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白金时代(1 / 2)

加入书签

第258章 白金时代

11月25日。

江淼夫妻俩还在京城。

不过对于公司和国内外的事情,江淼还是时刻关注着,每天至少会抽出两个小时来查看和处理这些事情。

『西班牙那个开采汞矿的公司,CEO出车祸了?呵呵,反应过来了吗?』他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心里面冷笑着。

打开公司内部的资源储备资料库。

这近四个月以来,海陆丰公司的马甲子公司,从海外各个渠道,累计进口了1.27万吨高纯度的朱砂矿,相当于1万吨纯汞。

这些矿砂分别储存在琼州丶岭南丶辽东丶齐鲁的沿海小城市。

对于国外进口渠道的不稳定性,江淼早有预料,毕竟汞矿属于比较少见和少用到的矿物,因为国际上曾于2013年通过《水俣公约》,限制了汞和其制品的开采丶使用等。

至于寻找替代品,目前海陆丰公司的147实验室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实有,那就是使用镓单质,同样可以和特定纳米矽管组合之后,形成常温超导体。

问题是镓目前的全球已发现储量才28万吨,其中赛里斯大概是19万吨。

但是镓矿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矿物,它普遍以伴生矿的形式存在于铝土矿丶铁矿丶煤矿丶铅锌矿之中,因此生产镓的核心方式,主要是通过铝土矿电解铝之后的尾矿进行二次提炼。

如果单独从铝土矿中提炼镓,每百万吨铝土矿才可以生产大约一吨镓,这能耗可以让绝大部分的企业和国家崩溃。

要知道,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4万度电和5吨左右的铝土矿,处理100万吨铝土矿,大概需要28亿度电。

如果不在电解铝生产体系之中,将生产镓的生产线加上去,镓金属的生产成本会狂飙。

那目前谁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地区?

答案不言而喻。

因为电解铝非常耗电,谁是全球最大发电地区,谁就是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地区,这是捆绑在一起的。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电解铝产量预计为7463万吨。其中赛里斯电解铝产量预计达到4697万吨上下,占全球产量的六成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

没有电解铝产业,就没有镓金属生产产业。

目前全球电解铝产业不仅仅没有像西方设想的那样,向东南亚丶天竺转移,而是越发集中在赛里斯。

原因就是电费下降了。

随着一个个储能基地投入使用。

一部分地区的电费已经下降了好多,比如滇省的电费就下降了,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费用,从之前的每度0.47元,通过自建储能系统和光伏发电,目前用电费用为每度0.36元。

而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成本,也从之前的每吨电解铝6345元左右,下降为目前的每吨4860元左右。

下降比例非常明显。

这进一步拉开和国外电解铝企业的距离,让国外的电解铝性价比下降,难以和赛里斯的电解铝进行竞争。

不过虽然国内是全球最大的镓金属生产国,但江淼却没有打算使用镓金属作为常温超导体的原材料。

毕竟镓的市场价为每吨180万左右,而纯度99%的汞,每吨才84万左右。

加上镓在电子产业丶航天航空丶精密仪器等产业的应用广泛,如果现在再加一个常温超导体的用途,估计价格要上天。

而汞则相对比较好一点。

当然,如果汞可以生产常温超导体的消息泄露,价格同样会狂飙突进。

江淼看向书房的地图,将目光聚焦在前段时间他路过的甘省东南部,作为秦岭的一部分,这里存在不少汞矿,其中还有几条大型的矿脉,储量加起来不下于26万吨。

这些矿区可想办法开发一部分。

至于国外的进口渠道,虽然很不稳定,但海陆丰公司不会放弃,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进口。

虽然西班牙和义大利的汞矿进口渠道出问题了,但其他地区却不一定,毕竟有些地区的其他矿物没有多少,本身又需要钱,出口汞矿就成为了经济命脉。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西方资本势力可阻挡不了当地人想赚钱的念头。

只要海陆丰公司一天不公布汞矿用途,就可以压低价格继续进口汞矿。

而开发常温超导体的产业,短时间内只能内部使用,而且只能使用在一些机密产业之中,避免消息泄露出去。

想好了产业布局的思路,江淼打了电话,吩咐投资事业部去甘省东南部进行投资,重点要拿下几个秦岭山区的探矿权。

这些水银矿物,未来绝对是堪比白金的东西。

同时,他还吩咐马甲采购办公室那边,加大对各种稀有元素的进口,特别是公司未来需要使用,或者目前正在使用的稀有元素,都要尽可能进口,哪怕是用不完,也可以储备起来。

反倒是对于煤炭丶石油丶天然气这一类的能源矿物,海陆丰公司表现得兴趣乏乏。

这些能源矿物的地位,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脱胎换骨,未来肯定会继续下降,只剩下化工这个用途。

甚至连化工这个用途也会被进一步削弱。

毕竟豆丝制品可以替代很多塑料制品,而明年要在漠南大规模种植的新品种橡胶草,又会生产庞大的天然橡胶,进一步挤压合成橡胶的占比。

这肯定会让石油和煤炭的化工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反倒是稀有元素方面,无论是时代如何发展,这些稀有元素的价值是不会下降太多的,随着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对于稀有元素的需求量,也是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因此现在不断进口国外的稀有元素,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不仅仅海陆丰公司在加大进口,国内其他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以及官方都在想方设法加大稀有元素的进口。

这些进口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很多稀有元素的国际价格,但这也有利于贸易平衡。

很多地区通过卖矿,再从赛里斯这边购买大量的工业产品丶农产品,形成了全新的经济循环模式。

这让西方势力想阻扰赛里斯企业进入全球各地采矿的计划,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

毕竟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导致很多地区的地头蛇,越发不喜欢配合西方势力搞事情。

除非西方的大财团愿意以差不多的价格采购这些矿物,不然无论是谁成为地头蛇,都不会放弃这种买卖。

断人买卖,如杀人父母。

要让别人乖乖听话,就要给人一口饭吃。

别看海陆丰公司搞了榴槤,导致国内榴槤价格下降到每公斤15到22块钱左右,但东南亚的榴槤进口规模并没有减少,只是利润减少了而已。

而目前海陆丰公司推广的榴槤种植规模,就是250万亩,每年生产大约1500万吨鲜果榴槤,人均10公斤鲜果榴槤,以35%左右的出肉率计算,就是人均每年3.5公斤榴槤果肉。

这个消费量并不大。

特别是平均到每年365天之后。

而且大马的猫山王之类,还是占据着高端市场,就是没有以前那麽嚣张了,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因为经过海陆丰公司的榴槤冲击之后,东南亚各方一清二楚,现在如果还不知死活,那海陆丰公司随时可以推动其他品种的榴槤国产化,甚至可以将山竹丶红毛丹之类的热带水果一网打尽,直接干崩整个国际市场。

到时候东南亚的水果产业,就真要完蛋了。

榴槤冲击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

而今年六月份之后,国内在东南亚地区获得采矿许可的企业数量,短时间内就增加了16%,显然当地放宽了采矿限制。

各种小金属丶稀有元素的矿点不断被勘探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