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7章 向太后:但愿二大王从此以後安分守己(1 / 2)

加入书签

第877章 向太后:但愿二大王从此以后安分守己

整场宫宴,扬王赵颢,都是一副司马脸,阴沉阴沉的,看着好像谁都欠他一百万贯一样。

赵煦见着,心中暗爽不已。

在他的上上辈子,变着花样『推恩皇叔』,是他闲暇时的娱乐之一。

赵煦一度觉得,这比在后宫里与美人嬉戏还要有趣!

可惜的是,在他的上上辈子,赵颢不过三年,就被赵煦给玩死了。

没能让皇叔享受更多福报,实在是太遗憾了!

好在,上苍有灵,让赵煦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少年,与亲爱的皇叔再次相遇。

自然的,赵煦会好好珍惜。

于是,在宫宴结束的时候,赵煦特意的留下了扬王夫妇,当然,还有现在赵煦『最宠幸』的堂哥赵孝骞。

「皇叔丶皇婶丶皇兄……」

赵煦笑眯眯的,走出帷幕,与这三人打着招呼。

这也算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与扬王一家会面了。

「陛下……」扬王颢依然是一副司马脸,勉强躬身行礼。

「贫道守冲见过官家……」冯氏穿着道袍,不施粉黛,但依然难掩自身丰润的身姿。

这也就难怪,她后来四十好几了,还能养面首,让赵颢的头顶,绿草茵茵,好似呼伦贝尔。

赵孝骞则是规规矩矩的跪下来磕头:「渭州防御使臣孝骞,叩见皇帝陛下!」

赵煦微笑着颔首,先上前扶起赵孝骞:「都是一家人,且如今是在太母宫中,皇兄不必多礼!」

然后,他看向冯氏:「皇婶怎麽穿上了道袍?」

冯氏脸色一黯,咬了咬嘴唇,又看了看帷幕内端坐着的两宫身影,最终挤出一丝苦笑来:「奏知官家……」

「贫道一心向道,故此向两宫慈圣,求了恩典,已到了瑶华宫中修行……」

「前些时日,承蒙官家恩典,已赐下道号:守冲,受封:希真寂凝大师……」

「有这事?」赵煦揣着明白当糊涂,皱起眉头来:「我怎不知?」

「我若知,定会劝阻皇婶!」

「这一家人,应该和和睦睦,相亲相爱才是!」

赵煦走到赵颢面前,看向阴郁着一张脸,好像死了爹妈一般的叔叔。

「二叔,您说对吗?」

赵颢咬着牙齿,握着拳头,整个人都崩的紧紧的。

「二叔?」赵煦微笑着,轻声细语的再次呼唤。

赵颢抬起头,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挤出来:「陛下说的是……」

赵煦嗯了一声,道:「这样就好了嘛……」

「婶娘……」他连皇婶都不喊,直接用民间的称呼,对着冯氏说道:「您明天就搬回亲贤宅中,与二叔丶皇兄团聚吧!」

「您向道丶喜道,也可以在家修行嘛。」

「何必去瑶华宫?!」

冯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帷幕之中。

赵孝骞这个大孝子,却是机灵的很,听到赵煦的话,不等两宫说话,当即就吨吨吨的磕头:「臣谢陛下隆恩!」

他还伸手去拉冯氏,让冯氏也赶紧跪下来谢恩。

赵颢在这个时候,那张司马脸,更加的阴郁了。

看的赵煦,内心是欢喜不已。

再没有比能近距离的欣赏到赵颢的痛苦,更让他开心的事情了。

而在这个时候,帷幕内的太皇太后的神色,多少有些不自然。

可偏她发作不得。

因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丶夫唱妇随。

这是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作为皇室,赵家必须在这个方面为天下表率。

故此,元丰八年,太皇太后下诏命扬王与冯氏和离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外廷的大臣们知道。

和离之后,一切动作也都是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说是偷偷摸摸。

以至于,不少朝臣至今都不知道,扬王与其发妻冯氏已经和离。

就算知道的人,也都是装作没有这个事情。

但,这个事情只要被人摆到台面上来,那麽,无论之前不知道的人,还是装作不知道的人,都必须表态。

而他们的表态,只会有一个结果——乞太皇太后为天下社稷计,恩准扬王夫妇复婚!

至于什麽扬王夫妇感情不和?

扬王夫妇感情再不和,还能有当年福康公主与驸马都尉李玮之间的感情差?

福康公主都能为了天下社稷和驸马复婚,扬王为什麽不能为了天下社稷牺牲一下自己,和冯氏复婚呢?!

总不能说,扬王特殊吧?

「娘娘……」太皇太后身旁,向太后适时的说道:「新妇以为,六哥说的极是!」

「一家人,就该和和美美……」

「您以为呢?」

向太后现在已经完全了解了,自己的丈夫当年为何死活要保住冯氏的王妃位子的原因了。

只要冯氏在一天,扬王颢身上就永远会背着『宫中纵火』丶『诬陷发妻』这两个大罪!

平时,没人和他计较,他自然安然无恙。

可一旦需要的时候,这两个罪名,就是处置扬王最好的藉口。

完全可以依太宗废魏王赵元佐的故事,将之废为庶人,流放偏远军州。

太皇太后回头看了看向太后,又看向那殿上。

良久,她才终于叹了口气,道:「太后所言甚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