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五十二章 谁让您不是茶素的(1 / 2)

加入书签

第2598章 谁让您不是茶素的

四月的茶素,像是被小屁孩特意调制的半透明颜料,将整个边陲小城浸润在青涩与成熟交织的混沌里。

天山褪去白纱长袍换上露腿被裙后,河水也开始慢慢的变粗变浪。河柳新抽的嫩芽就像是少女来不及遮掩的青春痘,想要展现体态,又害羞似的遮遮掩掩。

城郊的大片野杏林最耐不住性子,粉白花瓣像偷抹了胭脂般招摇,却在蜜蜂造访时慌张地落下几片纱裙,像极了站在二楼往下扔木棍的金莲。

最妙是那些躲在沟壑里的野蔷薇,蜷缩的叶芽还沾着前夜的雪粒,茎秆上却已冒出暗红的刺。

像极了突然在意起衣领高度的女学生,既要让鹅黄的花苞若隐若现,又慌忙用锯齿状的叶片遮住正在发育的曲线。

天山的云朵也染了这份羞赧,明明聚成绵软的絮,偏要撕成片片鱼鳞。晨雾裹着炊烟在河谷游移,将刚冒头的苜蓿嫩尖洇成水墨画里的淡痕。忽而落下的春雪像块半透明的纱巾,欲盖弥彰地遮住草原新换的绿裳,却让融雪处裸露出更鲜润的草芽——那些偷偷涂了透明唇彩的倔强,终究藏不住破土而出的渴望。

城市的街道两边满眼望去都是青涩,柳树的枝头像是一夜之间穿了黄绿色的裙子一样,粉白粉白的梨花悄悄的挂满了枝头。

各种鸟儿挤在枝头,相互交换着口水,有的是两只,有的是三只,有的竟然是一排。看着它们没羞没臊的样子,耳边总是有赵播音的春天来了,然后更是想拿块枝头给它们打飞了了事。

城市像是活了一样,色彩终于从白色变成了彩色。

街上的景色也很奇特,有穿着薄羽绒的大妈,也有半截袖的大姑娘,总觉得她们不在一个世界。

如果说西北的春季是荒漠,那麽西北唯一还能对照课本的也估计有且只有一个城市了,那就是茶素。

这几年茶素这个城市也好像慢慢的开始变的年轻了。

早些时候,茶素不知道怎麽一下像是变的像是一个迟缓的老人一样,公交车是慢悠悠的,路上的行人脚步是踟蹰的,都像是漫无目的一样的。

最热闹的也就是傍晚的广场舞了。

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高新区这边,满眼望去全是小姑娘大小伙,看着就感觉朝气蓬勃的。

清晨,张凡顺着步道朝着医院跑去,天气变热了,运动锻炼这几年慢慢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采纳了。

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太冷和太热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在户外运动。

天气太冷,会导致呼吸道损伤,太热则会中暑。

还有一个就是感冒中也不要锻炼,别听什麽感冒的时候锻炼会加快恢复。

这是屁话,吃感冒药都没用,这玩意七天的周期就像是例假一样,你用不用塞子都是七天。

而且感冒中锻炼,有一个最大最大的风险就是心肌炎!

这玩意的恢复期可不是七天,有的十几年都会有后遗症的,比如很多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什麽是早搏,就是感冒后锻炼然后并发心肌炎。

这玩意可不是早勃,是会要命的。

三个小伙子跟在张凡身后,张凡的这个运动量对于他们来说,和散步没啥区别,医院正门的大街,在早上十一点之前是步行街,因为这地方开辟了一个早餐区。

茶素医院现在就医人数很高,医院内部的患者食堂根本就运转不过来,尤其是早上的时候,因为查房检查的缘故,患者和家属用餐过于集中。

而大门口的这个早餐也算是填补了这个集中空白期。

张凡大多数的时候在家里吃,说实话家里的营养早餐吃多了也有点不是太想吃,一般不在家里吃就在医院职工食堂吃。

不过偶尔张凡嘴馋的要紧,也就在医院门口这边的小摊上吃了。

虽然炸油条的油都是浑浊的,包包子的老板娘偶尔也会擤鼻涕,当时觉得很恶心,可时间长不吃,还真的有点想念。

医疗上有句话怎麽说来着,能让你感觉身体舒服的都不是太有益于健康的。其实偶尔来一两次不沉迷于其中,其实身体还是能抗揍的。

比如手艺人这个话题,国外的性学家叫什麽金还是什麽银的人做过一个调查,他的这个调查具体有多少人数标本当时张凡看过也忘记了。

但里面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结论,就是青春期的时候,男性手艺人是远高于女性手艺人的,但进入三十五岁以后,女性手艺人反而超过男性手艺人。

这个论点的数据到底详实不详实也不好说,但偶尔来一次其实也没什麽。可你要是一天三次,或者一周七八次,这就不行了。

一碗羊杂碎一块饢饼,羊杂也就吃到四月了,天气越来越热了,等五六月再吃,就有点过于火大了。

微辣中带着酸味出头,夹杂着蒜和香菜的香味,混合着麦香,乖乖一碗下去,身上微微出汗,真的是清晨无限的美好。

张凡算是大客户,几个小伙子跟着张凡跑步,张凡得管饭,虽然人家说不用,但张凡必须得管饭。

他吃一碗羊杂,而给三个小伙子则是加工羊杂,就是不要羊肺,全是羊肚子和羊肠的大碗。

吃饱喝足,张凡进入医院,就开始皱眉头了。

因为这几天医院乱的像是群魔乱舞一样。

但凡能和张凡说上话的人都来和张凡说话了。

其实大多数都很好打法,一两句的事情就搞定,最麻烦的就是一群老专家和老教授,尼玛你编制都不在茶素医院。

说白了,你就是个打短工的麦客,可这群人并没有这麽自觉性。

以前刚来茶素医院的时候,这群老家伙虽然也加入了茶素的实验或者临床。

但总是一副防备的架势,就像是非洲野猪在喝水一样,时刻保持着警惕,直接就把张黑子当非洲二哥了。

他们警惕的就是张凡把他们弄成茶素的在编人员。

当时张凡是有这个想法,但实力不容许啊。能让他们来医院就已经很奢求了,其他的也就随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