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4章 请立新帝(2 / 2)

加入书签

于谦上前一步,坚定的道:「殿下,我们都会教你的,我们请立殿下,并不是为了自己,您登基也不是为了自己!」

他坚定的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道:「我们是为国家考虑!」

郕王好似从他眼睛里汲取到了力量,潘筠当初的质问猛然间在脑海中炸出:「国难在即,我已经做好赴难的准备,到了那天,郕王是否有我的决心呢?」

郕王愣在当场,潘筠当初的话历历在耳:「到时候希望殿下能有我之决心,挽救国难,不致大明步南宋之祸,使汉人再陷北元之难。」

他抿了抿嘴,看着于谦的目光也渐渐坚定起来,颔首应道:「好!」

于谦眼睛大亮,没有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野心,反倒看到了与他们一样共赴国难的决心。

他立刻觉得,这位年纪更轻的郕王虽然和小皇帝一样稚嫩,不,是更稚嫩,但他骨子里有一股韧性,那是他从未在小皇帝身上看到过的。

于谦几乎流泪,当即下去准备。

国难在即,一切从简,连龙袍都是用太上皇的旧衣改的。

郕王暂时监国,登基在两日之后。

其实于谦不想那麽麻烦,直接把郕王往龙椅上一按,新皇帝就算诞生了。

但礼部不同意,何况,想要命令天下兵马,必要的程序不能减,尤其,朱氏藩王不少。

先太皇太后还有襄王在呢,这一位的地位可不低,他同样拥有继承权,且不弱于郕王。

所以,为了不遗祸未来,必要的程序不能少。

首先被通知到的就是在襄阳就番的襄王。

襄王收到消息时整个人都懵了:「皇帝御驾亲征,把自己都徵到也先那里当俘虏了?」

他一时又气又恨,觉得丢脸死了,却不得不为国家考虑,略一思索就答应了立郕王为帝,并且开始闭门不出,不见外人。

但他关在屋里没少骂骂咧咧:「皇帝也没个儿子,他到底为什麽要御驾亲征,连个儿子都没生就跑出去,现在好了,竟然还有人想请我为皇帝,他们脑子被门夹了吗?我只听说过兄终弟及,没听说过侄儿死了叔叔接替上的,我看他们就是想让我们朱家内乱,好渔翁得利。」

王妃就听着他骂,等他骂完了才把话题拉回正题:「太上皇能救回来吗?」

襄王没好气的道:「谁知道?」

嚷完又抑郁了,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他自然是希望皇帝侄子能被救回来,可救回来之后呢?

他抓了抓脑袋,苦恼不已。

兄弟俩就相差一岁,朱祁镇十八,朱祁钰十七,俩人此时都身体健康,他都能想像,一旦朱祁镇回国,大明必起内乱。

襄王拍着脑袋恼道:「丢人,丢人,真是丢死人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嚷出那句话来。

王妃也叹息一声,看向门外不语。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苦恼的事情很快就会消失。

从倭国回来后的那个秋天,看着因天灾流离四散,又因人祸生离死别的百姓;

看着皇帝为了制衡朝臣,一味的重用王振,对人不对事的一系列操作,潘筠便下定了决心。

所以她放任事情的发展,不提醒,不阻止,直到它变成最坏的模样。(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