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上帝的偏爱?(1 / 2)
第214章 上帝的偏爱?
余伟是被乔喻赶出房间去的。但直到他走出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脑子都还是一团乱麻。
余伟到现在都还没想通,为什麽乔喻会对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执着。
也不是他身在福中,不知道人间疾苦。他仔细回忆过第一次在潇州跟乔喻见面的场景。
说实话,乔喻真不像是缺钱的样子。起码身上的穿着跟举止都没有半点他印象中那些生活不如意者该有的样子。
至于现在……
虽然他并没有仔细去探究,但光是乔喻在国际上拿到的各种奖项,以及回国后宣传报导中各个部门给的奖励就已经很多了。
更别提学校还有奖金。
妥妥的千万富翁。
这家伙竟然还在乎学校给的那点奖金?就是翻个倍也没有他拿到的各种奖励的一个零头。
所以这家伙到底图啥?
想不通,完全想不通。最终余伟只能归结为曾经得出的一个结论。
这家伙——是真有病,没治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余伟拿出了手机,给陈教授拨了过去,电话里铃声响了两声就被接通。
「喂,余伟,从乔博士那里出来了?他有什麽建议?」
「嗯,乔博士建议我们论文不要直接发。他说论文中的工具跟思路都没问题,只需要对一些细节做调整,就可以直接把素数间隔上界缩小到2,还顺手帮我们把论文改了。」
「这……你现在忙吗?没什麽事就来一趟理科楼我的办公室,我等你过来,见面再说吧。」
「不忙,我这就过来。」
……
十分钟后,理科楼的办公室里。
「哎,这个当时怎麽没想到呢?」
「……」
「你说我们之前花那麽多时间计算流形的全局曲率平滑,甚至还引入了高阶扰动项,结果白费力气。乔博士一句话就把问题直接分解到局部密度函数上了……」
「……」
「哎,你看看这里,的核积分框架就差这一点突破。密度函数如果能适应曲率的局部变化,那模态路径在极小间隔下的对称性也能自然保持。为什麽我们就没能想到?」
「……」
「还有这里,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在局部曲率上引入可调参量,结合路径的收敛性验证,早就不用花这麽多时间绕弯子了!」
「……」
余伟静静地在旁边听着陈哲论教授在那里捶胸顿足的吐槽。其实他也有很多东西想吐槽,但这实在不符合他的性格。
数学难题看了正确答案之后,突然觉得题目很简单这种事他经历过很多次了。
虽然之前他的奥数教练跟他说过,其实数学自有其特殊性。知道了正确答案之后,能恍然大悟就已经说明知识点差不多掌握透了,只是差那临门一脚而已。
更多的人其实看了答案都不知道为什麽要这麽解。但余伟一直觉得这句话是安慰。
不过现在看到陈教授的反应,余伟觉得之前的教练说的大概也有些道理。
就这样,两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乔喻修改的那些内容,也被两人差不多吃透了。
毕竟乔喻本来就没怎麽动他们的框架。只是在细节上给了他们一些启发。
不过这也给余伟上了一课。让他意识到跟乔喻的差距大概就在这里了——-对数学真相理解的差距。
有差距的不止是他,陈教授似乎也是一样的。有些东西就像隔了一块纱布。能否挑开那块纱布就成了天才跟顶级天才之间的鸿沟。
「咦?都已经十点半了啊?先送你回去吧。」
等陈哲论恋恋不舍的放下被乔喻写满了修改意见的论文列印件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不用送了,也不晚,我自己回去就好了。」余伟摇头道。
「没事,顺路。你顺便跟我说说,乔博士怎麽跟你说的。」陈教授解释了句。
然后站了起来,带着余伟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余伟也跟在旁边点了点头,这才想起乔喻交代的事情真还没跟陈哲论说。
「对了,乔喻说他最近申请了一个新项目,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向科学院提交一份申请。」
「哦?他这个项目我知道很有意思。」
陈教授神色一动,点了点头,随后考虑了片刻后说道:「这篇论文不如你跟乔博士共一作吧。我留个二作。」
余伟摇了摇头,说道:「他的意思是论文直接发Ann.Math,然后他做通讯作者,还是我跟你共一作。他说这篇论文的主要框架是我们做的,不想要跟我们抢成果。」
乔喻那些太过逆天的话,余伟没打算跟陈哲论说。怕影响了这家伙在教授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他就没见过这麽不把声誉当回事儿的数学顶级奖项得主。
「通讯作者?这……不太好吧?没有他的帮助,咱们的论文走不到这一步。只能证明到4,现在能证明到2了。」
陈哲论摇了摇头。
「我也是这麽说的,但乔博士说这篇论文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说即便他不帮我们改,直接发表也是一篇能发顶刊的论文。」
听到这句话陈哲论走得挺好的脚步顿了顿,然后深吸了口气。
好吧,乔喻有资格说这句话。
犹豫了片刻后,陈哲论才说道:「那就专门腾出一个章节,把他所做的贡献都列举出来吧。应该差不多一周时间能完成,到时候你再拿去给乔博士看看吧。」
余伟默默的点了点头。
……
美国,普林斯顿。
同样是开学季,对于洛特·杜根而言,总觉得新的学期,并没有什麽新的气象。
他曾经很喜欢在这个时候行走在普林斯顿校园内的林萌大道上。
九月上旬的阳光会透过高大的橡树洒落在他的肩膀上,驱赶空气中弥漫着的那些独属于初秋的微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