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人生憾事(1 / 2)
第1132章 人生憾事
太子殿下率领百官,一路送天子仪仗出城数十里,才目送着天子仪仗远去。
等到皇帝陛下的车驾,在官道上越走越远之后,太子看了看官道,回头又看向薛尚书,开口笑道:「老尚书,这官道修的真是不错,比起从前要好走多了。」
卓光瑞微微低头:「殿下夸奖了,若说这官道修的好,也是工部的功劳。」
太子看了看人群之中的工部侍郎卓重,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开口说道:「好了,时辰不早了,各自回各自衙门罢,不要耽搁了公事。」
说罢,他走向了自己的轿子,走到一半,又想起来一件事,对着郑王招了招手。
郑王殿下上前,低头道:「大兄有事情吩咐?」
「来来来,上轿。」
太子笑着说道:「咱们同乘。」
郑王应了一声,太子这才对众人说道:「都各自回各自的衙门,依旧照常办公。」
说罢,他矮身上了轿子,郑王爷也只能跟着进了太子的轿子。
如果是寻常人家的轿子,两个成年人进去就有些勉强了,但是太子的轿子光抬轿的人就有十六个,可以说是稳稳当当。
轿子里,兄弟两个人相对而坐,郑王还有些拘谨,微微低着头。
太子看着他,笑着说道:「听说琉璃厂有不少新奇玩意儿,等我哪天事情不忙了,三郎能带我去琉璃厂看看否?」
郑王连忙低头道:「这个自然可以,哪天大兄得了空,便给小弟去个信,小弟在皇城门口迎接大兄。」
「那好。」
太子开口说道:「那等我有空了,咱们兄弟就一道去看一看。」
说着,他叹了口气道:「老三你可能不知道,我对那些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望远镜,还有火枪这些,只是这几年太忙。」
「又担心父皇说我玩物丧志。」
郑王摇头道:「父皇性格宽仁,不禁止我们兄弟玩这些东西。」
「我知道。」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但是我是老大,一些事情要扛起来。」
他默默叹了口气:「这几年在中书当差,才知道父皇前十年的辛苦,回想起当年父皇创业,更是不知道如何艰难。」
郑王爷微微低头:「等大兄去琉璃厂看过,以后琉璃厂有什麽新奇物事,小弟先给大兄送去。」
他顿了顿,又笑着说道:「若是有人问起,小弟就说是给几个侄儿把玩的。」
太子看了看郑王,哑然道:「难怪洛阳城里,人家都说老三你八面玲珑。」
「真是名不虚传。」
「小弟也是没有办法。」
郑王叹了口气:「小弟这个出身,不得不事事小心,处处谨慎。」
太子闻言,拍了拍郑王的肩膀。
「我知道,你也不容易。」
郑王低头道:「大兄日理万机,才是辛苦。」
说到这里,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相视一笑。
…………
一月之后,皇帝的仪仗终于行进到青阳府附近。
如今的青阳府,地域广大,不仅仅是原来的宣州一州,还并吞了原先的好几个州郡,成为了整个江南道最大的行政区域。
论面积,还要超过金陵府。
眼见着就要到金陵府境内,晋王爷走到了龙辇前,见到了皇帝陛下,对着皇帝陛下抱拳,笑着说道:「陛下,还有七八里地,就进青阳府境内了,咱们再走得快一些,明天应该就能到青阳城。」
此时,队伍已经停下来休息,皇帝正坐在一张椅子上歇息,等李正说完,皇帝对着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近前坐下,等晋王爷坐下之后,皇帝才笑着说道:「等明天到了青阳,咱们歇一歇,我带你去找找那个香福楼,看看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女子还在不在。」
晋王爷脸色一下子变得微红,他有些恼羞,却又不敢跟李云发作,只能撇过脸去,苦笑道:「都这许多年了,我都已经忘了,陛下怎麽还记着?」
此时,杜相公也在左近,刚好捧着一份文书过来,听到了兄弟二人的对话,他将文书递给李云,开口道:「洛阳递送过来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看了看兄弟二人,有些好奇的问道:「什麽香福楼?陛下跟晋王爷在说什麽。」
李云闻言,停下了翻看文书的动作,笑着说道:「这个事受益兄你还真不知道,我跟你说说。」
「当年,我跟他从山上下来,我们俩投奔我那岳父,在青阳县衙当衙差,当时青阳县衙附近有个小酒馆,叫香福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