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4章 困兽之斗(1 / 2)

加入书签

面对着朱然和胡综齐齐看向自己的目光,张承咬牙说道:「要麽出城突围向东,要麽出城进攻魏军以挫敌胆!」

「两位,我算是看出来了。」张承重重的用手锤着门框:「若今日再不作为,不待明日丶后日,纵然你我欲战,整个芜湖城中的士卒们还能有多少战意?到时可再没有一个濡须中洲丶一个芜湖城等着我们去逃了,破城之后魏军难道会留我们的活口吗?」

朱然此刻也阴沉着脸,徐徐说道:「我也有此意!」

「濡须坞分为两部,又两面临水,故而难以出城进攻。芜湖城四面广阔,我等在城上又已窥得魏军大致布局,可以出城攻一攻!但是不能弃城,陛下命我为濡须事,命伟则为芜湖事,若陛下乘舟东下,我等却不在芜湖,又有何面目为人?」

胡综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出城野战我不擅长,城防之事可以交予我来做!」

「好!」朱然决断的极快:「接下来就该议如何进攻了……」

芜湖城内的三位重臣在琢磨如何奋战,一位车骑将军丶一位后将军,还有一位侍中领军都存了死志,可他们的心心念念的皇帝却仍在江面上不断向西!

全琮昨日下令全军移往柴桑,很明显是违背了孙权旨意的擅权行为。

但当孙权勃发的怒意暂时消退,冷静下来之后,也不得不接受了全琮的这一做法。兵凶战危,开战当谨慎而行,不管对面主帅是不是陆逊,这种赌国运的遭遇战都应当尽量避免。

更何况此处大江之上无依无凭,若船队遇到闪失,连停泊的地方都没有!速速寻一大港才是正确的选择。

孙权和全琮二人都没有明说,他们口中虽然坚持要与魏军合战,但他们不向东而向西,本就说明了心中的怯懦和畏惧之感。若向西,尚能保有荆州和交州二州。若战而落败,恐怕孙权本人都将战死,说那些国运什麽的又有何用呢?

不知怎地,或许是国难思良将,孙权脑中却常常想起周瑜的英姿来。

若全琮真能比得上周公瑾六分丶七分的话,定然会极为自信的引船接战,我避魏军?魏军如何不避我?

但全琮终究不是周公瑾。这等用兵迅疾丶以万兵横行卓然不屈的名将,可遇而不可求,得一可助国运昌隆。

这便是天命不在吴了。

入夜,芜湖。

魏军的发石车抛射了大半日,在天色将暗之时就停滞下来了,城头的斥候将这一情况禀报,于是朱然等人在城中整军,准备夜间的攻势。

朱然面容肃穆:「仲嗣,西面之事就交给你了,一切依照计策而行。」

张承点头:「将军放心。西面事我自为之,城东就由将军来做了。」

「嗯。」朱然道:「开城,去吧。」

全身甲胄的张承抱了抱拳,随即大步离去。

两千吴军士卒鼓噪出城,向芜湖城西方向的魏军军营攻去。

芜湖城依江而建,西面是江,江与城池之间的地域并不广阔。

此处有卑衍麾下的大约两千人负责操作发石车,还有武卫军王颀部的两千士卒守在此处。相比芜湖城其他方向的军队,城西的魏军数量是最少的。

张承鼓噪进军,到达魏军营前却不进攻,而是喧哗辱骂,接着又撤回城中。这般戏码每隔半个时辰就弄一次,扰得魏军营中休息不得,一时气氛紧张。

魏军中军大营就在城南,离城西并不算远,但是由于城西临江的地势过于狭窄,曹真也无法往城西增派兵力协防,而是告诉王颀自己已令五百骑兵备战,若遇战事可以快速拦截。

王颀也回信表示遵令。五百骑兵用在城西的狭长地域,已然足够。

兵部尚书王基随大军一同南下,虽然没有兼职,但奉皇帝之命随在曹真身侧,宛如谋画军策的参军一般。当王基听闻吴军第二次鼓噪的时候,就告知曹真吴军必有古怪。曹真也有同感,当即命令斥候从城南大营处向城东丶城北两个方向做了传讯。

对于一支兵力将近三倍的围城军队来说,城内军队几乎难以逃脱囚笼,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束手等死。

时间刚到丑时,张承增兵至三千人,再一次率领麾下士卒从芜湖城西门而出,朝着魏军营地进攻而去。这并不像是一场偷袭,而是像一场白日里的攻营作战一般,魏丶吴双方弩矢齐发,吴军在城墙与魏营火光的辅助下持盾朝着城西魏营突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