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保举(2 / 2)
乃是一切唯上的官僚,纯粹的权力生物,坚定不移的封建皇权主义战士。
这样的人,用的好了,是一把快刀。
用错了的话……
参考元丰时代的京东路丶江南西路丶福建路。
即使谈不上民不聊生,至少也算得上是乌烟瘴气了。
所以,对这些人别说朝中的旧党大臣们了。
就算是新党的那几个还有些良心的大臣,也是非常警惕的。
故此,吴居厚等被起复的官员,所得到的旨意里,没有让他们回京述职的文字。
而是要求他们接到旨意后,立刻赴任!
为的是什麽?
还不是怕这些人,见了赵煦,和赵煦拉上了关系,然后【蛊惑圣君】,重走元丰的老路。
毕竟吴居厚们开创的层层加码丶敲骨吸髓式刮地皮,严重的损害了地主士绅们的利益。
因为这些混蛋,为了自己的KPI,对农民丶商贾和地主士绅官僚们,一视同仁。
绝不会因为,某某是地主士绅,就网开一面。
甚至,正因为是地主士绅,能榨出更多油水,所以这些家伙对待地方上的形势户的态度,反而更加凶狠!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可不是说着玩的。
那是真的能破家灭门!
想着这些,赵煦就悠悠的问道:「提举应当知道的吧……」
「朝廷有法度——大臣保举人,若被保举者将来有罪,则保举人连坐!」
大宋确实是有这麽个制度。
也是选人们改官如此艰难的原因——一般选人要改官,除了三任六考这个硬指标外,还有着必须凑齐五位举主,且其中一人必须是路一级监司官的要求。
不然,此人将永沉选海,无出头之日!
但问题是这个制度是给没有靠山,没有关系的人制定的。
地位到了一定级别,譬如说沈括现在这样。
他举荐的人,真出了问题,难道吏部和台谏,还能治他的罪不成?
吏部和台谏,若敢拿这种事情问罪沈括。
那就等着被赵煦穿小鞋吧——朕的人,尔等也敢这样轻慢?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跋扈了!
必须出重拳!
所以一般来说,高位大臣,若因为保举人而被朝廷治罪。
基本上,原因都不是他保举错了人。
纯粹是因为他在其他方面出了问题。
但赵煦此刻问沈括【愿不愿意给王子京担保】。
这就是要动真格的了。
将来王子京若惹出祸来,沈括必然连坐!
到那时,哪怕赵煦不追究,沈括的政敌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把柄的。
沈括当然懂这个。
所以,他一时有些语塞。
就在赵煦以为,沈括会放弃的时候,他却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低着头,轻声道:「上禀陛下,臣愿为王子京保举!」
「若其将来有罪,臣甘愿连坐!」
赵煦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随即就认真的坐直了身体,看向沈括。
沈括被他盯着,心里面有些发毛,但依旧坚定的说道:「乞陛下推恩!」
赵煦放下手中的鱼竿,严肃的问道:「提举知道自己在说什麽吧?」
「臣知道!」
赵煦眯起眼睛,心道:「看来,王子京对沈括来说,非常重要啊!」
若非王子京已在沈括心中,达到了某种重要的程度。
赵煦知道的,沈括是绝不会为他担这麽大的干系的。
所以,王子京做了什麽呢?
赵煦对此很好奇!
于是,轻声道:「既如此,朕便看在提举的面子上,酌情推恩……」
沈括大喜,正要谢恩。
就听着赵煦说道:「只是蔡丶章两位相公,以及福建万民的想法,朕不能不顾忌!」
「所以,王子京不可回京,更不可出任要地丶大郡之差遣!」
「朕最多,给他安排一个偏远军州的知军或者……」
赵煦饶有兴致的问道:「让他去交州,去和吕嘉问搭班子!」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