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9章 固本培元(1 / 2)

加入书签

第609章 固本培元

正月初二之后,又是各村上山拜年,送来一担担粮食丶腊肉丶布匹和柴薪,在乌龙山种地依然不纳粮,村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其间,又有灵虱宗丶香溪河李氏丶大黑山黄风寨丶洪山孙氏等有交往的修行道友前来拜年,收到的年礼堆积如山,里面当然也少不了大封山的七月香兰籽。

按照东方玉英的吩咐,之后这几个月,最好一直到明年夏天,他都不要再行露面,因为侧脸和景昭太像,这个时候露面,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产生各种想法。

所以刘小楼老老实实呆在乌龙山上,继续巩固修为。

服用天基中还液后,就不停奔波,还真没有工夫好好培元固本,如今算是得了空,便也踏实下来。

筑基中期的修为,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吸纳灵力,转化为真元,注入气海之中。如氮盒一般的真元在气海上方大量汇聚,然后通过心法激发,转化为真液,落入下方真液池子,形成气海中的海水,整个过程与海上降雨相似,激发转化的过程,则与雷鸣电闪没什麽区别。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灵力,否则无法聚集到足够「降雨」的灵力浓度,所以刘小楼便踏踏实实待在乾竹岭的绝顶,将虚空裂缝形成的灵泉打开,大量吸纳灵力。他吸纳的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灵泉之外三尺,灵力便几乎散逸不出来了,大白和小黑两位长老不得不和他挨得极近,一个趴在他双膝之上,一个索性飞到他头顶上,这才能一起修行。

好在两个畜牲的修行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只过来吸纳一个时辰,否则这处灵泉还真不够用。至于它们其他的修行方式,比如夜食月华,捕捉灵虫丶寻找灵花,又或者乾脆吞咽灵石之类,就不是刘小楼能掌控的了。

而周瞳乾脆就没了吸纳灵力的机会,重新恢复到依靠灵石修行的岁月。

每隔半个月,刘小楼便能在气海上空汇聚出一团浓云,然后真液池子里的黄龙剑便会升上「天际」,在浓云之中翻腾搅动,引动这团浓云降雨,降下来的雨滴汇入下方真液池子,充实池子中的真液总量。等到斗法的时候,调用的便是这些真液。

刘小楼向东方玉英请教过,东方余英差不多十二天降一次雨,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

自己的修行天赋应该是不如东方玉英的。别看一个「降雨周期」只差两天,如果再算上君山充沛的灵力丶宗门几乎无穷无尽的灵丹丶师长们随时随地的点拨,这个差别会无限放大。

所以刘小楼要想追上东方玉英的修行进度,就必须加倍努力丶加倍有运气丶加倍去搏命,所以东方玉英才说,一个没有大宗门在后面撑腰的散修,居然修炼到了金丹后期,真是「天道不公」。

至于景昭,刘小楼没敢当面问,但听东方玉英哀叹过,景师兄在筑基中期时,大概每隔七日便能「降一次真液雨」,这个效率远超同门所有人,包括筑基中期时的东方掌门和诸位长老。

这个世界好似忽然间忘了乌龙山,忘了刘小楼,刘小楼也就忘了这个世界,这一潜心修行,就是四个多月,度过了春暖花开,晃眼就到了夏日炎炎。

再和去年回山时对比,真液池子里的真液总量足足增加了一成!

真液的增加不是这四个月闭门修行最重要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吸纳灵力到转化真液丶再到降雨丶入池这一整个过程的稳定运转,也就是固本培元的根本所在。

这个循环过程稳固建立之后,在不停增厚真液的同时,也会随之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或者说是形成一道气海的透明外罩,具体大小,依照每个人的天赋不等而不同。

所以,刘小楼现在的任务,就是修炼出气海「外罩」,将气海的大小确定下来。

当气海大小真正被确定下来后,真液池子会随之盛满整个气海,到了再也无法盛入更多的真液时,筑基中期的修行就到了尾声。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让真液形成元胶,也就是让其粘稠,这个过程,就是开启筑基后期修行的过程。

他现在无法预估自己在筑基中期将会修炼多久,几年还是十几年?亦或是几十年?因为东方玉英曾经说过,有很多修士一一包括青玉宗这样的高门大宗里的内门弟子,往往一直修炼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没有确定自己的气海大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