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2章(1 / 2)

加入书签

正沉浸在新瓜中的蒋管家想也不想便道:「此非太后之意,是孙家私底下做的。」

说完他反应过来,快速去看潘筠,见潘筠脸色没多少变化,一脸了悟的模样,便知道她早猜到了。

乾脆也不隐瞒了,直接道:「但孙家是太后的母家,若会昌伯因此出事,太后伤心,皇帝心里也不好过。」

「没想到远隔千里,蒋指挥使也能体悟到圣意,果然利害。」

蒋管家自豪道:「那是自然,我们大人简在帝心。」

……

「简在帝心个屁,」陆明哲转身不雅的骂了一句,嘲讽道:「谁不知道他蒋劲松和宋彰是走了王振的路子才得意至此的,没有王振,皇帝知道他蒋劲松是谁?」

潘筠轻咳一声道:「这事我还真不知道。」

陆明哲转身瞪着她。

潘筠就摊手道:「我是真不知道,所以今天还当着蒋管家的面骂了一句王振,但我怀疑王振假传圣意时,他也没替王振愤怒嘛,所以……」

陆明哲脸色和缓下来,讥嘲道:「他们当然不会替王振愤怒,这又不是在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他们何苦假装?别看他们明面上对王振恭恭敬敬,心里鄙夷得很。」

也是,文武百官,谁看得起太监啊?

潘筠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润润嗓子,点了点桌上的东西道:「这就是蒋管家给我准备的证物,证词呢我也说了,陆大人看着办吧。」

陆明哲:「……」

他幽幽地道:「潘道长倒是甩的一手好锅。」

潘筠微微一笑:「其实我是个好人。」

陆明哲静静地看她。

潘筠一脸无辜:「我是被找上门的,若我隐瞒,直接照他吩咐办事,那不是坏陆大人的事,平白增加你调查案子的难度吗?

若我拒绝,更麻烦,不仅我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他们也会找其他办法,唉~到时候陆大人还是腹背受敌。」

潘筠一脸悲天悯人的模样:「既如此,不如我来,贫道虽没有救天地之能,却有悯人之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陆明哲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她的行为也没差,可是……

为什麽最后难处还是嫁接到他身上来了?

他觉得潘筠没有入地狱,明明是他入的,但好名声,全是潘筠的,偏他还不能否定。

陆明哲默默地看她,片刻后问:「潘道长觉得此事该如何结束?」

潘筠轻拍手掌,激动道:「我还真有一个主意。」

她不好意思的轻咳两声,陆明哲的心脏瞬间提起,紧张地看她。

「别害怕,我这主意不怎麽好,却是你们官场惯用的。」潘筠挡住嘴巴小声道:「一字诀,拖!」

陆明哲弯腰仔细倾听,闻言直起身来,面无表情地看她。

「潘道长,你若没有好的主意,可以不提的。」

潘筠着急道:「这怎麽不是好主意了?既然皇帝不想叫我们继续查,那我们就压一压,反正人证物证都在手,当下就把精力放在开海禁上,过个一年半载,皇帝几乎都要忘记此事时,再猛地一查,说不定能把真相查出来。」

陆明哲:「潘道长不是官,来去自由,自然可以拖,本官却拖不起,拖一拖,只怕要把本官的官被拖没了。」

潘筠一脸惊讶的看他:「陆大人,你竟不会拖案子?这样一桩大案,别说拖个半年,就是拖个三五年不都是正常的吗?」

陆明哲皱眉看她。

潘筠就掰着手指头道:「我先改个口供,你换个侦查方向,他们问你要结果,你就汇报案情,这个月说匪首招供了几个参与进来的倭寇名字,下个月你就说正在核查,下下个月就查这几个匪首和倭寇勾结的帐单……」

潘筠靠近他,意味深长地道:「陆大人,他们四家千方百计的阻挠开海禁,不就是因为他们走私海贸得利非常吗?而要在这片海域上走私得利,谁能越过倭寇去?」

陆明哲恍然大悟,猛地回首盯着她道:「实际上,他们的确跟海寇有勾结,他们把脏水都泼到倭寇头上,不过是把我们的视线都挪到一条绳结上,那本来就是我们要解开的绳结……」

「不过是早解一步,还是晚解一步的区别,」潘筠直起腰来,轻笑道:「这就叫殊途同归。」

这倒是一个解题思路,不过……

「若此事涉及太后,的确不好查。」

潘筠道:「不止是涉及太后,还有一位王爷,若我没猜错,剩下的俩人,其身份权势也不会低。」

陆明哲整个人紧张起来,他闷闷不乐的坐下,垂头不语。

潘筠坐到他隔壁,道:「陆大人此时放弃我也不会笑话你的。」

陆明哲攥紧了拳头,许久方道:「陆某虽算不得一个好官,却也知道,如此破坏国策,是国蠹,此时不除,不震慑,将来会出更大的事。只是想查根究底,恐怕不易。」

潘筠:「就算不能抓住幕后最重要的那一人,把他的手脚砍了,让他下次不敢再肆意的伸手伸腿,也算成功。」

陆明哲笑起来:「某正是此意。」

目的一致,俩人齐齐叹出一口气,闻声,相视一眼,都不由笑起来。

俩人对着乐了一阵,陆明哲看向桌子上的东西,颔首道:「物证我收下了,你的证词我也会记录下,晚一些我就亲自提审那些海寇。」

潘筠点头,问道:「对了,外面传说死了好几个海寇,到底是死了几个?匪首没死吧?」

陆明哲笑笑不语。

潘筠就抬手道:「行,行,当我没问。」

潘筠起身,陆明哲连忙叫住她:「有百姓在港口边给你立了一座石头庙,我去看了一眼,觉得甚为简陋,潘道长不论是剿寇还是开海禁皆立了大功,百姓为你立庙,衙门应该全力支持,所以陆某会请乡绅捐款,到时候在原址给你立一座庙,庙成了,还请潘道长赏脸过来看看。」

潘筠眼睛一亮,矜持道:「这不好吧?庙立在何处,能不能改立我师父潘公的庙?哦,你还不知道我师父吧?我师父是三清山神,名叫潘公。」

陆明哲:「……潘公是神仙,这边是妈祖的道场,怕是不好立。」

「那我……」

陆明哲上下打量她后道:「潘道长则没有这个烦恼,百姓很乐意为潘道长立庙,供潘道长的长生牌位。」

潘筠明白了:「我懂了,我是人,跟神仙差得远呢,拜我,不影响拜妈祖。」

陆明哲微笑:「主要是百姓们的一点心意,想要为潘道长祈福。」

潘筠也很高兴,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庙建成,我一定来看。」

「快过年了,那庙得慢慢建,先前的石头庙先不动,给百姓们一个寄托,庙就在旁边建,陆某估算,明年龙抬头前应该可以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