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5章 奠定国基(1 / 2)

加入书签

第885章 奠定国基

听到这句话,赵成低着头,没有抬头,他沉默了许久,既没有回话,也没有应下。

过了不知道多久,赵成又重新跪在地上,低头道:「上位,臣知错认错,请上位责罚。」

「哪怕罚臣去做个都尉,做个校尉,臣也绝没有半句怨言。」

李云皱了皱眉头,声音也低沉了下来。

「起来说话。」

他声音不大,却足够有力,赵成几乎毫不犹豫的就站了起来,低头垂手,站在李云面前。

「坐着说。」

「是。」

赵成深呼吸了一口气,自己寻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李云看着他,缓缓说道:「不管怎麽算这个帐,你取下西南,都是有功的,这个时候要是责罚你,军中上下的兄弟怎麽想?你麾下那些将领,又会怎麽想?」

「我已经说了,西南的事情,就算过去了。」

李云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口道:「我李二说话,一口吐沫一个坑,我说不会追究,就不会追究。」

「后面…」

李云看着他,缓缓说道:「朝廷从创立六部以来,便一直没有人主持兵部,当初在江东的时候,是我自己兼着兵部的差事,如今新朝就要建立起来了。」

「我不能再去承担兵部的事情,以你身上的功劳,替我去做一两任兵部尚书罢。」

「这个职位不低,也不算亏待了你。」

赵成闻言,猛的抬头看向李云,然后又低下头,颤声道:「上位,兵部…兵部不是文官麽?」

「新朝的文武之分,不会那麽泾渭分明,况且兵部的职位,本来也不是特别分明。」

武周初年,就有不少武将出身的开国元勋就任兵部,甚至有就任其他各部的,文武之分并不是十分清晰,一直到武周中后期,才逐渐清晰明了。

而李云的新朝,自然由他自己定义文武,定义官职。

虽然科考制度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朝廷里一些衙门机构,到底应该怎麽任命,他李云…

随心所欲。

赵成深呼吸了一口气。

在听到那句留任洛阳的时候,他本来以为自己会被丢进枢密院里,做个枢密副使,或者是暂时赋闲一段时间,总而言之,就是失去在外领兵的资格。

要知道,此时的新朝依旧处于创业阶段,各方面都在上升期,这个时候在外领兵,几乎是必然能得战功的。

赵成,当然不想留在洛阳。

而现在,李云却说,要让他去带兵部…

六部尚书的位置,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已经是职业生涯的高峰了,但是对于赵成来说…

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是他官场生涯的起点,也大概率是终点。

六部尚书,他只能在兵部做这个尚书,再往上升…

总不可能让他这个武将,去做宰相。

李云看着他的表情,问道:「赵将军不满意?」

「不敢,不敢。」

赵成低头说道:「臣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这麽要紧的差事。」

「不要紧。」

李云笑着说道:「多看多学嘛,兵部两个侍郎,也会很快给出人选,有人帮衬着,这个官并不难做。」

赵成这才低头应了声是,然后起身,对着李云抱拳行礼,声音中几乎带着哽咽了:「上位,臣自从追随上位以来,从没有任何其他心思,此次西南所有事情,臣都愿意承担责任。」

「只祈望上位心里,不要因此留下芥蒂。」

「不至于。」

李云摆手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这麽婆妈,我已经说了,都过去了。」

「是。」

赵成低头行礼道:「那臣,不打扰上位处理政事了,臣…告退。」

他抱拳离开,李云想了想,也站了起来,微微叹息道:「我送送你。」

赵成连忙低头。

「不敢,不敢。」

李云人却已经走到了书房门口,一路把他送到了府门口,然后伸手拍了拍赵成的肩膀,沉声道:「江东军成军以来,赵将军功劳不小,这些我都是记在心里的,也永远不会忘记,赵将军也不必多想。」

「给你安排的这个差事,原来是准备交给周良的,我没有亏待了你。」

赵成低头,双目含泪:「臣,多谢王上…」

「多谢王上。」

他缓缓后退,然后一路走远,才默默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缓缓启动,消失在了李云的视线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