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8章 勒石纪功(2 / 2)

加入书签

徐庶道:「陛下,今日此处有臣与裴丶卢二侍中,以及和丶二夏侯三位散骑。一人一句,正好六句。」

「不如陛下做开头和首尾,臣等填入中间?」

「不必了。」曹睿摆了摆手:「就六句吧,一人一句,按照徐丶裴丶卢丶稚权丶子期丶太初六人的顺序。」

徐庶默默颔首,想了几瞬后从容诵道:「赫皇旅兮统鹰扬。」

裴潜一刻不停的接道:「克贼虏兮靖边疆。」

卢毓似乎在斟酌字句,慢了几拍:「置郡国兮行魏法。」

以文才着称的夏侯惠则快了许多:「顺天命兮布教化。」

最后两句应为全篇做个结尾,和逌想了好一会才说道,声调还微微升高了些:「纪盛事兮铭石上。」

众人都已经说完,目光都聚在了最后一个发言的夏侯玄身上。

夏侯玄嘴角扬起,从容有度的朝着皇帝躬身一礼:「弘圣德兮泽万方!」

曹睿点头道:「纪盛事兮铭石上,弘圣德兮泽万方。此乃大魏之功,非朕一人之功丶诸卿亦在其内。」

「待到八月一日,大军开拔回返邺城!」

「遵旨!」六人在城墙上齐齐行礼。

……

吴国眼下的都城名为武昌,却与后世人们熟知的『武汉』丶『武昌』并非一处,而是在位置更东一些的鄂城。而后世的『武昌』,在当下孙权这个时代名为夏口。

总而言之,吴国疆域涵盖大江以南,既要顾及荆州丶又要顾及扬州的情况下,孙权也只能选择更为中间一些的武昌作为都城。

武昌的配置一直在增加。

去年和前年,孙权在武昌的吴王府升级成为了吴王宫,今年夏天武昌城的城门也进行了拓宽增高的改造,城墙的增厚增高也在进行中。有识之士只要打量上一眼,就知道这是要仿效洛阳的规制。只不过武昌毕竟不是洛阳,再怎麽粉饰也只能学得洛阳的一二分形态,神韵什麽的就更不必说。

八月一日,武昌城内城外的暑热尤甚,好似今年再不热一下就没机会了一般。

每月初一的朝会结束之后,孙权率先从殿中步行而出,身后跟着丞相顾雍顾元叹丶辅吴将军张昭张子布二人,其馀臣子官员随在后面鱼贯而出。

吴王仪仗开路在前,鼓吹紧随其后,前方还有着甲的骑兵扈从,场面异常的正式与庄重。队伍前后约有半里多,两旁还偶有维护秩序的官吏。

全琮随在张昭的身后,抬眼略微看了看太阳,小声对着旁边的诸葛瑾说道:

「将军可知这是谁的主意?日头如此之烈,竟要百官穿着朝服丶步行从宫中走到西山山顶,就为了参加那个什麽道观的落成礼?这恐怕有五里路吧?」

诸葛瑾目不斜视看向前方,小声说道:「洞玄观。」

「对,洞玄观。」全琮说道:「我在外领兵的时候多,对至尊的这些宾客不甚了解。听说这个葛天师是左慈左元放的弟子?左慈不是多少年前就失踪不见了吗?」

诸葛瑾斜了全琮一眼:「子璜,你在外领兵不知,难道我就常在武昌吗?既然至尊相信这个葛天师,又为他建了道观,我等一同随之看看就是了。」

全琮小声嗤笑:「将军信这些神异?」

「至尊信就好。」诸葛瑾微微摇头。

就在二人小声嘀咕之时,一名站在队伍侧边之人快步小跑了过来。

「肃静!」校事都尉吕壹板着脸看向二人,高声提醒道:「还请两位不得喧哗!」

诸葛瑾接着目不斜视丶看着前方一丈处丞相顾雍的后背。而全琮则是莫名诧异的朝吕壹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也随之闭口。

而孙权本人就在前面四丶五丈远的地方丶在仪仗的伞盖遮阳下从容走着,仿佛没有听见吕壹纠正诸葛瑾与全琮二人一般。

待全琮馀光瞥见吕壹往后面走去之后,低声暗骂了一句:「狗脚校事,方一得势便猖狂如此,如何敢在大臣面前这般作态!」(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