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2 / 2)
他信心满满的道:「我师父说过,我在烧瓷上有天赋,只要大师傅们肯教,从学徒做起,我也能三年做出来。」
他又压低声音道:「就算他们不教,我也能偷学。」
潘筠哈哈大笑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志气!」
王小井松了一口气,小声道:「这话我只敢跟你们说,都不敢告诉别人,连我爹娘都不敢说,怕他们说我人品不好。」
毕竟偷学并不光彩。
潘筠笑道:「学徒,学徒,便是要学习的徒弟,师父不主动教,那是为了考你们的领悟力,既如此,你多留心,多领悟有什麽错?」
王小井眼睛大亮:「下次若有人说我偷学,我就这样回他!」
潘筠:「……那你得避着你师父点儿。我之前给你找的《大诰》,你看了多少了?」
王小井沉默。
潘筠就摇了摇头道:「你这样不行啊兄弟,我告诉你,没有哪一代大师是不识字,是学识不丰厚的。」
王小井苦恼道:「可我不认得几个字。」
「你才多大呢,从现在开始学便是了。」潘筠想了想道:「你等着,我明日送你一本《说文解字》,不懂的字,你就查字典,再不行就问人,可以不会写,但一定会读,能知道它是什麽意思,领悟到书中的含义。」
王小井被潘筠鼓舞得心都蹦起来了,他狠狠点头。
潘筠满意不已,从袖子里摸出一本书来:「本来是要等你多认一些字再给你的,不过你既然要离开县城,到别的地方闯荡,便先给你吧。」
王小井伸手接过。
封面朴实无华,装订也颇为朴实,是用针线缝起来的。
他点着上面的字念道:「中或瓷器又展……」
王小井越说,声音越低。
潘筠面无表情:「……中国瓷器发展及变革!」
王小井快要哭了:「字好难认!」
潘筠就掏出两锭银子,拉过他的手,啪的一下拍在他的手心,语重心长的道:「既然你师父那里没活干,那你就留在村里念一段时间书吧,好歹把常用字给学会了。」
村中的学堂还是山神庙赞助的呢。
当然,实际出资人是潘筠……和王璁。
这也是她最骄傲的一件事,作为庙祝,以山神庙的名义开办的学堂,她一直负担了八成的资金,只有偶尔不凑手的时候才和大师侄伸手。
而且,村学已经开了两所,除了汾水村外,离他们才五里不到的下河村也新建了一个,也是从山神庙中抽出资金来。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都可以进学堂读书认字。
不错,潘筠已经豪横到把村学的招生年龄放宽到三十岁以下了。
当然,目前学生入学年龄最大的是十四岁,更大一点的可能是不好意思。
王小井就很不好意思,一脸扭捏:「我,我要是去了,我岂不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了?」
潘筠:「怕什麽,都是一个村的,熟人,没人取笑你。」
王小井:……正因为是熟人,所以才更会取笑吧?
潘筠撸起袖子:「你去不去?」
王小井立即道:「我去,我过两日就去。」
「嗯?」
王小井默默改口:「我明日就去。」
潘筠:「别偷懒,也别害羞,我会让我大师兄盯着你的。」
王小井呼出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书,脑瓜子都快要炸了,他也不知道他刚才停下来到底是对还是错。
他把手里的两锭银子塞回去:「我不用钱。」
潘筠推回去:「虽然读书不要钱,但你不出去打工,不得补贴家用?」
王小井塞回去:「不用,我家管我一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
「拿着吧,拿着吧,等你学完了常用字,要是出去打工,身上也有些钱傍身。」
「不行,这可是十两,我家一年除去吃用,全家可能才存下这点钱。」
「你就当是替你爷爷收着吧,」潘筠道:「我们不在家,就剩我大师兄一个人,三天两头的要辟谷,可怜得很,你把钱给你爷爷,让他时不时的关照我大师兄一点,这点钱就当是付的饭钱。」
「王道长一个人能吃多少……」
潘筠按住他的手:「这话你再说一遍?」
王小井就想到王费隐的饭量,张了张嘴把话咽回去。
就这一迟疑,潘筠彻底把银锭按在他掌心:「别再推来让去的了,我好尴尬,我一尴尬就想动手揍点什麽。」
王小井脑海中就闪过她单手扛神像的画面。
他默默地回头看了一眼垂眸慈悲注视他的山神神像,没敢再拒绝。
当初这神像可是他看着烧制的,入庙时整整要四个大人才扛得起来。
他不想尝试潘筠的手劲。
王小井把银子塞怀里,起身道:「那你现在就跟我回家吧。」
「干嘛?」
「给你和王道长打菜。」
「那不用,我大师兄给我煮面了。」潘筠这才想起来,王费隐正在给她煮面呢。
她跳起来就要往山上跑,却被王小井一把拽住,愣是给往家里拉。
王家也正在做晚食,听王小井说完,还没来得及把怀里的银子拿出来呢,王老丈就打开橱柜,拿出一个大碗,笑吟吟的道:「我不知道你回来了,还以为明日你师兄才下山呢,所以我想着明日给他带上山。」
他把碗递过来。
潘筠低头一看,眼睛顿时挪不开了,还咽了咽口水。
碗里是一大碗剁碎的肉沫,拌着生姜丝炒得香香的,看上面的碎白花,当是五分瘦五分肥的好肉。
油脂扑鼻,潘筠不由咽了咽口水。
她闭关两天,就辟谷两天,辟谷时不觉得,但现在感觉是真饿啊。
潘筠不由自主的接过,「谢谢王爷爷。」
王老丈笑眯了眼,挥手道:「快回去吧。」(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