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1章 袖里乾坤,种田之道(1 / 2)

加入书签

第540章 袖里乾坤,种田之道

见郑法抬头望天,沧溟龙王更是纳闷。

「难不成还有劫数?」

换旁人,他当然不会如此问,这劫早该完了。

但郑法渡劫奇峰迭起,他真没把握。

漱玉龙主沉默了片刻,似乎想起了什麽,面色古怪:「这事,我好像听我徒弟说过。」

「什麽?」

「他在等……天赋神通?」

饶是沧溟龙王,已经把郑法想的很特别了,听了这话,也慢慢转头,看着漱玉龙主,只觉自己听错了。

但漱玉龙主在点头。

沧溟龙王回头,看着一道流光落下,淹没郑法的身影,一时无言。

……

郑法随着流光牵引,又来到了天地胎膜处。

此时再看天上星辰,他心态又是不同,连带对天赋神通,又有一重见解。

据天河尊者之前所言,天赋神通,来自于第一纪元。

那个纪元对天河尊者都太过久远,郑法自然更不了解。

但郑法觉得,起码有三个人比天河尊者知道得更多。

第一人当然是道尊。

其次,便是雷音佛祖。

随着郑法越发了解四宗,雷音寺就越显得奇特。

在他心中,雷音佛祖,比道尊更加神秘莫测一点。

第三个,就是九山宗的老朋友,陆麽了。

一方面,陆麽历劫三世,妖皇就生活在第二纪元,很有可能接触到第一纪元的遗留。

另一方面,是现代世界。

正反五行神光,化虹之法,大日真火,一气化三清……

这些天赋神通,玄微修士听起来陌生,可对现代人来说,却很是熟悉。

陆麽被天河尊者劈了一剑,爆出个现代世界,却有这些隐秘传说。

只能说明两个问题:陆麽肯定了解第一纪元,还有,现代世界,恐怕比一般的金仙世界要特别。

种种猜想在他脑海里打转。

天地胎膜外的混沌深处,忽然亮起一道明黄色光芒。

这光芒浑厚,苍茫,堂皇。

郑法心中好奇,眼中亮起银芒,运起洞虚灵眼,朝混沌深处看去。

还真让他看到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一面青色宝镜,在混沌气中飘浮。

即便是有着洞虚灵眼,郑法也未能看清这宝物的样貌,只模糊看到镜子四周霞光萦绕,瑞气千条。

这明黄光芒,正是从镜面而出,射向玄微。

似注意到了郑法的目光,宝镜上霞光一收,隐入黑暗。

只留明黄光芒,穿过玄微胎膜,没入郑法额头。

天赋神通入手,郑法心中更加确定那宝镜的来历:

「袖里乾坤……天地宝鉴?」

得到袖里乾坤,对郑法来说,其实很出乎意料。

天赋神通,和他的修行很是相关。

他修行的是《黄庭经》。

不管他这《黄庭经》正宗不正宗吧,和传说中的镇元大仙关系也不大。

可细细研究了片刻袖里乾坤,他心中倒是有了些明悟,只待回去和章师姐她们参详。

他又望了眼混沌深处,降下身形,朝百仙盟地界落下。

走到半途,他心中一动,隐藏身形,朝海域而去。

沧溟龙王几人正抬眼看着天空,见天上光芒散尽,郑法却不见踪影,显然也有些迷惑。

等着等着,沧溟龙王像是意识了什麽,脸色一变,在空中化作一条长龙,欲要遁入水中。

天空中,郑法立在云端,袖袍舒展,遮天蔽日,朝沧溟龙王罩来。

他也没有管其他人,只针对沧溟龙王下手。

沧溟龙王身为真仙,化作真龙,长如江河。

可此时面对郑法神通,却如入笼泥鳅,上下翻腾,却身不由己的朝郑法袖口飞去。

他脸上更慌,表情挣扎,忽然张嘴一吐,一道金色流光打向郑法。

郑法的长袖寸寸碎裂,露出胳膊,脸上更是略有潮红。

那流光被他捉住,拿在手上,是个金色印玺,上雕玉龙。

沧溟龙王望了眼那印玺,眼神中满是心疼,却也果决,钻入海中,消失不见。

沧溟龙宫其他三人,更是跑远了。

郑法一声长叹:「这龙王还真是不凡。」

他方才窝没打成,想要借用袖里乾坤,下个笼子,将龙王擒拿。

他一个人当然是杀不了龙王的。

但要是制住对方一时半刻,塞进九山界,自有诛仙剑阵款待远来贵客。

但这龙王本是真仙,在海中又不能以常理对待,感知不凡,竟反应了过来。

面对近乎bug的天赋神通突袭,他居然也能脱身。

这也让郑法看出了袖里乾坤的极限。

他现在的真实修为在散仙左右,运转袖里乾坤,对付真仙,若是对方反应快点,发狠起来,那也擒拿不住,甚至会遭到反噬。

不过这神通,还真是很强,甚至可以说是他最强的斗法神通都不为过。

见他表情遗憾,语气中对沧溟龙王有些赞叹,一旁的漱玉龙主有点憋不住了:

「郑掌门,你还未道果,就能逼得沧溟龙王抛弃镇海玺自救……」

她下一句话没说出来,只在脸上写着——你还想咋样?

郑法挥挥手:「有心算无心而已,下次可没有这麽简单了,镇海玺是什麽?」

漱玉龙主看着郑法手中金玺,表情越发古怪:「这段时间,龙王为了掌控海域,收服水族,才铸成了此方镇海玺。」

听了这话,郑法眼睛一亮,「你这意思是,这宝贝可以掌控一方海域?」

漱玉龙主看了片刻镇海玺,摇头道:「应该是他新占领的水域,面积,大概有七分之一个玄微海大。」

「玄微海?」

漱玉龙主反而有点疑惑:

「掌门不知?我如今掌控的海域乃是玄微故土,因此叫玄微海。」

「玄微海之北,称为北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