代。

好在,皇帝陛下依旧正当年。

他亲自开的头,他还有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去看着这棵种子长起来。

将来有一天,如果这些政策真的成了恶政,作为开国皇帝,未来的大唐太祖高皇帝,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个政策给按下去。

总之,能推行下去,就是一件好事。

至于李云百年之后,他花费心血推行下去的新政,到底会不会人亡政息…

这个事情,曾经的李云还是相当在意的,甚至一度因为这个事情,去想方设法的培养太子,考校太子。

但是现在,似乎已经不那麽重要了。

哪怕只有他章武一朝,只要尽力做了就已经足够了,他能够看到的事情他要去管,等看不到的那天。

其实,也就无所谓了。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妥协,但是实际上,是一种放下,否则这个执念越来越深,等李云将来年岁大了,必然因此入魔,到最后,父子反目都是轻的。

弄不好,会搞得血流成河,白骨满地。

年关以后,李云与杜谦一起,忙碌了三个多月,期间,两个人还一起去看了金陵府境内,还有姑苏城附近的一些新兴的工场。

这些工场…工作环境相当糟糕。

不过,有一份差事的工人们,都还是相当高兴的,毕竟这些差事的的确确能够补贴家用,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好起来。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三月中,距离皇帝陛下离开江南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这天,皇帝带着杜相公一起,到市舶司转了一圈。

此时,市舶司港口的商船,不能说船满为患,但是往来商船,已经可以说得上络绎不绝。

也就是说,不管李云将来的新政能不能成,他立起来的这个市舶司,已经相当成功了,这种来钱的机构,将来一定会被保留下来。

两个人看了一会儿,李云回头对着杜谦开口笑道:「这几天,我在这码头附近,已经见到不少外国来人了。」

杜相公点头道:「臣也见到不少,从前,长安城里的胡人,多是从西域那条线过来的,这些从海上过来的,还是少数。」

皇帝点了点头:「这个世间,大的很哩。」

「我大唐,连十一都不到。」

杜谦看着李云,目光中露出询问的意味,皇帝陛下扭头看了看他一眼,哑然道:「有人量过。」

杜相公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臣相信陛下。」

他的目光看向远处,感慨道:「臣原以为,咱们天朝上邦,已经是极大极大了。」

「不知道那些更远的地方,是个什麽模样。」

「也没有什麽好的。」

李皇帝笑着说道:「到底,还是咱们这块土地待的舒坦。」

二人闲聊了一阵,李云才开口说道:「这一趟出门,已经半年有馀,差不多该赶回去了,咱们还要去关中,要是再不动弹,到年底都未必能回洛阳。」

杜谦低头道:「是,臣与晋王,已经商议妥当了,只要陛下下令,我们随时可以动身。」

皇帝陛下「嗯」了一声。

「那明天,把费廉耿雍叫来,再交待他们几句,三天之后,我们就动身离开金陵。」

杜相公点头,问道:「陛下,是先回洛阳休整,还是直接去关中?」

皇帝想了想,笑着说道:「等到了中原,让皇后还有晋王他们,先回洛阳,咱们两个人,带着另一部分人去关中,人少了,也就不必这麽兴师动众了。」

杜谦点头道:「臣遵命。」

皇帝背着手,默默说道:「等咱们走完这一趟回到洛阳,如果太子没有犯什麽大错,往后政事就慢慢交给他去做罢。」

让渡政权,只掌兵权,是李云已经想了很久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