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放松(1 / 2)
第360章 放松
秦淮站在厨艺台前陷入了沉思。
研究双蟹包这麽长时间,他这是第1次真正开始制作双蟹包的馅料。说来确实很离谱,研究一个点心研究了这麽久才正式开始做,听起来不像是一个专业的点心师傅该干的事情。
虽然他也确实不是什麽专业的点心师傅。
蟹黄酱和海参的结合,非常的大胆,非常的有巧思,同时难度也非常的大。前面的九批可以说是都翻车了,每一批都在进步,每一批都在翻车,郑思源给秦淮进行了很多次的试错,但是并没有探寻到真正正确的道路。
臧良拿出了他做的最有感觉的蟹黄酱,郑思源也揉出了他和秦淮商量之后最适合做双蟹包的面,谭维安那边也空好了胃准备接下来的试吃。
双蟹包研究小分队的三名组员把自己能做的任务都已经做完了,现在就差组长开始他的表演了。
秦淮在思考怎麽才能开始他的表演。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袋里演练过很多遍双蟹包的馅料该如何制作,甚至还演练过海参该如何处理,蟹黄酱该如何熬制,后面两者由于技术性的问题只能在脑内演练,但是前者确实是他该负责的工作。
秦淮在思考郑思源之前翻车的原因。
首先,有技术上的问题。
作为六边形战士,郑思源的调味是不如秦淮的,他目前的调味水平不足以驾驭双蟹包的馅料,这是他做出来的每一批双蟹包都存在很明显的馅料上的问题。
秦淮的好舌头可以让他吃出问题在哪里,但是吃不出解决方案。
甚至郑思源那边的答案可能并不是这道题的答案。郑思源所会的所理解的双蟹包是井师傅版的双蟹包,秦淮要做的双蟹包实际上是许诺版的双蟹包。
许诺会做出怎样的包子呢?
要新鲜,要尽可能的保留双蟹包的本味,要集红白案之所长,最关键的是,要做的好吃。
这是许诺爱吃的包子,爱吃到不惜冒着被爸妈打死的风险,斥巨资把方子买下来送给井师傅都要吃的包子。即使他没有井师傅的水平,不可能做到井师傅的高度,他也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把他的版本的双蟹包做得好吃。
好吃才是第一要义!
无论用什麽样的方法,什麽样的手段,只要做的好吃就行,不需要按照既定的想法来做,也不需要按照规矩来做。因为许诺本身也不是科班出身的厨师,他是许厂长的小儿子,想拜井离乡为师未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野路子。
秦淮悟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倒是有思路了。
蟹黄酱和海参的结合本身就非常像菜,这两者如果拿去做菜的话,秦淮可以取很多名字,比如:蟹黄海参丶海参烩蟹黄丶蟹黄……
好吧,秦淮根本就不会取名字。
不过听上去就好吃。
做了这麽久蟹黄拌面,去年秦淮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蟹黄烧麦,他已经有点喜欢上蟹黄类的食物了。加上他对蟹黄这个食材非常了解,他很清楚蟹黄该如何调味丶如何处理丶如何烹饪可以变得更加美味,更加符合大家对蟹黄类点心的期待。
至于海参……
说句实话,秦淮其实对海参依旧不是很熟悉,即使做了一段时间凉拌海参但依旧陌生。
不过没关系,秦淮可以凭着感觉做。
秦淮动了。
处理好的蟹黄酱已经经过第1遍调味,但是这只是基础调味。新鲜海参仍然有腥气,和蟹黄酱结合后多少有点水土不服,想要中和二者的味道还需在调味料上下点功夫。
曹桂香给秦淮的凉拌海参的方子就很具有参考价值。
来点盐丶来点香油丶来点料酒丶再来少许芥末……
感觉调味料太多会影响本味?
没关系,Just do it.
秦淮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依次加入调味料,感觉心里那个模糊的双蟹包逐渐有了形状。
臧良一开始还在灶台那边按部就班地熬蟹黄酱,熬着熬着他发现秦淮那边的调味好像有些不走寻常路,有点随心所欲,有些放飞自我,有些放弃治疗的意思后,臧良这边也放弃治疗了。
他果断结束当前这批蟹黄酱,凑到秦淮边上强势围观。
郑思源那边早就开始围观了。
臧良看着看着越看越觉得有点离谱,问郑思源:「这对吗?」
郑思源很包容:「先看结果吧。」
很快,秦淮的调馅结束了,包包子,上锅蒸。
秦淮守在蒸笼边,臧良悄悄凑上去问:「有把握吗?」
秦淮非常自信且果决的回答:「没有,大概率会比郑思源做的最差的那次还要差。」
臧良:?
秦淮见臧良一脸懵,反应过来臧良之前没有加入过四喜汤团研究小分队,连忙解释:「一开始都是这样的,很正常,慢慢就好了。」
「可是……」臧良作为一名专业厨师当然知道研究新菜的标准过程,「郑思源已经做了很糟糕的版本了呀。」
正常情况下,队友把错误的道路摸索过,接下来就该往正确的道路上走了,怎麽秦淮还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顿狂飙。
「郑思源有郑思源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你是不是没有吃过郑思源做的四喜汤团?有机会你可以拜托郑思源做了给你吃,不过他可能不太喜欢做四喜汤团。他的四喜汤团跟我的四喜汤团完全不是一种思路,他有他自己做点心的思路,吃了你就知道。」
「他的点心…非常有个人特色。」
臧良:?
几分钟后,双蟹包出锅。正常情况下,这几批应该是谭维安来试吃,但由于臧良太想知道秦淮为什麽会如此笃定这一批双蟹包一定翻车,主动请缨试吃。
然后臧良就发现郑思源做点心有没有个人特色他不知道,秦淮翻车挺有个人特色的。
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还要往前走两步的美感。
这天下午,臧良对野路子有了全新的理解。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双蟹包研究小分队陷入了漫长的死循环。
大家各司其职,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
臧良在勾芡上找到了一点感觉,但是只找到了一点。
悟了,但没有完全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