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3章 功罪岂足论(2 / 2)

加入书签

赤绫带着太尘魔君和南宫婉又来到了北岳,赤绫让王朗丶顾寒清丶李志成丶张显忠四人留下来看押太尘魔君丶南宫婉二人,自己则带着其馀人进入了北岳。

「去尚书殿。」赤绫说道。

在一名童子的带领下,赤绫带着任逍遥等人来到了尚书殿,来到此处却见殿门打开,一位妇人正和一个少年跪在地上哭泣。

看到这一幕,赤绫眉头一皱,当即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入尚书殿,她就看到北岳神府尚书赵充国坐在大殿内的玉案后面,脚下有一堆纸灰,从还未烧完的一角可以看出那是一张符纸。

赤绫目光一凝,但还是上前一步说道:「北岳神府赵充国,灵台真君法旨,有些事情要你去大司命府接受调查。」

赵充国微微一笑,缓缓起身,用手拍了拍桌上那厚厚一摞文卷说道:「从我谏言招安太尘魔君开始,这些年所有事情的详细经过都在这里写着了,这些就是我的罪状。」

赤绫淡淡地道:「既然如此,这些罪状你自己带上,随我去大司命府。」

赵充国摇头道:「去不了了。」他指着地上那一堆纸灰说道:「我已经用了『自命本劫符』,自愿堕入无间地狱受苦,相信地府的人应该要来了。」

赵充国话音刚落,一阵阴风直接从外面刮进了尚书殿内。

其后只见一队鬼兵出现在了尚书殿外,其后两位鬼王身穿六品『麒麟瑞气鬼袍』,腰系『青绶白玉带』走了进来。

两位鬼王手掌拿着符令,一进来直接朝赵充国走了过去。

「赵充国,酆都已经准了你的自命本劫书,跟我们走吧。」两位鬼王朝赵充国说道。

赵充国点了点头,而赤绫见状则快步上前道:「二位鬼王且慢。」

两位鬼王被赤绫拦住,不由皱眉问道:「你是何人?」

赤绫拱手到:「我乃总摄人间大司命府玉枢将军赤绫是也。」

两位鬼王闻言,顿时一惊,其后连忙拱手一拜道:「原来是赤绫将军,不知赤绫将军有何吩咐?」

赤绫连道不敢,这两个鬼王的品级比她还要高一级呢,只是说道:「不敢言吩咐,只是我奉灵台真君法旨,要拿赵充国回去受审。」

两位鬼王闻言,右边的鬼王当即拱手道:「赤绫将军,这只怕不成,地府的『自命本劫符』已经批准,便不能更改,否则便会乱了阴阳常序。」

左边的鬼王道:「赤绫将军,赵充国的魂魄我们是必须要带回地府复命的,你可回去禀奏灵台真君,若实在需要赵充国去大司命府,到时可以直接与地府来文商议。」

赤绫闻言眉头紧皱,但阴曹地府可不归大司命府管辖,想来想去,也只有将此事回禀庄衍了。

正想着,那边一道阴冥神光闪过,其后赵充国的阳身立刻便被剥夺的生机。

只见赵充国的阳身直挺挺倒在了地上,而赵充国的魂魄则被两位鬼王摄入了阴司令旗之中。

两位鬼王又朝赤绫拱手一礼,然后率领鬼兵告辞而去。

随着鬼王摄走了赵充国魂魄离去,外面的那个妇人和少年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赤绫走上前去,将玉案上赵充国留下来的文卷全部收入袖中,正要离去,却看到玉镇纸下面押着一张纸,上面好像写的有字。

赤绫拿起一看,这竟然是赵充国的述志文,里面赵充国详细描述了自己提议招安太尘魔君的初衷。

他认为北俱芦洲不能再处于三不管的情形之下,也就是不信佛道,不归神管。

但北岳神府又迟迟打不开北俱芦洲的局面,所以后来他看到天命人打开了灌灵州的局面后,便也想要借外力以打开整个北俱芦洲的局面,让北岳神府的威严散播于整个北俱芦洲。

所以他直接向北岳大帝谏言招安太尘魔君,并封他天王之位。

太尘魔君招安后肯定不会安分,必然要搅乱整个北俱芦洲,北俱芦洲也将生灵涂炭。

但赵充国认为这样一来,北俱芦洲部族割据的状态也会被太尘魔君,这时北岳神府只要以灌灵州为中心,藉助大汉国扩张,不断将北岳神府的威严扩散到整个北俱芦洲,那麽北俱芦洲就完全归于了北岳神府的治下。

事情的发展也和赵充国谋划的一样,那些顽固的部族统治被太尘魔君打破,各州生灵死伤千万以上。

这时候大汉国再四面出击,就能轻而易举地统一各州丶各部族,并且北岳神府的力量也将跟着大汉国的扩展蔓延到整个北俱芦洲。

到了最后,这个计划十分完美,当整个北俱芦洲都纳入北岳神府的治下后,再加上人间有人皇气运的镇压,太尘魔君再也无法搅乱人间,北俱芦洲的浩劫也就正式结束了。

唯一不在赵充国算计内的,就是这个时候太尘魔君已经摄取了足够的心尘,即将飞升天魔了。

当然,这必须是要阻止的,于是这个时候,北岳大帝就要将此事上报灵台真君了。

赵充国在最后写道:「我赵充国认罪,但不后悔,长痛不如短痛,借太尘魔君之手将整个北俱芦洲纳入北岳神府治下,是利在万世的事情。他愿意背负一切罪业,堕入无间地狱受刑,为死去的北俱芦洲千万生灵祈福。他上不负北岳大帝知遇之恩,下不负亿万生灵安宁之愿,死而无憾。」

「功罪岂足论,要开万世安。」

看完赵充国的自述后,赤绫带着复杂的心情将其收了起来,然后转身走出尚书殿,对任逍遥等人下令道:「即刻返回大司命府。」

在赤绫带着众人离开后不久,北岳大帝夫妇来到了尚书殿,尚书殿外的赵充国妻儿连忙上前叩拜。

北岳大帝亲自上前将二人扶起,然后说道:「赵尚书罪在人间,功在北岳,朕定不负他一片忠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