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9章 五丈原(2 / 2)

加入书签

「散修或者魔界当中,总归是会有不怕死的人找你。」

「多谢前辈提醒,晚辈会小心的,正魔大战,也必定携我大汉两百馀万战土血战到底。」

陈三石的身上总算不再有受到压制的感觉,行礼过后飞快离开。

这万相山,他是说什麽都不会再来了!

今日如果不是独孤敖在这里,自己只怕是要吃大亏。

算是欠了诛仙门一份人情。

好在,想要的东西都拿到手。

陈三石返回大汉军营,将青木老妖的精华之连同云篆缚魔丝交予东方景行带回天墉城,命令紫南抓紧打造,争取在秘境开启前制造出法宝弓箭。

紧接着,他开始巡视边境长城。

局势还是跟之前一样,每日都会有几轮人数不多的魔军攻城,大汉兵马,目前为止完全能够控制得住。

但还是有一个严峻的问题,

血魔大军的数量越来越多,就好像是东海之水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这样下去,大汉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越来越高。

他们必须,尽快弄清楚血魔的原理,然后尝试从根源处掐断来源。

陈三石返回中军大帐,找到年迈卧龙,将对方探寻秘境需要的物品备齐。

月夜之下,许文才将东海鲛族鱼油制成的蜡烛,按照特殊的排列方式摆开,

又在地面摆放龟甲丶罗盘等器物。

「老许。」

陈三石好奇地问道:「这就准备用这些东西,把秘境找出来?」

「呵呵~」

许文才也不正面答覆,只是授着胡须,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放心,老臣说到做到,陛下奔波数日,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你这老书生。」

陈三石调侃:「还跟朕卖起关子来了!怎麽,这麽急着赶朕走,是藏了什麽秘法,担心被朕学了去?」

「还真是!」

许文才笑了起来:「此法即便是陛下,也是断然没办法学会的。」

「朕偏..」

陈三石正要与之争个结果,王力恰好急匆匆地来到身边汇报。

「陛下!

「东南方向两百里外,又出现了一批血魔大军,规模不小,您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来得好!」

陈三石顿时没了和老书生争执的心思,随便点了两员大将后,就朝着东南方向掠空而去。

看着天武陛下离去,许文才盘膝在蜡烛摆出的阵法中央坐了下来。

「先生。」

齐成看得认真:「莫非,这就是您先前所说,还没有传给我的功法?」

「然也。」

许文才承认。

齐成求教道:「先生莫非能够依靠这套阵法,测算出秘境入口的大概方位?」

「不止是秘境。」

许文才抬起头,看向夜空中的漫天星辰,幽幽道:「还有我大汉的国运。」

「传说中的占卜命数,窥探天机之法?!」

齐成目露惊。

他想不到,自己这位并没有灵根的先生,竟然真的身怀如此绝技。

如果是真的话,许文才哪怕是个凡人,进入到修仙界的任何一个金丹宗门,

也必定会受到座上宾的待遇。

不过他不解地问道:「我大汉建元以来,国泰民安,社稷昌隆,国运正处于春秋鼎盛之时,有必要推测吗?」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麽简单。」

许文才看着星宿:「小成子啊,看得懂星象吗?」

齐成摇摇头:「自学过一些书籍,但不精通。」

「基本的星宿,总该认得吧?接下来我说,你来听。」

许文才举起羽扇,遥指星渊:

「如你所言,我大汉正是国运昌隆之时,帝星本应煌煌如日,可现如今却蒙上一层血雾。

「荧惑星自井宿逆行,赤芒暴涨如鬼目,竟与心宿二相叠成『荧惑守心』的死局!」

听闻此言,齐成心头一颤,连忙道:「先生的意思,是陛下此次,有性命之忧?」

「你以为陛下,为什麽要调动天下兵马,万里迢迢地来到东胜神洲,参与这场仙魔大战?」

许文才顿了下,加重语气道:「因为祖脉,复苏了!

「为了不影响人心士气,陛下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但如果不在最近几年内找到修补封印的方法,看似稳固的大厦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坍塌!

「所以陛下才不惜劳民伤财,也要来到此地,寻找破解之法!」

.

齐成沉默。

这些年天墉城内不论是缺少什麽东西,过不了多久,陛下就总是能够寻来。

以至于在他们的视角当中,大汉一直都是顺风顺水,要什麽就有什麽,甚至能够以凡人之躯对抗修土,简直威风凛凛,完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陛下一个人,在前面顶天立地的撑着而已!

实际上,他们大汉一个凡俗朝廷,充其量算作不入流的宗门,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再繁华,在天水三十六仙宗面前,也如同蚁般渺小,随时都有彻底倾覆的可能。

现在先生说,天武陛下很有可能要在广仁道出事,才让齐成幡然醒悟,明白他们的处境有多麽危险。

「先生!」

齐成额头上不知不觉间布满细密的汗珠:「那这『荧惑守心』这局该如何破解?」

「倒也不必过于慌张。」

许文才眯起双眸,苍老的声音透着坚定:「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即便是再凶险的局面,也必定会有一线生机,无非,看人怎麽去走。

「传令下去,接下来四十九日内,不得任何人靠近中军大帐,即便是陛下也不行。」

「好!」

齐成领命。

「对了。」

许文才募地问道:「咱们驻扎的这片区域,当地百姓怎麽称呼?」

齐成回答道:「五丈原。」

「五丈原啊—」

许文才喃喃重复,缓缓闭上双眸,身边的七盏大灯和四十九盏小灯,燃起的火焰愈发明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