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礼物(1 / 2)
第525章 礼物
百晓生保持了惯例,哪怕这种惯例是数十亿市值的蒸发与压力。
也或者说,是俞兴保持了惯例。
他确实不知道比亚迪会出这种性质的事情,又偏偏是在港股暴跌之后的节骨眼,但事情出来就是出来了,一切都十分清晰明了,百晓生在后台能够看到匿名用户的身份,也与之联络进行初步的核实,最终便是如此的呈现。
同样是考虑到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临港正在打造的事业,百晓生方面其实第一时间就通知了老板,随即便是极短时间的放行。
这件事不用说外界存在质疑和调侃,连碳矽集团内部目睹之后都稍有异议。
上午出现爆料,比记在晚上八点钟给出具体的调查情况与处理公告,确定内部直接责任人是绿色交通事业部的苏省负责人,而参与违规操作的经销商是金陵苏舜亚通,它相关的2000万补贴并未转帐给公司,并且还拖欠了1000万的货款,前者开除,后者终止合作,并且追究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比记直接取消了经销商代申报权限,把补贴资金的申报与结算流程收归总部统一管理,以及,要求经销商在今后提供用户的实际使用证明,作为补贴发放的前置条件。
最后,作为事件责任人的直接上司,绿色交通事业部的总经理被降级并调离岗位,部分职能将会拆分到新的事业部,比记董事会则下设审核委员会,其下的审计部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独立开展合规审查。
比记为个别经销商的违规行为表示歉意,但也声明了并非是系统性行为,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未来将会通过财报丶投资者说明会等渠道,进一步披露合规整改进展,争取获得市场的信任。
从外部情况到内部责任,以及部门调整丶高管处理丶合规升级丶表达歉意,比记的公告十分详实,回应的十分全面,但仍然没有逃脱嘲讽。
作为本次掀开问题的导火索,百晓生的出现也被视为俞兴在新能源领域对对手的狙击。
崔之愚在次日中午到食堂吃饭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到还未消散的风波。
「哎呀,这个顺水人情没送出去,俞总,怕是不少人得对你有非议啊。」
非议实在太有了!
就像猜测比记上次暴跌是空头之王在行动,这次也有鼻子有眼的冒出来俞兴和王川福的冲突,说这次是在给比记上眼药,再结合俞兴往前和企鹅竞争时的做派,一时间倒让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俞兴吃着菜,头也不抬的说道:「我也没想顺水送啊。」
崔之愚语窒,他其实觉得真就是无伤大雅的顺水人情,而且,从对方公告的描述来看,大概率确实被钻了漏洞,俞总这麽头铁是显得很无情了。
但他转念一想,俞总要是不头铁,可能压根不会有碳矽在临港的这片事业。
俞兴见副总裁不出声,笑着说道:「至于非议,没关系,事情摆在那里,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是正常的,还能管别人怎麽想吗?还好……」
他夹了一片五花肉:「谁让我是老板呢。」
崔之愚笑了两声,别管什麽想法,就是得按老板的意思来。
他吃了最后两口饭,说道:「鹏城还有两周就要发新车,也不知道王总二月份还来不来我们这了。」
俞兴没什麽特别反应:「这麽一点小事,来不来都行,来不来这件事也不大,还是都行,自己的车要是卖不好,还能怪别人吗?」
崔之愚知道这句话既是在说自家,也是在说这次舆论里的比记。
他挥挥手:「收到,俞总!」
相较于碳矽集团内部还比较委婉的声音,刘琬英就直接多了。
「俞老板,你是真不怕把人家弄垮了啊,比记这几年就挺低谷的,万一像是股市那样搞出来多米诺骨牌,你于心何忍?」
刘琬英半是调侃,但网上确实也有这样的声音,尤其是港股莫名其妙的雪崩,很让人怀疑比记的情况。
「垮不垮的,又不是我潜入那边做的这些事。」俞兴笑道,「退一万步说,没了这家,还有那家,没了那家,还有下一家,我对新能源总体的发展是有信心的,至于真要说能怎麽样,消费者是看产品力,不管企业什麽行为,产品好了都是一样卖,你觉得相关部门的调查又会成什麽大问题吗?」
刘琬英是知道碳矽集团在发展中所获得的政策助力的,自然也就能知道这次的事情不会有太大的波及。
「我估计就是行业里的补贴问题会有更大范围的调查。」俞兴沉吟道,「本身里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没准会有集中整治。」
刘琬英问了句:「王总有联系你吗?你觉得他心里会有芥蒂吗?」
俞兴摇头:「没联系,不清楚,大概也不至于。」
刘琬英琢磨一会:「我觉得王总应该是能有这种气度的,毕竟是被大小股神买了股票的公司。」
全球大股神和临港小股神都持有比记的股票。
俞兴叹道:「说到这个,估计确实得多熬一阵了。」
刘琬英哈哈大笑,空头不做空却投机做多,结果被自己网站爆料的内容杀伤股价,没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她啧啧称奇之馀不忘补刀:「百晓生这种消息不利用确实可惜,下回要是百晓生本身有什麽问题,或者以后碳矽上市了碰见问题,你自己第一时间告诉我,权当是废物利用了。」
就像大众前掌门人铤而走险的做空自己公司。
「就像是你这位大空头对我们的嘲讽。」俞兴摇摇头,「新能源想要吃到蛋糕,本就应该经受嘲讽和质疑,我都已经做好心理建设了。」
刘琬英知道俞老板有进行心理建设,但除了心理层面,她更知道碳矽集团有和申城合作,将要在2015年的1月份挂牌一个数据机构,专门用来保管车辆运行的实时数据。
这种措施吧,防人也防己,她有时候真的不清楚这个男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短视频的竞争日益激烈,碳矽的新车筹备上市,360和酷派合资跨界,比亚迪遭遇两场波折……
公历二零一四的最后时间,还有一则与过山峰相关的事情发生,大众那位前掌门马丁在审判中被判有罪,面临着五年的刑期,成为本年度汽车风云事件的一个小小注脚。
无独有偶,作为对今年的收官,时代周刊把最后一期的封面留给了空头之王过山峰。
汽车企业在排放丶垄断等方面的集体暴雷影响深远,欧美两地的监管机构还在推进进一步的严惩重罚,而作为一个年度危机事件的回顾,无法绕开的过山峰便成为标志性的符号。
只是,没有人知道过山峰的幕后黑手是什麽样,所以,时代周刊的封面没有人物,而是使用了过山峰官网的毒蛇简笔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