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夏原吉(1 / 2)
傅友文原本还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这一回被陛下召见会是啥事儿,自己能不能进步进步什麽的。
听到这个刘姓小太监的回话,顿时一脸意外之色:「右侍郎……郁新!?」
虽然他自从朱允熥登基以来,已经被朱允熥时不时恐吓敲打,对这个肚子里藏了一肚子黑水儿的新帝几乎有了心理阴影,可与此同时……
傅友文也明白——如今这位新帝肯花心思恐吓敲打自己,另一方面便是看得上自己。
否则且看满朝朱紫袍。
陛下可曾格外费心给过其他人太多眼神?
「陛下可不是那麽好性子,那麽有闲心逸致的人。」
「单独召见郁新,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事出反常必有因果,这却是为何?」
傅友文站在刘公公面前微微愣住,一时也想不明白陛下怎麽突然来这麽一出,心里不由得有些吃味。
他懵逼了,站在他身后的郁新,脸上自然更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陛下要召见我!?甚至还避过了傅大人,是破天荒的单独召见!?」
想到这一点,郁新那颗原本平静的心脏,迅速剧烈跳动起来,他虽极力让自己保持平静,却还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
「莫非……莫非是我方才想的事情成真了!?陛下从那麽多人的答案之中,偏偏看到了我的,选中了我的,所以才让人单独来宣旨召见?」
这是他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也是他希望的。
可很快他又不敢这麽想:
「一个月前的戏言,陛下会如此当真吗?会那麽认真地审阅一个所谓「灯谜」的答案?」
「不会是因为我在公务上的过失,惹了陛下不快……」
「所以把我喊去问罪的吧?」
「还是前次众臣长跪乾清宫死谏,秋后算帐来了?」
「……」
几乎在一瞬间,郁新的脑子里更是冒出无数念头来。
「是了……还真说不准就是秋后算帐,所以才避过了傅大人?呵!当初傅大人可是跪了没多少时候就犯病晕倒了呢,傅大人年岁虽不小,身子骨却硬朗,呵……」
也不怪郁新想得太歪,实在是朱允熥这个皇帝在朝野上下诸多官员百姓的心里,留下的印象太奇葩,有时候好像靠谱,有时候又好像离大谱。
经常搞出些令人大跌眼镜的操作,混不吝的性子,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
郁新自然不敢太过乐观。
而当他想到很可能是所谓的「秋后算帐」,郁新悄悄抬眸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顶头上司,忍不住在心里一阵冷笑,乃至是鄙夷。
旁人以为他年岁大。
可作为朝夕共处的同僚丶上下级,郁新却不信。
即便上次的事情没结没果地渐渐平息下来,可往后这段时间,郁新心里对傅友文,是打心眼儿里瞧不上的。
正当郁新大脑飞速运转,估摸着自己这次即将可能遭遇些什麽的时候。
前来传旨的刘姓小太监,先是不卑不亢地朝傅友文礼貌性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回傅大人的话,正是呢。」
而后便立刻将注意力落在傅友文身后,同样穿着一身绯色官袍,神色谦恭的中年男子,主动问候道:「这位……莫非便是户部右侍郎,郁新,郁大人?」
他虽然没见过郁新,可是单从这一间办公房里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也是能准确找到自己的目标的。
郁新原本碍着傅友文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好立刻就站出来,此刻被点了名,自然也就没这个顾虑了,当下踏前一步,谨慎地朝着刘公公拱手一礼,试探着问道:「正是下官,不知陛下遣公公来此,是对下官有何见教?」
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麽,郁新面上表现得颇为平静,可实际上,却忐忑得喉咙有些发紧。
和傅友文一样。
他下意识想掏点好东西出来打点打点。
可想到之前这小太监说的话,却又顿住了动作,右手放在自己的袖子里进退两难。
却只见面前的刘姓公公缓缓一笑。
道:「陛下圣意,咱们做奴婢的,不敢随意揣测分毫,大人见了陛下,一切自会有所分明的。」
「还有,郁大人尽管放心把您的手从袖兜里拿出来便是,心里也不必纠结什麽,咱们乾清宫的人,都是不会,也不敢把手朝乾清宫外的方向伸的。」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外加上还有自己一条小命。
见对方神色之中并无多少倨傲,说话又如此明了坦然,郁新倒还真是自在下来许多。
当下把手从袖子里拿出来,拱手一礼道:「谢过公公指点,那便劳烦公公引路了。」
说完,也不忘转过头去和傅友文交代了一句:「傅大人,下官这便先去觐见陛下了。」
傅友文心里虽一阵讪讪。面上却也只能和善地点了点头:「陛下有召,自然是分毫都不可耽搁的。」
而后,便眼见着传旨的小太监带着郁新一起离去。
看着对方逐渐远去的背影,傅友文脸上也露出一抹凝重之色,捋着自己的胡子,双眼微眯道:「以陛下的性子,不是会纠缠着什麽长跪死谏这种事情不放的,或者说,他压根儿都不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去……」
「可……这是为何?」傅友文脸上带着不解和好奇。
毕竟这都过去一个月了,距离上次这个所谓的「彩头」引起朝野上下热议,新的报纸都发三期了,许多人对这事儿想不明白,便也直接抛诸脑后。
所以傅友文想了好大一会儿,愣是没想明白。
……
应天府街头。
秦淮河畔。
随着些许暖意一阵阵驱散去岁冬天的严寒,秦淮河畔一带见天儿地变得格外热闹起来。
行人如织,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而秦淮河的水面下。
或许是因为河水也稍稍变暖,好看的鱼儿都开始往上冒了头,在清澈的河水里自在的游来游去。偶尔便可能有条倒霉蛋,吃了钓鱼佬钩子上的吃食,然后便进了钓鱼佬的篓子里,变成吃食。
当然,眼下天色还早。
秦淮河畔的商家丶顾客,都是做正经生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