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章 机遇(2 / 2)

加入书签

赣南分公司在当地推动草药丶新品种油茶丶苜蓿和特色蔬菜水果的种植,而当地交通的限制,也越发影响到产品的对外输出。

因此随着第二艘飞艇投入试飞,赣南分公司就和当地谈好了,将在赣南建设一个大型的空港,同时计划向蓝鲸飞艇公司购入5艘蓝鲸1型飞艇,用于解决山区道路不通畅,和公路运输成本高企的问题。

赣南空港的位置,就在南康区的西华乡北部,也非常靠赣江主河道。

规划一出来。

当地就开逐家逐户谈,希望尽快完成土地徵用。

除此之外,当地每一个县都拿到了一个小型空港的规划方案。

这些小型空港的设计非常简单,为了避免占据低平的耕地,小型空港都计划建设在靠近公路的山地之中,将几个山岭削平,然后使用钢筋混凝土铺平,加上导航塔楼。

由于建设在山地,为了方便运输货柜上山顶平台,因此需要建设吊装设施和轨道,方便山顶平台和山脚公路之间的联动。

而山顶的平台,面积也不需要广阔,长度在500米,宽度为200就足够用了,可以满一艘飞艇临时停泊和装卸即可。

毕竟一个县,有时候一天都凑不齐几十个货柜,蓝鲸1型飞艇一趟就可以运输6到10个货柜,估计就是四五趟的事情。

这种近距离山地运输,主要是为了弥补山地公路密度不足,以及山地公路运输性价比超低的情况。

赣南各个县城都摩拳擦掌,开始配合海陆丰公司挑选比较合适的位置。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特别是大余县这边。

海陆丰公司不仅仅要在这里建设飞艇空港,还有计划建设一个专门的内河运输船吊驳基地。

这个吊驳基地必须在赣江边,同时要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湖面,可以让2000吨级的内河运输船停泊,方便飞艇下降到湖面吊起运输船。

当然,该项目并不是独立的项目,而是一个配套项目。

因为至少要两个运输船泊区,才可以实现两地内河运输船驳接。

这个项目是为了缓解粤赣运河通行效率不够的问题,毕竟要过一级级船闸,每一次都需要停船排队等待,有时候过一次闸,需要排队好几天。

虽然内河运输的货物,通常都是耐储存的煤矿丶矿砂丶建材之类,但可以用过闸差不多的费用快速通过,很多船东是愿意采用的。

因为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运输船可以多跑几趟。

加上目前粤赣运河还没有全部贯通,预计全部工程改造完成,需要等到2030年左右,这还有两年多,才可以实现全线通航。

至于为什麽采用吊船过河,答案自然是飞艇运输费用还是比河运输船略高一些,对于不追求时效性的货物,还是内河运输为首选。

为了接住这个大机遇,赣南当地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干劲,全力配合海陆丰公司的各个项目。

而被选择成为飞艇枢纽空港的西华乡,也快速推进着征地工作,当地还批准了3条核心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运输承载力。

不差钱的海陆丰公司也在当地投资了很多配套设施,包括员工小区丶光伏发电系统丶净水系统丶储能系统。

这些投资都是通过贷款来进行的。

但是国内各大银行都没有拒绝海陆丰公司的贷款申请,基本就是一申请就可以拿到钱。

毕竟这些项目有庞大的技术支撑,只要海陆丰公司不自己作死,基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这种贷款可比给房地产贷款安全得多,银行巴不得海陆丰公司多贷款。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