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7章 大唐的新一代(1 / 2)

加入书签

第1117章 大唐的新一代

薛尚书被李皇帝拉着,有些手足无措,他看了看一旁的陈大,苦笑道:「陛下,臣在户部还有许多事情要接手,卓尚书这几天就要去吏部了,臣要抓紧时间问他许多事情。」

「就不跟您去吃酒了。」

李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哑然一笑。

他心里清楚,薛收不跟他一起去吃酒,绝不是因为户部事忙这麽简单,毕竟衙门里的事情再要紧,也没有陪上司喝酒要紧。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薛收并不是武勋集团的一员,准确来说,他不是缉盗队中人。

划成分来说,他是属于外戚里的文官,或者说文官之中的外戚。

他去参与这场酒会,当然也没有什麽问题,陈大这些人,一样会给他这个领导的大舅哥的面子,但总会有一些放不开,薛收是个很懂事的性子。

因此,他主动推拒了。

李皇帝扭头看了看陈大,对着陈大笑着说道:「你等我会。」

说着,他拉着薛收走到一边,开口道:「户部的事情,该怎麽干就怎麽干,不用理会政事堂那几个老头儿的罗嗦,今年的钱粮免了,各地都不许徵收。」

他顿了顿,才正色道:「户部,要明发榜文,张贴在各县乃至于各个乡镇,明确知会天下人,各地方如若有人胡作非为,依旧收受百姓钱粮,按照欺君大罪论处。」

「朝廷决不轻饶。」

薛收先是应了一声,然后开口道:「陛下,臣这几天核算过,几位相公也说了,平白支出一整年的税收,朝廷后面的日子又会过得紧紧巴巴。」

李云摇头道:「朝廷要存钱,没有什麽太大的用处,堆在库房里,也是发烂。」

说到这里,李皇帝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而且,要是存钱存的多了,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数目,到时候谁也进不去这个库房,谁也查不了这个帐。」

「弄得污秽不堪。」

另一个世界里,就有这个先例,守银库的兵丁,会用各种各样的法子,往外夹带银子,夹带的手段非常腌臢。

而且,他们会把这个夹带的收入,视为自己这个差事的「合理收入」,甚至还会有人,苦练这种夹带的法门。

到最后天长日久,朝廷户部的明帐,跟库房里实际的存银,有着巨大的差距。

当然了,如今李唐的库房里,存的大多数还是铜钱以及粮食,没有太多金银这一类的贵金属。

不过不管是什麽东西,只要是有用处的,就会有人想方设法的据为己有。

还不如乾脆花了去。

他看着薛收,继续说道:「去年年底,我跟卓光瑞两个人,仔细算过帐,如果按照章武七年到今年的形势,朝廷差不多每过五年时间,就可以免除一年的钱粮。」

「这个事情,甚至可以定为成例。」

皇帝笑着说道:「不过这种事,又不好定为规制,毕竟也不定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如果这五年免了,后五年免不了,百姓就会心生怨怼,所以还是当做加恩算了。」

李云看着薛收,继续说道:「朝廷的钱,足够维持朝廷运转就行了,往后十来年,打大仗的概率不大,放手去做就是。」

「还有。」

李皇帝伸了个懒腰,开口说道:「薛圭那小子,也不能一直在我羽林卫里混日子,等过两天,让他进宫找我来。」

「我跟他聊一聊。」

薛圭,薛收的长子,薛家的继承人,早年在金陵李园里长大,相比较孟青来说,薛圭才更像是李云的义子。

哪怕是太子见了他,也得称呼一声兄长,是真正李家所有皇子的大表兄。

薛圭只比李云小了十岁左右,如今也已经三十五岁,他现在在羽林卫里做到了副将,只在杨喜杨侯爷之下。

不过,薛圭这样的出身,李云自然不可能让他一辈子待在羽林卫里,现在,朝廷里老一代人,已经在陆续凋零。

李皇帝的长辈,多如风中残烛。

他的同辈,不少也已经白发苍苍。

现在,朝廷里的下一代人,是时候崭露头角了。

薛收闻言,连忙低头:「是,臣见了薛圭之后,立刻转告他。」

李皇帝拍了拍薛收的肩膀,开口道:「那好,那改天,咱们再细说。」

说完这句话,李皇帝扭头走到陈大面前,笑着说道:「走走走。」

陈大先是点头,然后回头对着薛收抱拳行礼。

薛收也拱手还礼。

皇帝陛下笑呵呵的拉着陈大,离开了皇宫,一路奔向陈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