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枢密六房(1 / 2)
「遵旨。」
裴潜束手站在桌案的斜前方,离皇帝的距离约不到一丈。略微行礼过后,开口道:
「陛下,臣此次为陛下所筹画的丶整理枢密院的策略,思路还是从陛下为尚书台划分六部得来的。臣也想过用别的方法,可当臣一一比对过后,总觉得没有陛下的策略高明。」
听闻裴潜这几句不能再明显的吹捧,曹睿不禁失笑道:「朕不就分个六部吗,怎麽被裴卿吹到天上去了?那朕倒要听听,朕是怎麽个高明法。」
裴潜却面不改色,拱手说道:「臣从陛下分划六部之中学到的,就是『权责对等』四字。」
「以官制为例,尚书令常以六百石之位,总领各六百石尚书,负责天下政事。各州刺史也同为六百石,却管辖各两千石的太守国相。所谓以卑临尊,为臣者却往往不尽其意,以致上下乱象频生。而陛下将各尚书与九卿同等而视,使朝廷臣子井然有序。」
曹睿笑道:「尚书台执政之处,尚书们又是最忙的一群人,该得个两千石之位。朕做这件事的本意,就是让上下法度贯通一致,职位与级别同等。」
裴潜应道:「陛下所言甚是。」
「除了官职级别外,尚书台各曹划分为民丶工丶兵丶吏丶礼丶刑六部,囊括天下政事,无所重复无所遗漏,臣以为枢密院也可效仿此法。按照此例,臣将枢密院中的各个参军丶以及西丶东丶户丶奏丶法丶仓等各曹,同样整理划分为六种。不过要叫做『曹』或者『部』,这个就要请陛下示下了。」
曹睿道:「汉时称『曹』,这是旧时积习,素来难改。如今枢密院要改制,『曹』之一字又是大魏国姓,换一换也是正理。就用『房』这一字吧。」
「房……此字臣虽未听闻过,想来却是极佳。」裴潜当然不会搅了皇帝的兴致:「尚书『台』对六『部』,枢密『院』对六『房』,甚为工整。」
「那臣就请以六房来论。」
曹睿微微颔首,并不多说。
裴潜继续说道:「臣所拟定的六房之中,包括关西房丶荆州房丶扬州房丶河北房丶兵籍房丶军机房六房。凡此前枢密院各曹丶各参军一律罢黜,分属六房之内统辖管理,以为定制。」
「六房……」曹睿眉头微皱:「大魏边境未靖,裴卿设立的关西房丶荆州房丶扬州房丶河北房,这四房朕从名字来听,就是专任四方军务的对吧?」
「陛下圣明。」
裴潜拱手应道:「按照现今枢密院的制度来说,每一处的军情由一名参军统辖管制,而参军制度,又都是按照此前大将军府中的参军职司分划,沿袭过来的。四方军务分为四房,正应其份。」
曹睿又问:「兵籍房朕知道意思,统管将领军士军籍档案赏罚的,无需多问。这个军机房又是何意?主管军事机要驿递?」
裴潜点头:「臣正是这般想的。」
曹睿顿了一顿,抬眼看向裴潜:「裴卿是不是漏了一处?按照裴卿六房的分派,中军又该如何来管?」
裴潜当即躬身一礼:「中军乃天子亲军,臣以为应由天子直领,与关西丶荆州丶扬州丶河北四房并不相同。凡军籍丶机要等事,可由枢密院兵籍房丶军机房负责。凡甲胄丶选兵等事,则应由兵部管辖。」
曹睿听罢裴潜之言,没说答应也没反对,起身从椅子上站起,还打了个哈欠:「裴卿的分划朕悉数记下了,还有没有要更改的了?」
裴潜愣了一下,而后应道:「陛下让臣所做的乃是大略分划,臣将其意禀至陛下即可,细处也无需臣来赘言,刘丶王二枢密自会执行。」
「臣没有要更改的了。」
曹睿活动了一下肩膀:「既然如此,裴卿明天写个表文呈上来,留在朕这里存档就好。后面朕与枢密谈过之后,枢密说不得还要找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