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3章 声声二郎(1 / 2)

加入书签

第1073章 声声二郎

次日,逆贼武珩被九司移送三法司问罪。

皇帝下诏,让宰相许昂亲自负责这件事,协调三法司的官员,仔细审讯武逆。

而皇帝陛下本人,或许是真的有些破防了,他把自己关在了甘露殿里,谁也不见,不管谁来,只说是身体染恙,连后续朝会也没有参加,只让杜谦杜相公主持朝会。

杜相公主持朝会,这本没有什麽问题,但是几位宰相,明显感觉到了情况有些不太对劲,朝会散了之后,杜相公把几位相公请到了政事堂,坐在一道议事。

政事堂里,杜相公坐在首位上,看着其他三位宰相,沉默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陛下前几日还好生生的,没道理说病就病了,子望兄。」

他看着许昂,问道:「顾内侍有没有跟你说什麽?」

朝会前一天,内侍顾常去给许相公下了一道圣旨,命令许相公协同三司会审武逆,这两天时间,也只有许相公一个人,接触了内廷。

哪怕是杜谦去甘露殿求见,也没有能够见到皇帝,被顾常拦住,只说天子身体不适,没有办法接见大臣。

许昂也面带忧虑之色,他看了看杜谦,默默说道:「内廷只下了圣旨,什麽也没有多说,这朝廷里的事情,杜相若是不知道,下官们就更无从得知了。」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不过,下官心里总是隐隐有些不安。」

杜谦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三法司开始问案了吗?」

许昂微微摇头:「人刚送进大理寺大牢,九司还有许多其他案犯,有些正在跟三法司交接,有些还在送来洛阳的路上,为了让这案子能够详实,下官等人,准备先审那些从犯,等审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去审问武逆。」

杜相公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子望兄,这个事情…」

他看着许昂,强调道:「没有什麽从犯!」

事涉天子,还是谋刺案,更是涉及前朝,这种案子非要大办特办不可,而且谋大逆,是可以株连的!

这桩案子,皇帝直接丢给了三法司,看起来不闻不问了,但是杜相公却从中,嗅到了一些风险。

而且是莫大的风险!

说不定,天子就在冷眼旁观!

在场四个人,俱是身居高位多年,哪怕是知县出身,素来刚直的许昂,现在也已经玲珑剔透,听了杜谦这句话,哪里还不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他连忙低头道:「杜相放心,下官一定严办这个案子。」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杜相,有一些细情,下官想私下里汇报。」

杜谦没有接话,只是左右看了看,最终把目光落在了陶文渊身上,他沉默了片刻,问道:「陶兄…」

众所周知,陶相公这几年因为一些事情,惹恼了天子,此时依旧在相位上没有罢相,单纯是因为皇帝需要有这麽个武周旧臣在相位上。

实际上,很多事情,陶相公已经不参与了。

陶文渊听到了杜谦这一声呼唤,苦笑道:「杜相,老夫也是早早的就在江东入仕,若是算上江东朝廷,到如今也十几年时间了,难道老夫就非要跟旧周逆贼有什麽牵连吗?」

杜谦默默点头,开口说道:「那好,陶兄既然仍在中书,咱们不管说什麽话,都不用避人,子望兄有什麽话,直说就是。」

许昂左右看了看,最后开口说道:「那我就说了。」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昨日,我们从九司手里接过武逆的时候,武逆脸颊高高肿起,两边脸各被扇了一巴掌,而且明显是新伤。」

他看着杜谦,喃喃道:「下官是主事之人,这种要犯,自然是要问过九司,要犯到底出了什麽事情,孟司正…」

他苦笑道:「孟司正只跟下官说,这伤不可问。」

只这五个字,在座四人立刻就明白了个大概,杜相公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他呼吸也越来越沉重,开口问道:「子望兄,你们从哪里接手的武逆?」

「陈留王府。」

许昂开口说道:「孟司正说,他们让陈留王帮着辨认武逆的身份。」

杜相公缓缓站了起来,环顾左右,开口说道:「陛下的态度反常,我心中愈发不安,这个事情可能会成为泼天的大事。」

说着,他看了看陶文渊,然后继续说道:「无论如何,我要去知道,到底发生了什麽事情,我去一趟陈留王府,居中兄。」

他对着姚仲拱手道:「你替我主持中书罢。」

姚仲连忙起身,拱手还礼:「下官遵命。」

此时,姚仲虽然很配合,但是心中却老神在在。

不管武逆供出来了什麽,或者说与皇帝陛下说了什麽,这个事情最难牵连的就是他了。

因为…他姚居中,是金陵文会出身,正儿八经的新朝官员,跟武周半点干系也没有。

此时,姚相公的出身,在诸位相公里,可以说是金光闪闪,完美无瑕。

要知道,哪怕是许昂,也曾经是武周的知县,也是武周旧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