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1 / 2)

加入书签

第677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

方重勇不喜欢元载这个人,感觉对方心术不正,又爱投机。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元载很聪明,鬼点子很多,也很有能力。

既然是人才嘛,用还是要用的,就看是怎麽用。不能为我所用,那必然会为敌所用。

方重勇还是很有心胸气度的,不至于说看不惯谁就直接把这个人噶了。

此时此刻,他面色平静看着元载将自己的奇谋妙计写在纸上。

写完以后,等墨迹干了,方重勇将那一迭纸拿在手里,一页一页的阅览。他一直很淡定,从脸上看不出什麽变化来。

只不过这个「奇谋」,似乎并不寻常。

「有点意思,说说你怎麽想的。」

方重勇将手中的纸张放在桌案上,看着元载询问道。他就这样往软垫上一坐,虽是盘腿,却显得不怒自威。

「官家,恕下官直言。冬天虽然是出兵的最佳时节,但现在打算出兵的各家,其实都还不太着急吧?」

元载收敛笑容,正色说道。

方重勇点点头,没有否认这一点。事实上,这便是目前交战的「潜规则」,大家心里明白,却不会说破。

「冬天出兵最佳,不止是黄河封冻,更是和春耕有莫大的关系。」

元载补充了一句。

方重勇鼓励他道:「你说得不错,继续说,本帅对你的主意很感兴趣。」

听到这话元载心中狂喜,但他还是压住兴奋,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道:

「安守忠在活蹦乱跳,关中那边迟早得收拾,不然人心要散。他们不可能拖到明年。史思明要防着史朝义从北面偷袭,派到铭州的军队也不能在那里待一年。其他几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换言之,此前控鹤军家底最薄,最沉不住气自不必提。其他几家,最多挨不过春耕,就要动手。」

元载剥茧抽丝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结论:现在的局面不是以后的局面,现在稳也不代表以后稳。除了汴州这边外,其他几家没有谁可以等的,也等不起,到时候着急出手是必然。

之前方重勇询问刘晏汴州能不能支撑长期战争,便是这个原因。

「不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继续说。」

方重勇不动声色,示意元载继续。

「大钦茂必须要帮,只是,我们可以出兵,却不见得要急吼吼的冲到渤海国。毕竟,那边都还没有发丧呢!

不发丧就是国主还在,我们贸然派兵前往,站不住理。所以下官的建议是,派兵去登州,对大钦茂有交待,但是不要去渤海国。」

元载说出了自己对于之前在枢密院开会时,故意不出声而保留的意见。

也就是说,他认为汴州朝廷不失信于外藩,是合乎情理道义的,这个必须要站住了。只不过,也没有必要被别人当枪使。

「这些跟本帅考虑的差不多,你赶紧的说说重点,不要兜圈子了。」

方重勇催促道。

元载前面这麽多铺垫,其实都是为了引出最后的「乾货」,这也是方重勇最关注的地方。

「大帅,马上便是春暖花开时,我们可以想办法将渤海国国主驾崩的消息散播出去。

同时,让何将军带着大帅的帅旗,领着偏师大张旗鼓,沿着运河前往登州。

还有,派出使节去各家送钱送礼,交好他们,以示我们毫无参与争斗之意。实际上则是让那些人以为,汴州兵力空虚,大帅不想惹事。

而汴州军真正的主力,则是引而不发,伺机而动。

到时候,那些贼人若是偷袭汴州,我们直接反杀,然后夺其地。

倘若没有人犯浑,而是彼此间互相攻伐,那麽我们便可以当一把渔翁。汴州军主力不在汴州,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放开手脚去打仗了。

那时候,不就是大帅予取予求的时候麽?」

元载脸上浮现出一抹奸笑,伸出一只手,做了个劈砍的动作。

有点意思!

方重勇微微一笑道:「而且春天以后,运河解冻,我们的优势就来了。依靠运河,我们方便藏兵,也方便调兵。」

「大帅说的极是。故意卖个破绽,引各方出手。他们必能放开手脚打得头破血流。」

元载面带笑容,似乎已经有些得意忘形。

「嗯,不错。

容本帅思考一番,你的计策不错,事成之后给你记功。」

方重勇抚掌大笑道。

元载千恩万谢的走了,心中火热得要把钢铁融化!人生短短几十年,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几乎就在眼前了!

他用尽全力压住脸上的表情,以及想要仰天长啸的快感。

元载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将来在汴州担任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的场景了。

至于长安?

什麽长安?

元载心里很明白,只看运河经济的崛起,汴州商贸的兴盛,就知道长安永远没可能成为都城了。

还想着长安作甚!

等元载走后,方重勇这才收敛笑容,眯着眼睛思索。

不得不说,元载的计策,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目前大战之所以还没打起来,是因为汴州朝廷势大,有点哈人,把安守忠丶李归仁他们都给吓住了,放不开手脚。

怕被方重勇捡漏。

唯有等汴州军不在汴州,无法参与河北的争斗时,现在藏着掖着的玩家才会陆续下场。

元载的思路很正确,只是一些资源调配还有待商榷。比如说,带兵去登州给大钦茂撑腰,就得方重勇亲自挂帅。

要不然,骗不住那些老狐狸。

方重勇人在不在汴州,有没有处理政务,在别处有没有冒头,其实这个是瞒不住人的。

有成本很低的办法,就能试出虚实。

另一方面,银枪孝节军隐藏行迹倒是不难。军服一换,旗帜一换,军队都是深居简出与外界隔绝的,这些反倒是好处理。

只是,自己离开汴州去登州,那谁来守汴州,稳住大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