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结尾(2 / 2)
「它是安慰,但是,你以前跟我说过一句话,你还记得吗?」
「什麽话?」
「没有答案,才是有价值的思索。」
「我什麽时候说的?」
「我不记得了。」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啧啧两声,「我竟然还说过这麽有哲理的话?」
陈思琦:「你说过很多有哲理的话,然而你只是说,你也没有身体力行,你的疑惑比谁都多。」
陆严河:「好吧。」
「虽然我知道我说了也没有用,但我还是想说,你想那麽多干嘛?」陈思琦说,「做就是了,反正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逼你做出选择,选择做出来了,你就知道答案了。」
「好有道理。」
-
如果说四月初的黑马是《尸相》,四月底的黑马就是《身陷丑闻》。
这是第一部掀起巨大讨论的网络大电影。
甚至连五一档的几部大片,讨论度都不如《身陷丑闻》。
五一档的电影,票房几乎全部都未达到预期。
票房档的冠军是《我许久未回去的家》导演沈默凡和徐依仁再度联手拍摄的《山野人家》,仍然还是走的惊悚路线,又是一部大女主电影。
因为之前两个人合作的《我许久未回去的家》,票房达到了8亿,加上徐依仁这几年主演的电影,票房成绩都很不错,所以,业内对《山野人家》都寄予厚望,然而,即使拿到了五一档的票房冠军,五一档五天时间,电影也总共只拿下3.12亿的票房,票房最终可能只能落在5亿左右的位置。
其实票房也很高了。
只是对于五一档的票房冠军来说,这个数字有点低了。
业内一通分析,认为五一档票房之所以下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次五一档的几部电影,全部都是以题材取胜,少了工业大片,所以吸引力有限,毕竟之间的竞争很大,却没有把观众盘做大。
陆严河不知道怎麽回事。
他也没有关注五一档。
因为这个时间,他在美国跟符恺等人一起筹备《黑衣人》这部电影,同时,也在跟《生死时速》的导演看后期,提意见。
不仅《生死时速》拍完了,《原始码》和《恋恋笔记本》也都拍完了,都在后期阶段了。
三部电影都在路上,目前来看,只有《恋恋笔记本》有希望在今年上映,其他两部的后期,都有点耗时间,没有那麽快。
忙得要命。
「黄天霖那个电影,你想好了吗?要不要接?」晚上,回到酒店休息,陆严河接到陈梓妍的电话。
自从接到黄天霖的那个剧本以后,陆严河就一直在犹豫,没有想好,是否要接。
陆严河问:「梓妍姐,你觉得我应该接吗?」
「我不知道。」陈梓妍却说,「这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陆严河说:「我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陈梓妍说:「所以我就更不可能帮你做这个决定了,严河,这是需要你自己做的决定。」
陆严河叹了口气。
「好犹豫。」
陈梓妍问:「抛开你的个人原因,你觉得这个剧本写得怎麽样?」
陆严河说:「很好。」
「有多好?」
「它让我感受到了《热带雨季》那个剧本里类似的东西,非常纯粹的丶私人的一种情感。」
陈梓妍:「能详细说说吗?」
陆严河说:「很多剧本,故事性很好,很多剧本,人物非常立体,而极少数的剧本,它是一种情绪,《热带雨季》是一种成长和迷惘的情绪,而这个剧本,是一种内心深处有一团火需要释放的情绪。」
陈梓妍:「跟你的个人经历有关吗?这样的判断,是否受你自己本身的经历影响?」
「那我还真没法儿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影响。」陆严河苦笑。
陈梓妍:「王重导演的《寻欢作乐》,他一直在改剧本,不满意,如果黄天霖这个本子你不接的话,我确实也要帮你再找一找文艺片的剧本了,或者你自己写一个,你接下来手头上的商业片太多了,得给你留一部文艺片的存货。」
陆严河说:「《定风一号》今年七月会在国内和欧美上映。」
「《定风一号》是你手头唯一一部还没有上映的非商业题材电影了。」陈梓妍说,「等这部电影上映完之后,就没有了。」
陆严河:「我觉得你是在旁敲侧击地劝我接黄天霖的这部电影。」
「你心中想着什麽,你就会听出什麽。」陈梓妍反问,「是我想劝你接,还是你自己潜意识里想接?」
陆严河沉默。
-
有一个词叫近乡情怯。
陆严河知道自己这个情况跟「近乡情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某种程度上,道理又是一样的。
陆严河知道自己为什麽犹豫不决,但知道也不代表就能够解决。
于孟令在这个时候拿了一个剧本来找他。
「严河,我这里接到了一个剧本,你要不要看看?」
于孟令自从跟他合作了剧版《胭脂扣》以后,就有了比较密切的交流。
今年春晚那个节目,于孟令也是在接到他的电话以后,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直接答应了。
然而,于孟令给他拿剧本这事,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于孟令是一个非常清丽婉约的女人。
她的情感是浓烈的,但是她的呈现是带着一种高门女子的疏离的。
恰恰是这样的气质,让她别具一格。
陆严河说好,又问:「孟令姐,这个剧本是差投资,还是有角色你觉得适合我演?」
「你先看看。」于孟令说。
陆严河闻言,也就不问了,如她所言,先看看。
电影名叫《舟》,讲的是古代一个专门给人做舟的家庭的故事。
剧本写得非常日常丶扎实但是动人,有一点是枝裕和电影的味道。
直到剧本最后,当那条舟做好,看似要大圆满结局的时候,剧本中的儿子,忽然杀掉了父亲。
陆严河看得心跳蓦地漏了一拍。
怎麽又是这样的剧情?
电影最后并不是在进行一个情节上的故意反转。
相反,它并没有解释儿子为什麽要杀掉这个父亲,只是在最后交货的人,成为这个儿子。
陆严河疑惑地给于孟令发了消息,问:这个剧本的结尾,我没有看懂。
于孟令说:你觉得写得怎麽样?
陆严河:抛开这个结尾,前面写得很动人,很好。
于孟令说:你可以再读一遍吗?其实前面好几个地方,都已经暗示了为什麽会有这样一个结尾。(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