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3章 王观建言(1 / 2)

加入书签

而在相府统辖的五万精锐之中,振威将军袁綝统辖五千士卒驻守于巴西郡,扼守着汉中南下蜀中的米仓道。

此番出兵,诸葛亮又在白水留下五千精锐驻守。

如此一来,诸葛亮此番北伐出动的军队,就是实打实的四万士卒。虽说比两年半前北伐的军队少了一半,但论及精锐程度和战力,却是比两年半之前上了一个台阶。

而此番进兵的军略,诸葛亮与杨仪丶蒋琬丶费禕丶魏延丶吴懿丶吴班等人,在数日之间反覆研判,最终还是在沓中和武都之间选择了武都。

原因有三。

其一,沓中离白水属实偏远,又远离汉丶魏交战的主战场,田土不丰,且无百姓,取之难以自肥。

就算取了沓中,这等远离白水之地,若不在此留下万人左右的兵力,是绝难守住的。当下大汉可用之兵一共八万,白水相府总共典兵五万,哪里还有多馀兵力留在此处?

其二,此番孙权主动进兵襄樊,动用了七万大军,实属难得。按照汉丶吴历来的同盟关系,无论是从建安末年开始算,或是从吴国四年前攻淮南而言,汉丶吴并无一次同时协调成功的。

此番机会难得,若只用来攻一处边角之地的沓中,属实有些过于浪费了。

其三,上到诸葛亮丶下到杨仪丶费禕丶魏延丶吴懿等人,都对此番征魏北伐信心满满。

习练战阵丶兵戈甲胄丶将领知兵丶军士用武,诸葛亮在白水这两年可谓呕心沥血。杨仪丶费禕丶魏延丶吴懿等将,也纷纷用命。原本用来养十二万兵的资财,现在用以养八万兵,当然精锐!

攻武都之事,魏延丶杨仪等人都是知晓的,只有寻常将领不知罢了,这也是魏延今日讲述军略的原因。

魏延最后说道:「沓中与武都二处,沓中近而武都远,沓中易而武都难,沓中熟悉而武都陌生。但兴复汉室,又怎能不迎难而上,怎能畏惧险阻?诸位且思之。」

「丞相。」魏延转身看向诸葛亮,拱手说道:「属下已经阐述分明,还请丞相示下。」

「文长说得不错。」诸葛亮从容环视帐中众人:「诸位可还有疑虑之处?」

见众人并无应答,诸葛亮点头道:「那好,就依此策而行。」

「子远!」诸葛亮复又点了一人的名字。

「属下在!」征北将军吴懿抱拳一礼。

诸葛亮道:「攻下武街之后,由你本部七千人驻守武街,一为大军阻断沓中魏兵,二为大军后援,随时听候调遣。」

吴懿当即应道:「属下遵命!」

……

豫州,许昌。

十月二日傍晚,收到了樊城徐庶处发来的战报后,曹睿将司空司马懿丶枢密右监刘晔丶枢密左监王观丶侍中裴潜四人一同唤入书房之内。

大事开小会,这已经成了太和年间皇帝处理重大事项的标准流程了。而每月一次的大朝会,更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朝廷传统丶传达一些不甚重要的政令,以及礼节性的见一见群臣罢了。

刘晔在坐位前面站起,将徐庶的军报与牵招上表述说了一番之后,曹睿轻轻摆手示意刘晔坐下。

「刘卿方才所言,你们也已经听清楚了。」曹睿抬头看向四人:「两件事情,荆州战局如何推进,以及镇西将军牵招上表告老一事。先说一说牵子经吧。」

「你们怎麽看?」

司马懿率先拱手说道:「陛下,臣子年老致仕,若情况属实的话,朝廷一般都应准许。牵子经上表称其体弱难至,虑及他素来忠贞可信,臣以为朝廷当允。」

曹睿也叹了一声:「去年年末的许仲康,加上今年十月的牵子经,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朝廷竟有两名大将告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